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摘 要:所謂賞識教育,就是指認識到學生的才能并給予重視和表揚。賞識教育是一種教育藝術(shù)。文章基于作者多年的教育實踐,具體論述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過程,就是教師關(guān)注學生的閃光點,運用教育技巧對學生進行肯定和賞識,從而提高學生自信心的過程。在此基礎(chǔ)上,文章還強調(diào)說明了賞識教育要實事求是、不可胡亂吹捧和賞識教育不是拒絕批評的實踐觀點。最終,文章用貫穿全文的實例說明讓讀者充分理解到:讓學生在體驗到成功的同時,發(fā)揮出潛能,走向成功,這就是賞識教育的目的所在。
關(guān)鍵詞:閃光點;賞識教育;教育藝術(shù)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7-0069-02
引言
自古以來,我們一直都采用的是懲罰式的教育方式。古話說的“嚴師出高徒”就是最好的寫照。賞識教育作為與懲罰式教育相對立的教育方式,曾一度被現(xiàn)今眾多教育者所關(guān)注,很多在教育一線的教師也積極進行實踐。
我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節(jié)公開課,這節(jié)課到現(xiàn)在我仍然記憶猶新:那是一節(jié)初中三年級的數(shù)學課,當時初中數(shù)學新課內(nèi)容已經(jīng)結(jié)束,教師正帶著學生進行代數(shù)運算復習,代數(shù)運算是一個重難點。教師在備課時希望能突出重難點,所以這位教師在設定題目時增加了難度。理所當然的結(jié)果是,大部分學生出現(xiàn)計算問題,所以課堂氣氛略顯沉悶。由于這是一節(jié)公開課,教師認為上課需要氣氛活躍。接著,教師馬上又出了兩道非常簡單的題目,然后讓做對的學生舉手,結(jié)果全班所有學生都舉起了手,教師大聲表揚了一句:“孩子們,你們太棒了!”全班學生鼓掌,隨后教師抓住時機,連續(xù)問了幾個不用太多思考就能回答正確的題目,又抓住機會再次好好地表揚了全班學生。教師以為整個課堂會進入高潮,但這時有個數(shù)學成績應該是很好的學生很不滿地說了一句:“這種題智障都會做!”一句話把整個課堂氣氛拉入谷底,明顯學生對教師的這種“賞識”表示出了不滿,他認為做出這么簡單的題目,沒啥值得表揚的。而在場聽課的教師也有同感。可見,這樣無效的賞識無疑對教育起不到積極作用。所以說,賞識教育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它是一種教育藝術(shù)。
賞識教育是指認識到學生的才能并給予重視和表揚,但我們要知道的是賞識教育絕不是單純的表揚和鼓勵。賞識教育的實質(zhì)是承認差異,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不斷釋放潛能。托爾斯泰在他的《藝術(shù)論》中曾經(jīng)說過,“藝術(shù)是一樁偉大的事業(yè),藝術(shù)是人類生活中把人們的理性認識轉(zhuǎn)化為感情的一種工具”。而我認為賞識教育正是這樣的一門藝術(shù)。賞識教育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認真關(guān)注學生,找準閃光點,這樣才能走進學生心靈,提高學生自信心,讓學生發(fā)揮出潛能,走向成功。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斷進行賞識教育的教學教育實踐,獲得了很多體會,也收獲滿滿,班主任工作收效顯著。下面就具體談談我多年的實踐體會。
一、賞識教育實踐的基礎(chǔ)和前提
1.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先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走近學生,才可能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學生。有的教師與學生缺乏心靈溝通,以為一味地貶低學生就能抬高自己,這樣的教師是不會去賞識自己的學生的。曾記得有這樣一個學生,他思路較敏捷,比較聰穎,上課發(fā)言的積極性很高,經(jīng)常主動回答問題,但任課教師很不喜歡他,嫌他影響了課堂紀律,經(jīng)常對他予以指責,時間一長,這個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越來越弱,上課情緒也越來越差,成績下降也是自然。但是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大膽發(fā)言表示表揚和賞識,并適當進行一定引導和約束,結(jié)果會完全不一樣。因此,如果教師對學生沒有愛,在教師的眼里,學生就沒有優(yōu)點,賞識教育只能空談。
2.教師要主動認識和了解學生
在前面所述的公開課中,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夠了解,判斷出現(xiàn)問題,導致設計的題目難度不合適,然后又沒有主動和學生實時互動進行了解,一味想通過降低難度尋找機會去表揚學生,這種表揚讓學生感受到不真實的賞識,當然影響了教育的效果。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賞識教育是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鼓勵,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取得成功。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尋找學生的閃光點,才能最終有效實施賞識教育。
3.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尋找閃光點
每個學生的個性不同,但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賞識學生,教師就要尋找突破口,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從而進行賞識教育。
