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瓊
摘要:班集體本身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處事能力也不同!小學生處于人生交往的懵懂期,缺乏對交流和學習的自主性,一味的嚴肅管制,只能讓學生怕老師,有什么問題都不敢跟老師交流。班主任在日常教學管理中,要多跟孩子們進行近距離的溝通和互動,根據(jù)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和管理,這樣會讓孩子愿意主動交流,使班集體真正的成為有“人情味”的大家庭。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辦法
前言?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對班級的有效管理格外重要。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啟蒙階段,對于人際交往和學習都十分迷茫。小學階段也是學生的叛逆期,對班級管理不能像大人那樣用命令的方式,這樣學生只能是表面上的服從,實際并不能從內(nèi)心來認可你。因此,對于小學生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班級日常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跟每個問題學生做有效的溝通和互動,建立起一個團結(jié)友愛的班集體。
1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1.1 班級管理模式過于傳統(tǒng)化
小學生年齡偏小,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心,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是缺乏生活閱歷。班主任若為了完成班級管理工作,對每個學生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法,會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1.2 不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由于班級的學生多,班主任還要兼任教學工作,工作量大,對班級管理很多只能依靠自己的經(jīng)驗,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能與時俱進。社會在進步,學生的視野、知識和心理同樣發(fā)生著變化。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傳統(tǒng)管理的層面上,忽略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讓學生處于被管理者的地位。作為班主任如果不能明確班級管理工作的本質(zhì)意義,認為班級管理首要保證學生的課堂紀律,一味的嚴加管制,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動,就會使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沒有活躍性,有什么問題都不敢主動找老師解決,久之師生間會形成無形的屏障。
2 基于溝通互動談班級管理的有效辦法
2.1幽默風趣的語言增進與學生間的距離
人本身就是富有情感的,幽默風趣的語言在無形中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倍感親切,進而愿意主動去交流。尤其在學生犯錯,受到批評時若換成幽默的語言,平心靜氣的去溝通,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不僅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會讓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師的善意,就會跟班主任成為朋友,而不是嚴肅的望而生畏的講師。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問題,也會主動尋求班主任的幫助。
2.3 增強學生隊伍的有效管理
在小學管理中,班委會在班級管理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班主任不可能無時不刻的看著每個學生,也不可能及時留意到班級發(fā)生的所有事情。班主任要構建完善的班委會體系,有意培養(yǎng)一些善于溝通,有責任心的班級小干部,以便把學生的動態(tài)和班級的日常情況及時匯報??梢岳酶傔x或自薦的方式選擇,并定期更換,激勵每個學生踴躍參加,增加每個孩子的責任心,和積極主動的班級意識。班主任要定期檢查班干部的整體工作情況,檢查他們是否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有處理不當之處,是否對學生負責任等,并及時采納班級同學的建議。對表現(xiàn)良好的班干部,班主任還要給予口頭或者物質(zhì)上的獎勵,以樹立標桿。
2.4 班級事務處理要公平公正
班主任老師是一個班級的家長,在平時管理的中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保持同等的態(tài)度,而這也是一種溝通的藝術。如果班主任老師按照學習成績給學生貼上標簽,區(qū)別對待的話,那么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會因受冷落而感到自卑,跟班主任產(chǎn)生陌生感和距離感,漸漸的就會心生嫉妒或者是消極情緒。相反,如果班主任老師沒有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而惡言冷落,反而課下及時跟他們平心地溝通,一起找出原因,并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那么這些差生就會感受到班主任老師對自己的關愛,也就愿意按老師的方法去努力,成績自然會得到相應的提升,最終會更主動和積極的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2.5 重視家長對于學生教育的重要性,形成良性互動
學生在經(jīng)過幼兒階段升入小學后,將要面臨的不僅是學習任務的加重,還有自身心理的轉(zhuǎn)變。許多的學生會在升入小學的初期感到非常的不適應,會因為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的加重而感到力不從心,對來學校學習產(chǎn)生一種厭惡和抗拒的心理。雖然這是一個學生成長階段會出現(xiàn)的正常反應,但如果不重視這一現(xiàn)象的話,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變得消極,不自信,對什么都沒有興趣的惡性循環(huán)中。而作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聯(lián)系大多只局限于在校內(nèi),并不能時刻注意到學生情緒的變化,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幫助到學生。所以,這時與家長的密切聯(lián)系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家是學生除了學校之外待得最多的地方,而家長是除教師之外最了解學生的人,學生在家里往往是最真實最放松的。因此,家長可以在家向?qū)W生多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知道學生對于學習的真實想法。班主任可以及時的通過與家長的聯(lián)系,相互溝通,交換信息,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對癥下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變換調(diào)整教學的方法,管理的手段,使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真正的關心和理解。相信很多學生為了不辜負教師的期望,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在老師的幫助下及時的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和自己的情緒,從而使自己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取得學習和生活上的更多進步。
3.結(jié)束語
現(xiàn)代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對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更多家長對小學階段的教育愈發(fā)重視,對新時代小學教師的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已不再僅停留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我們?nèi)祟惖膶W習方式和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質(zhì)的改變。所以,班主任必須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多跟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才能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工作,建成和睦團結(jié)的班級大家庭。
參考文獻:
[1] 尤佳佳(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qū)游府西街小學溧水分校). 用心陪伴,用愛滋潤[J]. 小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第13卷(12):66.
[2] 王金煒, 王振香. 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J]. 讀天下, 2019, (10)
[3] 管林濤(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競技體育運動學校). 讓班級管理“深入人心”[J]. 新課程(小學), 2019, (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