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新
摘要:在歷史學科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是目前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時空觀念就屬于歷史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要認識到培養(yǎng)初中學生時空觀念的重要意義,并且從自身的角度認識、研究時空觀念,總結出相關的培養(yǎng)策略。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從歷史思維、時間空間的分別研究、整體時空線索梳理三個方面,引導學生形成時空觀念,并借助時空觀念理解歷史?;诖?,本文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展開探討,旨在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學生時空觀念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5-136
引言
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是學生接觸歷史學科的初期階段,學生會在這一階段奠定歷史學習的基礎,培養(yǎng)出對歷史的學科情感,掌握歷史學習方式,理解有關于歷史哲學的內容,形成歷史學科思維。歷史核心素養(yǎng)與學生的歷史學習思考實踐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課程內容的緊密結合,使得學生的理解歷史的思維方式產生變化。
一、研究時空觀念,引導學生時空思維產生
學生初步的接觸到歷史學科,然而在以往的生活中、閱讀中,許多學生已經形成了一種對歷史學科的基礎認識。這種認識通常是片面的,對于學科思維的形成有著不利影響。為此,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歷史學科認識,了解歷史學習的目的,形成歷史思維。
事實上,歷史的概念極為寬泛,過去人類社會中發(fā)生的一切事件,所有時間與空間的產物,都屬于歷史。然而,在歷史的研究以及中學歷史的學習中,需要對歷史進行有所選擇的關注。在中學階段的尤其是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中,學生需要對中國歷史以及世界歷史的大致發(fā)展狀況有所認識,了解到今日人類社會形成的過程。在這其中,時間與空間的觀念,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較為具體地認識。在歷史學科的專業(yè)學習中,通常較為重視三維歷史觀念,其中就包括時間與空間。中學學生能夠構建出二維的歷史認知體系,已經能夠符合于學習的標準。
二、引導學生形成明確的時間與空間觀念
時空觀念中,有著時間與空間兩個重要的構成部分,在同一時間維度中,不同空間中所發(fā)生的歷史是有所區(qū)別的,尤其是在1500年以前的歷史中,世界是分散的,空間性的思維能力對學生的歷史學習極為重要??臻g也同樣如此,在同一空間中的不同時間中,社會的情況是有所變化的。將二者相融合,學生可以形成一種時空觀念[1]。
1、聯(lián)系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
要結合生活常識,引導學生產生認識。
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需要在不同的生活空間中活動,許多學生也曾經去其他城市、國家旅行。因此,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空間的概念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然而,在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中,涉及的空間并非學生所眼見的,初中歷史包括中國史與世界史,學生需要對全球的空間形成認識。因此,結合地理學科的中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形成明確的、更為廣闊的空間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歷史學科的時空觀念并非僅僅是空間觀念,教師要向學生強調,不同的時間段內,空間的中具體情況是有所變化的。如,應用歷史地圖冊,引導學生觀察我國不同朝代疆域,能夠發(fā)現歷史上的國境線在不斷地變化。這就是歷史時間在空間變化上產生的影響,在學習中要能夠形成基礎的認識。
聯(lián)系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要重視應用歷史地理圖。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鄧廣銘先生曾經強調,歷史地理學是學習的“四把鑰匙”之一。教師需要在自我學科知識體系中,整理出適合于中學生掌握的歷史地理學知識。尤其是在學習一個時代的歷史、一場戰(zhàn)爭發(fā)展狀況時,歷史地圖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教學中,為了使得學生認識到歷史發(fā)展背后的自然因素,可以引入一個基礎的歷史地理學概念[2]。
2、通過建立二維坐標軸幫助學生建立時空觀念
二維歷史坐標軸,也可以應用表格的形式進行建立,要根據學生的應用習慣以及個人愛好進行選擇。其中一個維度是時間,另外一個維度是空間。通過建立這種二維坐標軸,學生能夠迅速地形成一種具體的時空觀念。
在教學中,教師通常較為重視應用時間軸引導學生學習某一段歷史,對于二維坐標軸的應用較少。要對于這種方式進行研究,結合課程的具體內容進行應用。
例如,在中國世界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應用坐標軸,說明一個歷史時期中,中國文明與世界其他地區(qū)文明存在的差異。應用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認識一段時間、認識一個地點。教師也可以建議學生應用這種方式,進行歷史內容的復習與整理?;蛘邔τ谧约狠^為感興趣的歷史學習點,如服飾發(fā)展變化歷史,建立相應的二維坐標軸。
三、應用時空觀念幫助學生梳理時空線索
在歷史學科教學中,對于朝代通常采取淡化的方式。然而,在初中歷史學習之前,學生并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歷史知識,也就不能正確的認識歷史朝代。許多情況下,在初中階段的歷史學習結束之后,學生不能正確區(qū)分各朝代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同時,在各種主題性的教學中,學生對每一地理區(qū)域在不同實踐階段的大致情況難以形成認識[3]。
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專題教學的形式,對我國歷史上不同時期中,國都的變遷進行整理,引導學生應用專題內容梳理出一個時空線索,培養(yǎng)時空觀念。
結束語
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帶動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的趨勢和方向。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從全局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
參考文獻
[1]李瓊. 定位核心素養(yǎng),彰顯歷史哲學——以初中歷史時空觀念教學為例[J]. 華夏教師,2019(08):33-34.
[2]胡振濤.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唯物史觀和時空觀念教學為例[J]. 文教資料,2019(13):198-199.
[3]婁彬. 時空維度,助力觀念培養(yǎng)——加強初中歷史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略[J]. 內蒙古教育,2019(2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