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 要]語境是語言學習活動的載體,離開語境的教學是不存在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要針對學生對陌生語種難以理解的特點,多創(chuàng)設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通過模仿、參與、合作、探究等方式,習得相關的英語知識技能,了解英語語言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語境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0)30-0053-02
英語作為外來語種,不像語文學科那樣,學生與生俱來就擁有天然的語言環(huán)境和語言基礎,它更像是外接在學生語言系統(tǒng)中的一條分線。如果缺乏必要的語境熏陶,學生不僅難以理解英語中那些抽象復雜的字母組合,而且就算通過搪塞填鴨,強迫學生依靠外力記住教師預設的教學內(nèi)容,但由于缺乏真實語境的實踐和體驗,學生要么啞口無言,要么講出一口中國式英語,這跟口語教學的目標定位相去甚遠。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口語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語境體驗的過程,口語離不開語境,語境也必然會有相關口語知識、技能和方法的介入,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口語與語境之間的關系,將語境創(chuàng)設作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作為構(gòu)建有效課堂的潤滑劑;要針對學生對陌生語種難以理解的特點,多創(chuàng)設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語言環(huán)境,以遷移、轉(zhuǎn)變及翻轉(zhuǎn)課堂等方式,對接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出具有情感基礎、生命活力的教學語境,并引導學生通過模仿、參與、合作、探究等方式,在潛移默化中生成學習動力,習得相關的英語知識技能,了解英語語言文化,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一、模仿語境
模仿是學習的開始,特別是陌生的英語口語,學生沒有積累相關的語言基礎和經(jīng)驗,無法憑空根據(jù)所學的單詞、詞匯、句型和語法自行組合、拼湊。雖然學生有教師的帶讀、范讀,但經(jīng)常受限于教師的水平以及單一的模仿體,難以滿足多樣化及個性化的需求。因此,在創(chuàng)設口語教學語境時,模仿語境應當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動畫情節(jié)、范讀范本、生活對話等方式,也可以以范讀和跟讀的方式,創(chuàng)設名師導讀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扮演角色,在仿真情境中模仿、體驗、感受英語口語的真實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yōu)勢,借助信息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等手段,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提高語境的仿真度,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模仿發(fā)音、模仿神情、模仿動作、模仿語言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自然地融入語境之中。
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6《Whose dress is this?》的“Story time”時,筆者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及一體機的教學便利,創(chuàng)設出“我的淘寶店”的教學語境,以虛擬的網(wǎng)絡學習語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表達愿望,并借助這個虛擬語境開展詞匯教學。
T: Here we are.(教師出示淘寶服飾店)What clothes are in the shop?
S: Blue skirts and T-shirts, yellow shoes and socks.
T: What other clothes in the shop?
S: ...(簡單列舉之前學過的服飾類單詞)
T: Lets go and see. (PPT出示動畫服飾禮盒,禮盒里有dress,gloves,trousers)What do you want to buy?
S: ...(學生在對話中鞏固新單詞,并以加購的方式,增強購物的真實感)
通過淘寶這個學生非常熟悉的網(wǎng)購平臺,創(chuàng)設出了非常具有生活氣息的語言情境,在這個模擬購物的語境中,學生既學習了新單詞,又激發(fā)了學習熱情。在創(chuàng)設語境中,教師要堅持這種以生活為出發(fā)點的設計理念,從生活中尋找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出還原度極高的語言情境,鼓勵并引導學生模仿,在惟妙惟肖的模仿活動中,使學生找對口語交際的路子,獲得語言實踐的喜悅感與成就感。
二、真實語境
語境是學生準確表情達意的情境。如果沒有將學生置于真實情境或仿真情境中展開教學,容易脫離生活實際,口語交流也會因無法落地而變得機械、抽象,甚至會影響學生語用能力的發(fā)展。此外,由于缺乏天然的語境優(yōu)勢,口語課堂也迫切需要教師將各種真實語境融入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了解、感受英語文化背景下的口語交際習慣、方式和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把真實語境作為學生學習、訓練和實際運用的“土壤”,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引入各種生活情景、電影情節(jié)、新聞報道、實地采訪等素材,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真實學習、真實生長。
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4《Wheres the bird?》的“Story time”時,筆者考慮到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課堂中,因此準備了一只玩具小鳥,以小鳥的位置變化,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Retell。
T: Where is the bird first?(用遙控器控制玩具小鳥的飛行)
S1: Its under the desk.
T: Then...(將連詞卡片傳遞給不同的學生)
S2: Its behind the door.
T: Next...
S3: Its on the chair.
T: Then...
S4: Its in the desk.
T: Finally...
S5: Its in the tree.
T: Good job! Now lets review together. Where is the bird? First...Then...Next...Then...Finally...(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xiàn)思維動態(tài)圖,幫助學生搭建語言框架,提高表達的準確性)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先是移動小鳥的位置,并以關聯(lián)詞then,next等展開師生互動,提高對話的真實性,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三、活動語境
語言學習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復雜的教學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且要保持長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尤為不易,特別是英語課程較之其他科目來講,學習起來較為枯燥,學生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如果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需求設計豐富多彩、富有趣味的語境,縱使語境再逼真,學生不配合、不參與、不融入,也是徒勞無功。
如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Asking the way》的“Story time”時,筆者結(jié)合語篇故事,以情境延續(xù)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自己的體驗與想象,展開延續(xù)性話題的探究。
Task1: Now Yang Ling is in Su Hais house. Theyre very happy. They want to go to some places. Can you guess?
Task2:But they dont know how to go there. Can you choose one and tell them how to go? You can discuss in groups.Choose one and discuss in groups.
在這個話題中,筆者先設計了一個預熱的“燒腦”活動,再引導學生以預測及猜謎的形式,就他們想去的地方展開探索。這樣以輕松愉快的游戲方式,營造出活潑的活動氛圍,點燃學生的表達熱情。
總之,教師要在教材設計的對話語境基礎上,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學習主體、學習環(huán)境等因素,綜合運用模仿語境、真實語境、活動語境,為學生提供學習生長空間,使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提高語言能力。在語境活動中,教師要放低姿態(tài),以兒童的視角設計對話,與學生親切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他們有表達的能力與自信,提高口語教學的有效性。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