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琴
【摘 要】 行知審美思想認為可以通過審美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他們的健康人格和崇高心靈。本文結合初中數(shù)學導學單設計的實例,提出分別在新知探究時、例習題教學時、活動預設時、反思總結時應用留白藝術的策略,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知識的過程美、凸顯思維的深刻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美、構建結構的和諧美。
【關鍵詞】 行知審美思想;留白藝術;應用策略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適當?shù)目瞻?。課程改革中,留白藝術在數(shù)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使用。應用留白藝術后,課堂導學單的設計可以更簡潔,更有針對性、過程性和探究性。教師通過留白或者通過恰當?shù)那榫耙耄柚鷨栴}引領,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探究和想象,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理解構建認知結構。本文將結合初中數(shù)學教學實際,闡述如何在數(shù)學導學單的設計時留白,充分挖掘數(shù)學本身的魅力,讓學生享受創(chuàng)造數(shù)學的喜悅。
一、原導學單存在的問題
首先,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導學單編制不認真,無法做到因材施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其次,重結論,缺乏過程性。原導學單總會在主要位置一字不漏地呈現(xiàn)出本節(jié)課的重要結論,忽視了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交代結論的來龍去脈,淹沒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向往之情。
二、留白藝術的應用策略
1.新知探究時留白,展現(xiàn)知識的過程美
“分式方程”這節(jié)課,在揭示分式方程的概念時,導學單上只是安排了一個情境問題:“植樹節(jié),學校組織初二年級的甲、乙兩個班級同學去濕地公園參加植樹活動。乙班比甲班每小時多種1棵樹,甲班種20棵樹所用的時間與乙班種24棵樹所用的時間相同。怎樣描述其中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這里就是利用了留白的策略,在實際上課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問題1: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讓學生讀題、思考、再回答)
問題2:從結構上分析以上兩個方程,有什么共同特點?和哪些知識相關?
問題3:是否可以模仿舉例,寫出一個符合這類新方程特點的方程?
問題4:是否可以給這一類新方程起一個名字?
問題5:下列方程中哪些是整式方程?哪些是分式方程?(方程略)
問題6:知道了什么是分式方程后,接下來該研究什么?
“分式方程”是一個屬性下的概念教學,設計了“給例子—找屬性—舉例子—下定義—再辨析”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導學單只給出了一個問題情境,而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在問題的啟動下一步步經(jīng)歷概念的形成過程,進而讓學生感受到概念形成的過程美。
2.例習題教學時留白,凸顯思維的深刻美
在“線段、射線、直線”這節(jié)課的例題中,導學單上展示了:“已知線段AB=10 cm,如圖1,點C在線段AB上,且BC=4 cm,D為AC的中點,求線段DB的長?!敝v解完后,老師對此題進行了如下變式:
變式1:點C在直線AB上,且BC=4 cm,D為AC的中點,則線段DB=(? ? ? ?)。
變式2:如圖2,點C在線段AB上,且BC=4 cm,D為AC的中點,E為BC的中點,求線段DE的長。
變式3:點C在直線AB上,D為AC的中點,E為BC的中點,DE= (? ? ? ?)。
本例題從一個中點到兩個中點,從一個位置到不同位置,從BC已知到BC未知,層層遞進,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引導學生感受數(shù)形結合、分類討論、整體思想以及方程思想等。本例題其實就是適時留白,通過對問題進行變式,層層設疑,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讓學生帶著對知識的好奇投入學習。
3.活動預設時留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美
“方程(組)與一元一次不等式”復習課時,一位老師做了如下設計:在導學單上給了一個方程:(x+2a)-x=1,先向學生提了幾個簡單的問題:這是一個什么方程?你能求出它的解嗎?這個方程的解求得完嗎?如何才能把它的解確定下來呢?接下來安排了一個活動:請你結合所學的方程和不等式的相關知識,適當?shù)靥砑右粋€條件,并根據(jù)給出的條件相應地提出一個問題。經(jīng)過學生的討論研究,學生給出了各種不同的設計,大致歸納為:(1)若x0,求a的取值范圍;(5)x、a互為相反數(shù),求x的值……最后老師又拋出一個問題:你能把這些問題歸類嗎?學生又一次投入到熱烈的討論和深層次的思考中,最后歸納出三種情形:(1)給定某個未知數(shù)的值,求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2)給出兩個未知數(shù)的關系,求其中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3)給出一個未知數(shù)的范圍,求另一個未知數(shù)的范圍。
竟然有這么多的探究發(fā)現(xiàn)!可見,留白式的活動安排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推動了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從特殊到一般,從給定一個未知數(shù)的值,到給定兩個未知數(shù)的關系,從給定確定的值到給定一個范圍,層層深入,把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組、一次不等式有機地聯(lián)系到一起,使知識融會貫通,把復習課的意義拓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下課鈴聲響了,學生意猶未盡。這種形式的留白讓課堂更加開放,也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4.反思總結時留白,構建結構的和諧美
一堂好課結束時應該是意味無窮的,根據(jù)知識的系統(tǒng),承上啟下地提出新問題,聯(lián)系舊知識,留下教學的空白,為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激發(fā)學生新的求知欲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導學單幫助學生整合新舊知識,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網(wǎng)絡,總體把握知識,體會數(shù)學整體結構的和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