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寧
摘要: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使人們認識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意義,為了更好的促進小學科學教學,教師都在積極對教學活動進行探索。為了使課堂教學取得理想效果,STEM教育理念也逐漸得到了小學科學教師的認可。本文結合STEM教育理念理念的相關內容,對教學活動進行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STEM教育理念;小學科學課堂;實踐;思考
引言
STEM教育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理念非常注重對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引導小學生借助大量實踐活動來提升自己,使學生成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一、STEM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內涵
STEM教育理念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理念融合了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相關內容。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融入了科學技術,在應用科學技術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融入工程和數學的相關知識,借助各個學科知識點的融入,使科學技術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STEM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國,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并安排了資金對此項教育活動進行研究。借助STEM教育理念理念的應用,理工科學生的科技素養(yǎng)得到了不斷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實踐證明STEM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應用,對于人才培養(yǎng)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小學科學作為一門普及科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STEM教育理念,可以使小學生更加積極的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
二、STEM教育理念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實踐
為了更好地應用STEM教育理念開展小學科學教學,本文結合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材中聲音這一單元的教學來探討STEM教育理念的應用策略:
1、積極營造教學情境做好教學活動的導入
對小學生開展科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小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小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所以小學科學教師要將營造教學情境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活動來開展,教師需要結合教學活動的目標來設計教學情境,利用STEM教育理念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在學習聲音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緊緊圍繞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聲音來幫學生全面理解和認識聲音,這一教學目標來展開的實現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形象生動展示聲音的傳播和各種聲音現象,加深學生對聲音的認識,為了使教學活動更加形象,教師還可以聲音相關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來,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當學生借助科學教師的引導和自己對聲音現象的觀察與認識,對各種聲音現象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迅速切入到教學活動中。
2、積極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教材中的知識點
在切入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聲音產生的原因,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學習各種聲音現象,由于這一教學內容與人們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所以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聲音產生的原因、傳播的方向和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來對學生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思考聲音是怎么傳播的,人們?yōu)槭裁茨軌蚵牭铰曇簦曇舻母叩蜁a生什么影響等問題。這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大多都有切身體驗,因此能夠快速融入到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會活動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積極引導學生探索自然界的各種聲音,形象深動的對其進行描述,學生可以結合自然界的風聲、雷聲、動物的鳴叫聲、機器的轟隆聲等內容來開展教學工作,探討各種聲音的特點,加深學生的印象和認識。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全面提升自己對聲音現象的認識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探索,對聲音的產生原因進行詳細的探索,使教學活動取得理想的效果。
3、積極組織實踐活動
STEM教育理念理念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到各種實踐活動,所以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好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實驗來引導學生探索聲音產生的原因。聲音是在震動過程中產生的,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引導學生觀察琴弦的震動發(fā)音來展開對此問題的探索。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放大的畫面,讓學生清晰觀察物體的震動。教師就可以據此來引導學生思考觀察讓物體發(fā)音可以使用什么樣的方法?對于不同的聲音應當怎樣描述?聲音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響?為了使此項教學活動取得理想效果,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對學生觀察活動進行引導,讓學生思考實踐活動需要用到的工具?學生就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來展開思考活動,根據教師的引導來準備常見的器材,例如橡皮筋、琴弦、鼓、不銹鋼盆子都可以被積極應用于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不同的介質來展開對聲音傳播的探索,讓學生站在教室四周聆聽聲音,以此來驗證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同時也可以結合教材中抽真空的實驗,驗證聲音在真空中很難傳播。教室也可以組織學生制作土電話,讓學生體驗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可以積極應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展開聯(lián)想,使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知識,以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來對思維導圖進行補充和完善,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結束語
在應用STEM教育理念開展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將不同學科的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加大對學生的教學引導和實踐教學力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科學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小學生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活動真正取得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陳佩鴻.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學分析[J].智力,2020(26):163-164.
[2]王芬.STEM教育理念與小學科學教學的整合探析[J].求知導刊,2020(29):36-37.
[3]吳逢高,滕海川.融合STEM教育理念?優(yōu)化小學科學教學?踐行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J].中國科技教育,2020(06):64-66.
[4]左晶晶.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延安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