摘 要:小組合作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小組合作這一方法得到廣泛的推崇和運用,將其運用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小組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教學任務的目的。由于其課堂效果顯著,因而被廣大教師熱捧。但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一開始興趣濃厚,但過不了多久,他們的學習欲望就會逐漸降低,究其原因,除了低年級學生自控力較差外,主要是因為匯報交流方式單一,從而影響了合作學習的效果。那么,在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怎樣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匯報交流活動呢?文章就這方面的話題淺談一點自己的看法,以其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關鍵詞:小組合作;低年級數(shù)學;匯報交流
一、 引言
《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不能依賴記憶和模仿,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見,小組合作是推動新課改進程的主要手段。它改變了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和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將學生推到學習的前沿,成為學習的主人,更加主動地學習,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低年級數(shù)學教師,要在充分認識小組合作重要性的基礎上,把握合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匯報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它是合作學習的核心部分,直接關系著合作的質量,更需要教師認真對待、充分把握。
二、 做好匯報交流工作的充分準備
(一)培養(yǎng)骨干
小組合作一般是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建小組的,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在每組中培養(yǎng)匯報展示的積極分子,為其他成員樹立榜樣,起到帶頭作用。具體在工作中,教師可以從每組中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入手,對這些學生進行集中培訓,教會他們展示的先后順序,安排好展示的步驟,只有展示的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聽的學生才能聽清楚,才能取得理想的匯報交流效果。在這些榜樣的帶動和示范下,其他學生會逐漸被帶動,最終出現(xiàn)人人參與的局面。
(二)選拔小組長
小組合作是一項團隊活動,需要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有序進行,否則合作活動將是一盤散沙,小組成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讓合作學習大打折扣。因此,選拔組長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確保匯報交流順利進行的保障。首先,教師要選出責任心強、發(fā)言積極、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其次,組長雖然是各方面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但他們畢竟年齡較小,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不足,在組織匯報交流時會不知所措,面對問題時不知道如何解決,因此,教師要對組長進行培訓,教會他們如何有條不紊地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盎疖嚺艿每烊寇囶^帶”,只要組長的組織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才能帶動組員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匯報交流。培訓工作主要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1. 合理分工
組長要按照組員的學習基礎、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分工。如讓性格活潑、基礎扎實的成員匯報操作環(huán)節(jié),性格內向、書寫較強的成員匯報表格、報告等。這樣每個組員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信心,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
2. 督促組員主動匯報交流
組員在組長的監(jiān)督下積極交流,使合作學習真正成為每個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培養(yǎng)組員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意識。
3. 有序安排
為了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價值和作用,真正體現(xiàn)“人人參與、人人發(fā)展”的合作理念,組長要有序安排交流順序,避免合作交流成為個別學生顯示的平臺。如組長可以先讓每組的學困生發(fā)言,其次是中等生,最后是優(yōu)秀生。也可以先讓會的組員說,不會的認真傾聽,聽完后再結合自己的學習體驗發(fā)言,促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4. 靈活協(xié)調
合作交流是不同思想的碰撞、是不同理念的融合,因而在這一過程中組員之間會產(chǎn)生意見分歧,這時組長就要靈活協(xié)調,避免意見分歧上升為矛盾沖突??梢宰尦钟胁煌庖姷慕M員說說理由,小組成員投票贊同。當組員回答正確時給予掌聲鼓勵;當組員回答錯誤時,給予安慰和引導。當出現(xiàn)冷場時,組長帶頭先說,帶動和感染組員。
5. 歸納整理
組長要將組員的不同意見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歸納整理后向教師匯報,為教師的授課提供素材。培養(yǎng)組長的組織、歸納、協(xié)調等能力,確保匯報交流的有效進行。
(三)多元評價
匯報交流是對合作結果的展示,是小組成員智慧的結晶,因此,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總結和評價。對內容進行總結,對展示方式進行評價。評價要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委婉提出不足,避免打消學生匯報的積極性。
三、 小組匯報交流的方式
(一)新授課
1. 解決問題課
如教學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解決問題》一課時,小組成員在教師的指導通過交流對估測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找到估測“從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的方法,如步數(shù)估測法、時間估測法、站點估測法。匯報時就可以派小組代表匯報,再由其他組員補充。
2. 計算課
