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蘋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及教學質(zhì)量,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zhì)健康發(fā)展,成為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開展必須把握的重要內(nèi)容。本文注重對分層教學法進行運用,把握小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運動能力情況,突出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及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目標。
【關(guān)鍵詞】分層教學法;小學體育;有效運用
前言
分層教學法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注重對小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做好把握,有效地調(diào)動小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的興趣,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教學質(zhì)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對分層教學法應用時,教師要注重與小學生做好溝通和交流,把握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開展體育教學。這樣一來,通過對分層教學法進行運用,照顧到每一個小學生的學習需要,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學習及鍛煉中,使小學體育教學效果及教學質(zhì)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1做好學生層次劃分,提升體育教學針對性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注重結(jié)合一定的教學主題,聯(lián)系小學生的實際學情,將能力相近、水平相當?shù)膶W生進行分層、分組,確保每一個小學生在體育學習及鍛煉中,都能夠有所收獲,對體育知識、鍛煉方法進行有效地掌握,使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得以提升[1]。因此,分層教學法融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做好學生層次劃分,是推進體育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關(guān)鍵。在進行分組時,教師要注重與小學生做好溝通和交流,對小學生的情況做好有效把握,并且綜合性地考慮每一個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小學生做好層次劃分,以推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2]。同時,對小學生進行層次劃分,要科學、合理,針對性的做好分層教學方法的選擇。
例如,在對小學生做好層次劃分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小學生體育測試成績、體育鍛煉能力、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愛好,對小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在層次劃分時,教師要注重聯(lián)系實際學情,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要,確保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如在進行分層過程中,聯(lián)系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鍛煉能力進行分層,將小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次小學生對應學習興趣高、學習能力強、鍛煉能力強的小學生;B層次對應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鍛煉能力一般的小學生;C層次小學生對應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鍛煉能力相對較差的小學生。通過對小學生做好層次劃分,在開展體育教學中,聯(lián)系小學生不同的學習層次,針對性的推進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引導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知識學習及鍛煉當中,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教學質(zhì)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2突出教學目標分層,引導小學生有效地參與
分層教學法融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層次劃分之后,要聯(lián)系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能力、學習能力,設計不同的學習目標,降低小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及鍛煉的難度,從而使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得到有效地開展[3]。在教學目標分層上,教師要注重突出教學價值最大化這一目標,關(guān)注小學生的能力特點,針對性的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分層,要聯(lián)系每一個小學生的實際學情,使教學目標與小學生的能力保持一致性,使小學生能夠有的放失,并且在完成基礎目標的情況下,能夠向更高級別的目標邁進,使體育教學效果及教學質(zhì)量得到有效地提升[4]。
例如,在開展小學體育立定跳遠項目教學時,注重聯(lián)系ABC三個層次小學生的實際學情,針對性的設計教學目標,引導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有效地參與到課堂學習和體育鍛煉當中。如針對A層次小學生進行教學時,注重培養(yǎng)A層次小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使A層次小學生掌握正確跳躍姿勢的同時,能夠跳的更遠,取得更好的跳遠成績。針對B層次小學生教學時,注重引導B層次小學生對立定跳遠的技巧進行掌握,提升B層次小學生鍛煉能力。針對C層次小學生教學時,注重引導C層次小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方法,并在實踐中掌握方法,使C層次小學生對參與立定跳遠這一活動產(chǎn)生興趣。通過對教學目標做好分層,把握每一個小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及鍛煉的需求,推進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3做好分層教學評價工作,提升評價的有效性
分層教學法融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做好課堂教學評價工作,提升教學評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推進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有效地開展。分層評價工作的開展,要注重聯(lián)系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小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鍛煉的實際情況做好把握,針對性的做好教學評價,使小學生做好學習反思,也使教師對教學工作做好反思。通過科學、合理的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使小學體育教學評價能夠為教學工作提供參考及指引,切實、有效地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及質(zhì)量[5]。
例如,在進行分層教學評價時,考慮到不同層次小學生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需要聯(lián)系這種差異,針對性的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使教學評價對小學生起到激勵、引導的作用。如針對A層次小學生評價時,側(cè)重于學生能力、素養(yǎng)進行評價;針對B層次學生進行評價時,評價學生技術(shù)動作完成情況;針對C層次小學生評價時,則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基礎動作掌握情況進行評價。通過把握分層教學評價,對不同層次的小學生做好教學引導,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得到有效地開展,促進小學生體育學習能力、鍛煉能力的提升,進而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小學生體育綜合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
結(jié)束語:總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注重因時而變,對體育教學工作予以高度重視,關(guān)注于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通過對分層教學法進行運用,把握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降低小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體育鍛煉的難度,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鍛煉興趣,使小學生對體育學習及鍛煉充滿信心、充滿熱情,使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學習及鍛煉中,實現(xiàn)小學生體質(zhì)健康發(fā)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王亞楠.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J].新課程,2021(18):147.
[2]祝沖.淺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8):32-33.
[3]米巧云.淺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2021(12):147.
[4]張彥輝.淺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措施[J].考試周刊,2021(20):117-118.
[5]王楠.分類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析[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0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