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實驗高級中學 鄒德文
無論如何改編數(shù)學題目,其核心思想始終圍繞著如何有效檢查學生知識點掌握水平來進行,不同的題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解題思路綜合評判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數(shù)學命題條件語句并不多,從改編模式來說,大體上分為條件干涉、結論干涉、條件結論干涉三種類型,下文將一一展開討論。
通過改變題設條件而改變解題思路,雖結論相同,但解題方法區(qū)別較大。這里的條件改變不是指簡單的數(shù)字改變,而是對數(shù)學條件關系做出調整。
例1:如下圖,在四棱錐S-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SD垂直于ABCD,AD= ,DC=SD=2,點M在SC上,角ABM等于60 度。
(1)證明:M是SC的中點;
(2)求二面角S-AM-B的大小。
通過對原題題設結論的改變,實現(xiàn)了二次命題,從這道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對結論進行干涉,可以有效提升對原題的改編空間,例如上題中我們還可以做如下改變:
改題2:已知f(x)=ax3+x2-2x+1 在R 上是增函數(shù),試討論奇偶性。
這種改編增加了對知識點的考查量,需要學生在解題時同時考慮增函數(shù)的性質與奇偶性的性質。
對原有題目條件和結論重新改編,是常見的改題方法,結合以下實例做探討。
老師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起到的更多的是引導的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改題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參與命題,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知識要點的掌握能力,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對數(shù)學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