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南
【摘 要】 為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目標,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而其中,低年級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尤為重要,學生擁有良好數感不僅能有效激活數學思維,提高學習效率,還能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這也滿足新時代低年級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因此,本文主要從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估算、數學思想三個方面入手,對小學數學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進行研究,希望能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研究數感方面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低年級數學;數感;估算;數學思想
數感由兩個重要的部分組成:同時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能力和及時記住連續(xù)呈現的物體數量的能力。學生的數感反映了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yǎng),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數感是數學教師的重點研究方向,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快速把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并在最短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研究發(fā)現,擁有良好數感的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生活中數的意義,并且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在發(fā)展數感的黃金階段,對其數感的培養(yǎng),應引起小學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引導,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能力。
一、生活情境調興趣,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在具體運算階段,開始形成抽象思維和更高層次的運算能力,但是運算仍具有局限性,此時,低年級學生的運算仍脫離不了具體事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形象的生活情境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聯系,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解題效率,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其次,生活情境讓數學課堂充滿情趣,讓數學充滿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認識11~20各數”時,我創(chuàng)設給羊村小羊發(fā)星星的情境,讓學生在數星星的過程中進行20以內的數數練習,通過奪星表中懶羊羊得4顆星,暖羊羊得9顆星,讓學生用星星去貼對應的數量的星星。沸羊羊得10顆星,而事先只準備了9顆小星星,不夠貼,我適時提問:該怎么辦呢?并引導:可以把10顆小星星換成……從而引出10顆小星星可以換1顆大星星表示。加深印象,我繼續(xù)反問:這1顆大星星表示……繼而讓學生自己去表示美羊羊的12顆星和喜羊羊的14顆星。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要以學生為主體,并引入相應的數學知識,利用生活中的卡通人物、對話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這樣既提升了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又培養(yǎng)了學生對數感方面的興趣。
二、估估算算練能力,體會生活的意義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運用估算方法是靈活解決生活問題、發(fā)展數感的重要途徑。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養(yǎng)成估算習慣,更能增強低年級學生在數感上的敏感度,因此,在新時代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切實加強估算教學,讓學生在運用數學的過程中逐步增強數感能力。
比如,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加法估算”時,我設計了商場買衣服的情境——如果同學看中一件298元的衣服,你真的只帶298元嗎?實際生活中,我們總是先估計一下衣服大概值多少錢,然后帶上大概數字的錢去買衣服,這樣更方便。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腦海里有“大約幾百”的數的清晰化,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估算加法做鋪墊。緊接著,我出示“褲子99元”的價格,問:要買這樣一套衣服,大約需要幾百元?學生以第一環(huán)節(jié)為基礎,在腦海里形成“把298元看作300元,99元看作100元,300+100=400”這樣的估算能力。
在進行估算教學時,教師要注重估算過程,提倡多樣的估算方法,再配合適當的課后練習,鍛煉學生判斷力、想象力、觀察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深刻認識估算帶來的方便和實際意義,形成估算意識鍛煉數感能力。
三、數學思想長本領,學科能力得提升
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數學思想方法能引導低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使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數感的積累和提升,有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探索規(guī)律是數學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許多數學問題中都會用到。
比如,在一年級下冊“探索百數表規(guī)律”中,由于百數表是按照順序把數展示出來的,在排列過程中這些數就呈現出許多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呈現時往往交叉在一起,不利于學生觀察,所以教學時就把這些數以百數表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教學時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探索每一行每一列數字之間的規(guī)律,在尋找規(guī)律中感受數的神奇,體會簡單的數列規(guī)律。
除此以外,小學數學教材中還涉及轉化思想方法、符號化思想方法、函數思想方法、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分類思想方法等數學思想方法,教師要善于發(fā)現這些資源,用恰當的方式向學生講解,課后讓學生做好練習與總結,這樣不僅能拓寬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而且能讓學生的學科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增長數感本領。
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數感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升學生數感為目標,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之外,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實例中應養(yǎng)成多思考、多實踐,積極發(fā)掘教材的習慣,適當改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手段,培養(yǎng)擁有良好數感的小學生,為其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麗娟.如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J].西部素質教育,2018(2).
[2]孫美莉.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