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
摘要:在高中階段,文言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文言文比較枯燥、難懂,在學習過程中十分困難,學生很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再加上教師不合理的教學方式,導致很多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構建高中語文文言文高效課堂是現下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結合相關教學經驗,探究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趣味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8-160
前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高中教材內容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多,并且高考對于文言文的考察的力度也逐漸增大。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甚至放棄學習文言文。因此,為更好地促使學生學習文言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趣味化教學課堂,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應用趣味的課堂教學方式傳授學生知識。
一、靈活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教學課堂也是如此,良好的課堂導入是構建高效課堂的起始點。但是,在傳統(tǒng)的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實現課堂導入,學生在課堂的起點就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學效率和質量可想而知。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用靈活的方式導入課堂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興趣,點燃學生學習激情。對于文言文的課堂導入,有多種方式和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前為學生講述歷史故事,或者結合熱點話題,增加課堂內容的趣味性,增強教學課堂導入效果,以此吸引與轉移學生注意力。
例如:以“離騷”這一課教學為例,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離騷》是《詩經》之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是“楚辭”體的代表作品,并通過相關內容教學,讓學生掌握文學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引入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的一句詞“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風”指的是《詩經》中得到國風,“騷”即《楚辭》中的《離騷》,并導入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歷史故事,以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知欲望。
二、反復誦讀,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情感
在國內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文言文是一種較為豐富、優(yōu)美的文體,并且文言文遵循相應的表述規(guī)則,具備一定的韻味。通過誦讀,能夠感受文言文蘊含的形式美、人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只有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文言文中蘊含的情感,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以往的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為了避免影響教學進度,沒有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朗誦篇幅較長的文言文。對于文言文的學習,需要不斷的誦讀培養(yǎng)語感,并且在古時候的文言文教學中,都是通過誦讀的方式進行教學的開展。為改善這一教學狀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文言文,促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言文蘊含的美感,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知識。
例如:對于《赤壁賦》的學習,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與虛詞的知識,促使學生了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yōu)美的寫作特色及語言運用的妙處。通過反復誦讀,能夠促使學生感受到蘇軾豁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三、聯系實際生活,豐富教學內容
和現代文相比,文言文比較晦澀難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對文言文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并且文言文片篇幅較長,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讓學生死記硬背,并沒有深度為學生講解相應知識與內容。導致很多學生雖然能夠背誦相關內容,但是對于文章所要表達的觀點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文言文沒有任何意義。事實上,文言文是古人用文字抒發(fā)感情、表達觀點與看法的重要手段,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思想。為更好地講解文言文內容,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學生日常接觸的實際生活,促使學生深刻認識到文言文蘊含的哲理與道理。
例如:以“過秦論”這一課教學為例,為更好地促使學生了解這篇文章表達的情感,促使學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教師可以引入現下國際形勢,在引導學生分析國際形勢之后,導入相關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瞬間引發(fā)學生高漲的興趣,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通過文章內容與實際的比較,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作者對歷史的認知程度,深刻理解“仁義不失而攻守之勢異也”。通過實際生活的引入,能夠促使學生認識到文言文蘊含的哲理與現實的關系,促使學生認識到古人的智慧。
總結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文言文教學內容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文言文內容相對枯燥與深奧,很多學生都缺乏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與動力,為更好地開展文言文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促使學生深刻體會文章蘊含的情感;結合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促使學生深刻體會文言文中蘊含的哲學道理。
參考文獻
[1]姚一嫻. 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探討[J]. 課外語文, 2018, 000(008):64.
[2]屈紅梅. 如何增加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 成功:中下, 2018(6):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