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要] 目的 分析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效果。方法 在該院骨科科室中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共120名實習護理生作為該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骨科實習護理生采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生采取階段式帶教方法。比較兩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考核成績和骨科實習護理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骨科實習護理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骨科實習護理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骨科科室中采用階段式帶教方法對實習護理生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實習護理人員的考核成績和相應技能,提高實習護理人員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在臨床中對骨科實習護理人員的教學中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骨科;護理教學;階段式帶教方法;教學效果;護理實習生
[中圖分類號] R47;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6(b)-01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stage-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pedic nursing trainee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nursing intern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or this study,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of orthopaedic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orthopaedic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adopted the stage-based teaching metho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groups of orthopaedic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on the assessmen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rthopaedic trainee nursing students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s. Results The test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rthopedic 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a stage-based teaching method for teaching nursing interns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nursing interns in the assessment and corresponding skills,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interns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have generalized value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pedic nursing interns in the clinic.
[Key words] Orthopedic; Nursing teaching; Stage-based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ffect; Nursing intern
骨科患者不同于其他的患者可以做到藥到病除,由于人體機制的特殊性,骨科患者特別是骨折等,骨科的恢復時間比起其他病有更漫長的恢復期,需要的住院時間長,需要的護理也就更多[1]。而階段式帶教方法是一種互動性和開放性都很強的教學手段,開展階段式帶教方法需要提前備好案例和做好資料準備,在開展教學前就將案例發(fā)放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有一個提前的認知和準備,再開展教學就可以將理論和實際結合,分階段地傳達出原本不好表達的理論知識,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既有案例的基礎認知又可以收獲理論知識,增加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2]。將階段式帶教方法應用于骨科教學是基于近年來骨科實習生中采用常規(guī)教學的效果不好,教授知識的過程過于死板,沒有良好的溝通和互動[3]。該文就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實習生中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以該院骨科科室中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共120名實習護理生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骨科科室中選取120名實習護理生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皆為女性,以隨機的方法將他們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實驗組年齡在18~22歲,平均年齡為(19.25±1.1)歲,本科生38名,??粕?2名;對照組年齡在18~23歲,平均年齡為(19.6±1.3)歲,本科生37名,??粕?3名,以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教師都進行為期4周的教學。對照組教師采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講授骨科護理知識,即按照書本和教學要求講解,學生記錄重點知識的方法進行。實驗組采用階段式帶教方法,將4周劃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這些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關聯(lián)又相對獨立。第1周也是第一階段,教師的重點是傳授骨科護理中的理論知識,將書本上的東西通過自己簡練的語言進行總結,不斷增強骨科實習護理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第2周即第二階段,對第1周的骨科理論知識先進行一個溫故性的總結,幫助沒有掌握的和遺忘的學生作一個回顧,然后在上周基礎理論知識上講解高階護理知識和臨床的護理操作技巧,教師對護理應該做一定的演示;第3周即第三階段,仍然是個先回顧第1周和第2周的知識和操作技巧,然后開展臨床護理,教師帶領學生對骨科患者進行護理,教師在骨科實習護理生的護理操作中適時指出問題,培養(yǎng)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指出護理中的錯誤和糾正的能力;第4周是一個總結和總復習階段,在這一階段,骨科實習護理生可以就自己3周以來的迷惑和不解就老師進行請教,教師及時指出問題,同時繼續(xù)開展臨床對骨科患者的護理,教師在旁指導。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考核成績,包括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和病歷書寫成績;請實習護理生填寫對教學的滿意度調(diào)查表,教學滿意度調(diào)查中,滿分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90分為基本滿意,>90分為十分滿意。教學滿意率=(十分滿意度人數(shù)+基本滿意度人數(shù))/該組人數(shù)。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該次骨科實習護理生的相關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成績
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各項考核成績都高于對照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考核成績,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教學方式滿意度
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骨科實習護理生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骨科作為一個接觸骨科患者的科室,針對骨科患者的護理近年來也隨著患者對護理要求的提高,對護理人員要求也相應的提高。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優(yōu)化護理手段,而從源頭,即著重培養(yǎng)護理實習人員無疑是最直接、最切實有效的一種方法[4]。
在骨科護理的從業(yè)人員正式進入崗位前,對他們進行培訓是必要的,護理行業(yè)不同于其他行業(yè),理論知識豐富和實際上手操作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護理專業(yè)的實習生在經(jīng)過實習后可以學習到豐富的臨床護理理論知識,以及書本學不到的臨床護理經(jīng)驗,同時自己也會在為期1個月的護理實習中有著自己上手實習的機會,可以增強自身業(yè)務素質(zhì)和綜合能力。常規(guī)的護理教學方法偏理論而輕實際,教師主要用自身的理論和經(jīng)驗展開教學,基本是一種填鴨式教學方法,骨科護理實習生只能從老師的口中得知知識,學生永遠只能被動接受,沒有發(fā)表意見和主觀創(chuàng)造的機會,填鴨式教學將一堆大道理直接堆在了骨科護理實習生面前,缺乏了一個看到和做到的“做到”這一過程[5]。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已經(jīng)不能夠得到較好的效果,護理實習生中認為這樣的教學方法與自身在護理學校接受的教育相差無幾,因此普遍對這種實習還需要整天看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不滿。而骨科患者由于恢復時間長,相應住院時間也比較長,因此對一個良好的護理需求比較大,骨科護理實習生在實習時學到的護理知識也因此而愈發(fā)的重要[6]。通過實習,骨科護理實習生能夠有一個將理論轉換為實踐的機會,通過實際地對骨科患者的操作護理得到一個驗證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的機會。也可以更好地為自身今后的護理打下基礎。階段式帶教方法作為一種可以將案例和理論結合的方法在對骨科實習護理人員的培養(yǎng)中得到了應用。通過對實習階段的拆分,將1個月的骨科護理實習時間分為4周,4周的時間,教學循序漸進,從理論到模擬的教師演示,再到實際上手操作和教師指正,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在該文研究中,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人員的各項考核成績都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骨科實習護理人員進行階段式帶教方法,可以提高考核成績,增加她們對教學的滿意度,在臨床對骨科實習護理人員的教學中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培榮.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8,15(28):133-134.
[2]? 范文麗,王涌泉.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踐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7,14(33):81-82.
[3]? 藍天玉,王琴,龔元媛.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7,14(27):78-79.
[4]? 王世芳,員淑芳,蔣睿,等.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168-169.
[5]? 李雪軼.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3):167,169.
[6]? 袁春明,肖靜蓉,劉昌鳳.骨科實習護生階段式帶教計劃手冊的設計與應用[J].當代護士,2019,26(1上旬刊):173-175.
(收稿日期: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