如在學習四年級數(shù)學《乘法運算定律》一課時,對于“44×25”的簡算算法,可以先讓小組兩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并匯報。他們分別將44分解為11和4的乘積和40與4的和,再分別利用乘法結合律和分配率進行計算。在此基礎上,小組其他成員可以補充更多做法,如將25分解為5與5的乘積或者20與5的和,利用結合律和分配律進行計算。針對這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找出最優(yōu)解法,深化學生對乘法運算定律的理解。
(三)幾何圖形課
如在學習四年級數(shù)學《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時,可以讓小組中的三人匯報展示,第一個學生講如何通過測量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第二個學生講如何通過剪拼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第三個學生講如何通過折疊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shù)。最后小組長對這三種方法進行總結性的陳述。
(二)練習課
練習是鞏固基礎、內化能力的主要方式,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由于對知識的理解深度不同,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教師可以針對一些共性錯誤讓小組中做錯的學生將錯誤做法板演到黑板上,組織小組成員對這一錯誤做法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分析,指出錯誤,提出修改意見。最后讓正確的學生概括總結。
(三)復習課
復習是對知識歸納整理的過程,由于其內容多、知識點雜亂無章,因而更適合小組合作。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交流。先讓小組4名成員全部上臺匯報,小組成員分別匯報他們對知識的梳理結果,其他組補充。最后由本組總結全面的學生概括總結。
通過采取這樣的匯報交流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和價值,從而推動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不僅如此,各種思維在抨擊中發(fā)散了學生思維,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三、 充分發(fā)揮教師在合作交流中的作用
雖然匯報交流的主體是學生,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做“甩手掌柜”,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各項學習能力有所欠缺,在匯報交流時會遇到各種困難,作為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確保合作匯報交流的高效進行。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發(fā)揮作用。
(一)督促作用
在學生合作交流時,教師應深入各小組之間,巡視、督察,一方面確保每位學生都參與合作交流,另一方面還可以觀察介入,并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讓他們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比如當小組交流的話題偏離主題時要及時阻止并將其帶回話題中。當小組合作交流無法進行時,教師要及時點撥;當交流出現(xiàn)矛盾時,教師要及時調整。
(二)指導作用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因而在匯報交流時很容易流于表層或出現(xiàn)思維障礙,這時教師要及時點撥、指導,疏通學生的思維,將他們引入深層次的思考中。讓學生通過匯報交流拓展思維、發(fā)散思維,真正有所提高。
(三)制定匯報交流規(guī)則
匯報交流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自主發(fā)揮的機會和平臺,人人都有權利發(fā)表自己的想法。但這項集體活動需要在規(guī)則的約束下才能有序地進行,否則匯報交流就會亂成一鍋粥。因此,教師要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小組合作的屬性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如傾聽規(guī)則、交流規(guī)則等,提高匯報交流的有效性。
首先,在別的學生匯報交流時其他學生要注意傾聽,聽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聽的過程也是思維交流的過程,若聽出問題或有持有不同意見,不能打斷發(fā)言,而要等匯報完畢后再提出來。這樣既可以保證匯報的順利進行,又能讓學生養(yǎng)成傾聽、質疑的良好習慣。立體交叉的課堂模式也隨之建立起來。
其次,制定記筆記的規(guī)則。好腦袋不如爛筆頭,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無意識記憶顯著,在傾聽的過程中很容易遺漏重要信息。因此,教師要制定記筆記的規(guī)則,讓學生將聽到的關鍵詞、重點內容、不理解的知識等記錄下來,事后對筆記內容進行第二次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這樣做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便于學生向其他同學學習。例如,當學生匯報計算方法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將那些新穎的算法記錄下來,拓展思路。
最后,制定匯報規(guī)則。如匯報時要說過程方法,不能簡單地只說結果。并且要用提示語,已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這樣通過教師的參與指導,大大提升匯報交流的效果。
四、 結語
總之,匯報交流是小組合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模式有充分的了解,并能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不斷優(yōu)化這一合作過程,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讓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自由平等地進行數(shù)學交流,改變認知方式的單一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數(shù)學教學工作得以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趙正梅.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J].中華少年,2017(33).
[2]劉曉汾.高效小組合作,“玩”出語文課堂新花樣[J].當代教研論叢,2020(4).
[3]陳亞輝.問題驅動 自主探究:構建凸顯“問題意識”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J].學周刊,2020(4).
[4]高燕,冉俐雯,高飛.基于任務自主選擇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8).
作者簡介:孫燕燕,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暢家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