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翔
摘 要:高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由于高中數學具有很大的難度,單純依靠課堂授課無法將所有知識完全掌握,因此,布置課后作業(yè)成為復習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可以反復練習相同類型的問題,從而鞏固和學習新學的知識。只有加深新知識的理解才能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通過精心布置作業(yè),從而提升知識的理解。本文就高中數學合理分層作業(yè)作出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合理教學;分層作業(yè)
引言
由于高中數學具有很大的難度,對剛剛接觸高中階段知識的學生而言,面對如此強度的數學題,心中難免出現挫敗感。由于數學知識的不斷累積,很多學生很難跟上高中知識的步伐。長此以往,心理難免產生不適應的心理。因此,教師面對這種教學現象時,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對癥下藥”,根據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同時將作業(yè)也進行分層。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鞏固自己不會的知識,經過日積月累,就會取得明顯成果。
一、高中數學分層作業(yè)的作用
對剛剛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數學是一門具有難度的學科。很多學生雖然初中數學知識掌握得很好,并且可以輕易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高中階段的知識是初中知識的進階版,很多學生面對高中知識會產生無力感。因此,教師在面對這種現狀時,應該以鼓勵為主。改變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首先從作業(yè)方面入手。由于高中生受到升學考試的壓力,而且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具有巨大壓力。雖然采取常用的題海戰(zhàn)術,但是效果甚微。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分層作業(yè)的方法,給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作業(yè),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通過有效間接的辦法,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
二、高中數學合理分層作業(yè)的措施
(一)將全體學生進行合理分層
作業(yè)分層的前提是將學生分層。教師可以通過上次的測驗或是小考,按照成績進行排名,然后根據不同的成績分成三個組別。其中成績較好的一組為“志向組”;成績一般的為“奮進組”;成績較差的為“努力組”。雖然是按成績分組,但是為了消除學生心中的不適感,利用與成績無關的詞語作為組別的名字,不僅不會降低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以及和其他組別的競爭心。經過這種分組,教師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組別布置不同難度的作業(yè)。其中作業(yè)可以分成基礎型、進階型和創(chuàng)新型。利用不同類別的作業(yè)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加科學地進行作業(yè)分層[1]。
以《集合與函數概念》一課為例,本課的主要內容是集合的含義以及意義,以及了解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性,分別為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還要了解集合之間的關系,以及了解函數的基本概念。由于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很多,但是其中具有很多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在講授本節(jié)內容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難度為學生預留作業(yè)。其中“志向組”教師可以預留五道基礎題,三道理解題,兩道創(chuàng)新題,其中創(chuàng)新題的難度最高;留給“奮進組”五道基礎題和三道理解題;而“努力組”只需要完成基礎題即可。這種作業(yè)分層的辦法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學習的動力,還能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以及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教師批改不同難度的作業(yè)
由于教師采用分組教學、作業(yè)分層的辦法。因此在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也應該采取分層批改。首先采用學優(yōu)生幫助教師批改學困生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在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還能促進同學之間的關系。由于很多學困生成績并不好,面對教師時會感到恐懼,從而影響批改作業(yè)的進度。而采取學優(yōu)生批改作業(yè)的方法,使學困生減少教師的恐懼感,有利于之后課堂活動的開展[2]。
教師在批改中等生,也就是“奮進組”的作業(yè)時,可以使用有趣的符號代替文字。例如:在一道錯題旁邊以往的批改方法是,利用紅色的筆打上叉號,這種鮮紅的叉號會讓學生產生無力的挫敗感,從而減少寫好作業(yè)的想法。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可以利用問號代替叉號,這種問號的方式,不僅使學生降低錯題的恐懼感,還能對錯題產生思考,從而產生改正錯題的想法。這種符號是教師對學生的信任,認為可以自行改正錯誤,并且能找到錯誤的根源。
(三)采取鼓勵的評語,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批改作業(yè)后可以采取點評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由于以往的教學模式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師生關系過于簡單冷淡。教師應及時轉變這種思想,積極在學生的作業(yè)下面寫上評語。由于具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組別,教師在點評作業(yè)時,也應根據三種類型的作業(yè)給出不同類型的評價。例如:給“志向組”學生的評價應以批判性為主,這類學生雖然具有良好的頭腦,但是做題時往往粗心大意,因而教師應在評語出寫出“小心謹慎”的字樣作為提醒;而“奮進組”由于是中等生,可以給予嚴厲的評價,使其對自己施壓,開始對自己嚴格要求,從而更加認真對待作業(yè);對于“努力組”,教師應以鼓勵性的語言為主,這部分學生基礎能力較弱,且沒有十足的自信心,因而完成課后作業(yè)十分吃力。教師對待這類學生應更加寬容,使其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使其認真對待作業(yè)[3]。
結束語
對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很多學生剛剛接觸到具有難度的知識,心理難免形成落差。作為教師應秉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認真教育學生。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程度制定不同的作業(yè)難度,在課堂中利用有趣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習的興趣,課后通過精心布置的作業(yè)使其認真完成。然后根據不同類別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作業(yè)也利用分層法布置。長此以往,就會看到成功的教育成果。
參考文獻:
[1]盧建玲.高中學生數學認知特點與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路徑[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06:226-231.
[2]羅文婷.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173.
[3]盧珍麗.建構主義理論下的高中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