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嬋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對小學教學的實際要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但可通過閱讀獲得對世界的初步知識和理解。這也反映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指導的重要性。但是,就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而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而限制了實際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本文結合作者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探索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可能途徑,從而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
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具備了素質教育的觀念。因此,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已經(jīng)開始逐步將閱讀教學內(nèi)容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中,因為閱讀積累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他們的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之一。
1.個性化閱讀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例如,當老師指示學生進行文本朗讀時,則可以依據(jù)文本角色的形象、性格、動作特點等來找到最大限度上與角色相匹配的學生來讀。除此,有些學生喜歡閱讀心理描述的句子,有些學生喜歡閱讀外觀描述的句子,對此,教師則亦可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此外,有些學生喜歡閱讀科幻小說,有些喜歡閱讀詩歌和散文,有些喜歡閱讀神話傳說,根據(jù)學生的個性選擇喜歡的書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閱讀效率。許多老師不重視個性化閱讀,這將學生的個性與閱讀區(qū)分開了,這是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絆腳石”,而無法使學生通過閱讀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通過閱讀感受文字的魅力。
2.閱讀與實踐聯(lián)系
語文本身即具有實踐性,因此,語文閱讀亦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成語。對此,教師則可分配一些實踐性的任務,類似于收集一些有趣的成語或與人體器官相關的成語:狼心狗肺、舌戰(zhàn)群儒、眼高手低、耳聰目明等?;蛘哌€可以累積一些與數(shù)字相關的成語用法,例如:一心一意、四面八方等等。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選擇和開展閱讀實踐活動,以輔助閱讀和理解文本。
3.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想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則必須首先引導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只要能夠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學生就可以快樂地完成閱讀任務。廣泛閱讀各種文學作品將提供豐富的文學材料和文學語言,這將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奠定基礎。這樣,學生的閱讀指導將陷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那么如何通過閱讀教學來鼓勵學生閱讀?根據(jù)基本教學情況,我認為有幾種策略:
首先,讓學生大膽猜測和預測閱讀的內(nèi)容。老師在上課前精心設計并準備了一些有趣的話題。讓學生看這些話題,大膽地想象這堂課的閱讀內(nèi)容是什么。透過閱讀主題,學生可以猜測文學作品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當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更大疑惑時,他將以問題為導向,解決閱讀中的問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應繼續(xù)就文章的主要思想提出問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始終面臨問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始終有期望,并運用研究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并使閱讀過程成為自我探究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
此外,教師還應在課堂外分配適當?shù)拈喿x任務,以幫助學生擴大閱讀渠道并提高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新課程標準清楚地表明,學生的閱讀技能和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形成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小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就是通過實施新課程標準來發(fā)展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過程。
4.培養(yǎng)學生對獨立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習慣。最重要的是,教師應該愿意花時間給學生,以便他們可以充分閱讀教科書的內(nèi)容。語言的美妙可以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幫助他們感受到語言的神奇力量,并激發(fā)其對閱讀的內(nèi)在興趣。教師應協(xié)調(diào)教學內(nèi)容,以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及時獲得啟發(fā)和建議。例如,當學生閱讀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適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但他們不應干擾學生的閱讀。例如,一位老師可能會說一句夸獎,“看看這個學生正在認真閱讀!”但不應該建議:“注意讓記錄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內(nèi)容?!被蛘呓ㄗh“作者對文章的某些部分進行了生動而有趣的描述,查找出來并進行鑒賞?!按送猓蠋熆梢砸髮W生閱讀最重要和最深刻的文章,以增強閱讀效果。應該注意的是,教師對閱讀的巧妙指導就像是為學生用心準備的一道菜。隨著學生閱讀過程的改進,教師的說明僅作為閱讀過程中的參考,不要求學生做出回應。這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并沉浸在閱讀中,而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從而使學生有機會獲得自由,在輕松的閱讀空間中享受無限的閱讀樂趣。
5.注意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師應認識到閱讀課程的真正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提高他們的藝術評估和文本理解能力。因此,教師應教授閱讀行為和理解技巧,并不斷發(fā)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對于小學生,由于他們?nèi)狈斫庾晕议喿x的能力,因此應從相對基本的閱讀習慣開始,例如身體調(diào)整,正確發(fā)音,添加不漏詞的單詞,關注標點符號的停頓等,直至了解段落關系,文章的總體結構,思想和表達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理解不當時,老師應迅速糾正。在閱讀教學時,教師還應注意激發(fā)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好奇心。如,許多經(jīng)典小說都有許多章節(jié)和復雜的人物關系。小學生很難閱讀,而容易失去對閱讀的熱情和興趣。這將增加閱讀教學的難度。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在開始課程之前介紹小說的背景和人物的故事,以減少閱讀困難。此外,還可用于鼓勵學生交流,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有趣的閱讀氛圍。
總之,閱讀可以打開學生心靈的窗口,閱讀可以增強學生內(nèi)在的氣質,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素質。老師的職責則是引導學生熱愛和享受閱讀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李正一.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76-77.
[2]史治峰,謝瑞瑞.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82-83.
貴州省德江縣第二小學 5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