曾經(jīng)有一位高一的女學生入校時成績在班級倒數(shù)第一,本來內(nèi)向的她總是認為自己是最差的,平時話很少, 和班上同學也不交流。我作為班主任,心里很著急,希望能盡快幫她樹立自信,融入集體。于是我特別注意觀察她,約家長來校了解情況。了解后的結(jié)果讓我真的有收獲:原來她喜歡畫畫!而且畫得相當不錯,得過很多獎項。她媽媽告訴我們,孩子只有在談到畫畫的時候才會開心。很快,我就找了個機會讓她和別的同學一起出了一次班級黑板報,我故意把畫畫的任務派給她,結(jié)果這次我們班在學校板報評比中獲得二等獎。她很開心,因為那之后的每一天同學們都能看到她畫的畫,賞識之情自然流露……我及時任命她為宣傳委員,之后的她非常努力,為了出好下一期板報,她四處尋找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次黑板報評比,我們班獲得學校一等獎。在班會課上,我對她進行表揚,雖然她紅著臉,低著頭,但我知道她非常開心。這以后她在班上話多了,人也活躍了許多,自信滿滿的,之后我繼續(xù)在學習上鼓勵她……三年后的她如愿考入了廣州大學。這就應驗了法國教育家費雷內(nèi)的一句話:“學生某一方面的成功,會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使其在某一方面獲得成功,就會帶動學生其他方面的發(fā)展,這才是賞識教育的意義所在。
二、賞識教育的實踐需要教育技巧即體驗教育的藝術(shù)
在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表示賞識時,不能僅僅只是簡單表揚。其實表揚也要技巧,技巧在于表揚的地點、表揚的場合、表揚的內(nèi)容、表揚的語言形式等。就像對待上述的那個愛畫畫的女孩,我在初看到她的畫時,只是略表驚喜。隨后重要的是給機會讓她展示優(yōu)點,當她第一次拿到板報獎的時候,先不要在班上表揚,這個學生內(nèi)向,不一定能接受,我只是私下和學生交流,肯定她的閃光點;但當她再次獲獎時,則要大力表揚,同時再在學習上鼓勵她。
賞識教育不是對所有學生隨時進行的。其實施的技巧還在于要等時機出現(xiàn)。所謂時機,一是需要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二是讓學生有展示時機。教師可以針對某個學生去積極尋找時機,也可以等待,一旦發(fā)現(xiàn)機會,就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幫助學生不斷發(fā)展。
三、賞識教育實踐中要注意的事項
(1)賞識學生一定要實事求是,切不可亂吹亂捧,否則就會出現(xiàn)像文章開頭的反面教育效果。賞識學生一定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才能,切不可在不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下隨意表示賞識,這樣只會讓學生感到教師是在亂吹亂捧,甚至感到有諷刺意思。例如,有位教師只是知道某學生某科目學習成績比較差,但卻未了解成績差的原因,其實這個學生學習很努力,但學習方法不好。為了幫他提高信心,教師就對這位學生說:“你行的, 再努力一點就行了?!边@類的賞識鼓勵讓學生感到賞識是空架起來的。第一,對學生的學習沒有任何指導意義,第二,這樣的賞識也起不到一點鼓勵作用,這樣是不能達到幫助學生的目的的。
(2)要特別說明的是,賞識教育不是拒絕批評。有時候批評下的賞識更有教育意義。賞識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運用技巧。賞識教育的藝術(shù)性正表現(xiàn)在批評與表揚共存。批評幫助克服缺點,表揚提高信心。
有一類學生由于成績優(yōu)異,往往被家長、教師所喜愛,同學所羨慕,他們往往會產(chǎn)生自滿情緒,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點。這類學生若一味地表揚就會造成賞識過度,嚴重阻礙他們健康成長。我曾經(jīng)在高二下學期中途接手了一個班級,聽說這個班原來的班主任對成績好的學生十分喜歡,班級中明顯分為兩大幫派。我上課的第一天班長黃某就遲到(由于我不了解學生就沿用了之前的班委),我讓他放學后留下來。誰知他一放學就走了,我來到課室找他,結(jié)果課室內(nèi)的同學憤憤地說:“原班主任很賞識他(成績好),他是經(jīng)常遲到的,但過去的班主任不會批評他。但要是換作我們(成績差的學生)就要罰這罰那了……”可見這位原班主任的“賞識”是只針對成績好的學生的,而且在這位課堂里的學生心里“賞識”這兩個字已變成了“不能批評”。這不是賞識,拒絕批評,而是溺愛和偏袒。試想一個被溺愛的孩子會健康成長嗎?
我所執(zhí)教的班級有一個學生,他擔任班委,工作能力很強,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他喜歡玩電腦,高三時曾經(jīng)因玩電腦導致學習成績出現(xiàn)大的滑坡。我去找他談話,先表示了教師對他的信任:“老師知道你是一個分得清輕重的人……”但也同時表示擔憂:“高三只有一年,你應該不會因迷戀電腦而失去讀大學的機會,你之前成績那么好,總不會自己斷送自己的前程,你那么聰明,應該會想的……”這樣多次談心之后,這位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有所認識,我繼續(xù)與他一起分析學習近況,讓他在認識到錯誤的同時,積極尋找突破。在多次耐心談話后,該學生不僅感覺到了教師對他的信任和鼓勵,同時也接受了批評,很快扭轉(zhuǎn)了學習狀態(tài)。
這就是賞識教育所追求的:嚴格要求、關(guān)愛鼓勵但不放縱。最后,我想說明一下:賞識教育就是教師真實情感的流露,不需要刻意去表現(xiàn)。
結(jié)語
實施賞識教育,教師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尋求發(fā)展和進步。只要每個教師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就會努力去尋找一套正確實踐賞識教育的方法,巧妙而有效地運用賞識教育,可以使它成為教師的教育法寶。讓我們繼續(xù)實踐、繼續(xù)探索,相信我們能用今天的賞識教育,鑄就學生明天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潘 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鐘啟泉,崔允漷,張 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1.
作者簡介:楊 華(1967— ),女,中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本科,中學教師中高級職稱評委,研究方向:高中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