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
摘要:初中語文作為基礎學科的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貫徹深度,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審美與感知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應當引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足夠重視。同時,記敘文閱讀作為其他文學類閱讀的重要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記敘文進行閱讀的能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在記敘文閱讀時的技巧。下文筆者將從記敘文閱讀的基本內(nèi)涵出發(fā),簡要分析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究如何有效的開展記敘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策略教學
在記敘文閱讀的教學中,對記敘文閱讀的能力更多的是指學生在閱讀一篇記敘文時能夠清楚的了解這篇記敘文所表達的大體內(nèi)容,同時也能夠從文章中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來推斷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的一種閱讀能力。雖然大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都會指導學生來進行記敘文的閱讀,但卻忽視了系統(tǒng)性的訓練學生有關于記敘文閱讀的技巧或方法等。除此之外,初中階段的學生對閱讀的文章的主要體裁并不了解,這就導致學生不能夠依據(jù)文章體裁準確的獲悉文章中的一些關鍵性信息。因此,為了引導學生能夠從記敘文出發(fā)來掌握多種閱讀類型,教師要從記敘文閱讀教學時就抓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談談記敘文閱讀的基本內(nèi)涵
1. 對文章內(nèi)容的準確概括
從記敘文所描寫的主要內(nèi)容來說,它所包含的范圍十分的廣泛,有的記敘文是以寫人為主的,有的記敘文是以寫事為主的,有的記敘文則是以永懷為主的。正是由于記敘文所描寫的主體內(nèi)容的廣泛性,學生在對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進行概括時往往不夠準確。要求教師在進行記敘文閱讀教學時,在完整的閱讀完整篇文章之后,要能夠從中找出記敘文的六要素,而在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概括時,就可以從這六要素出發(fā)來進行概括,這樣做就可以確保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能夠做到不偏不漏。
2. 對文章結(jié)構(gòu)的有效梳理
對于大多數(shù)的記敘文來說,無論是寫人也好,還是敘事也罷,文章的結(jié)構(gòu)都離不開文章的線索。但文章的線索有的是明線,有的是暗線,這要求教師在講解記敘文閱讀時,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先進行有效的梳理,竟然能從中所包含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來準確的把握文章的線索。
3. 對文章主題的感同身受
對于一篇記敘文來說,或多或少的都會流露出作者內(nèi)心對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情感、態(tài)度等。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的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文章主題,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從中心句的描寫來輻射到全文,找尋瑣碎的細節(jié)中所透露出的點點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內(nèi)容。
4. 對各類描寫手法的靈活運用
一篇好的記敘文,其筆觸往往都是深邃而細膩的,文章中那多會涉及到許許多多對于人物的描寫,而其中所運用的多種描寫手法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開展記敘文閱讀的教學時,除了要引導學生從具體的句子中分析出是運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這種描寫手法來寫出簡短的句子或者一個人物小片段。
二、淺談記敘文閱讀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不同于小學語文中,只需要學生能夠依據(jù)所學的漢字來進行造句,或者運用所學的漢字或句子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初中學生所具備的年齡特性決定了學生們需要在初中語文中學會一些學習方法。與此同時,初中語文學科作為其它學科學習的必備的基礎性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要通過開展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以便于其他學科的學習。
三、淺析開展記敘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1. 尊重學生進行個性化表達
在初中語文中開展基礎文閱讀教學,首先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個性化的表達。對于同一個具體問題,不同的學生可能受個性因素以及生活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影響,使得學生們所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們進行個性化的表達,引導學生們能夠說出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例如,在教學《再塑生命的人》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蒙上眼睛,塞住耳朵,你兩個人為一個小組,一個人先在對方手上書寫0到9這十個個簡單的數(shù)字或者“a o e i u ü”等簡單的拼音字母,隨后再寫“山、水、土”等單獨的一個字,以此來讓學生對今天課文的主人公海倫凱勒所處的盲聾啞的世界進行一個預先的了解。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讀全文,想一想題目所說的“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誰?學生們通過閱讀都能很快地得出它所指的是莎莉文老師。隨后在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致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思考,文章中安妮?莎莉文和海倫?凱勒,是由于哪些因素促使她們創(chuàng)造了奇跡的。有的學生認為是因為莎莉文老師的幫助;有的學生認為是夏利文老師具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有的學生認為是因為海倫?凱勒本身具有極強的求知欲……事實上,無論是哪一種,都可能是他們創(chuàng)造奇跡的催化劑。在這個問題的答案進行評判時,教師要能夠充分的尊重學生們進行個性化表達之后的結(jié)果,而不是以單一的對或錯來評判學生的思維結(jié)果。
2. 引導學生學會各類閱讀技巧
無論是閱讀記敘類文章,還是閱讀議論類文章,想要對文章有一個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與把握,就必然需要一定的閱讀技巧來支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與記敘文相關的各類閱讀技巧。例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因為課文所描寫的主體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生們找一找哪一部分講的是百草園的生活,哪一部分敘述的是三味書屋的生活。緊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對文章進行通讀,然后引導學生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結(jié)合起來進行思考,想一想文章通篇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記敘文閱讀,要明白不僅要教會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準確概括和對文章結(jié)構(gòu)進行有效的梳理,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主體進行感同身受和靈活的運用各類描寫手法來進行小片段寫作。為了更好地在記敘文閱讀教學中,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和引導學生學習各類閱讀技巧。
參考文獻
[1]李東方. 部編版初中語文記敘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方法的應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20.
[1]薛永成.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的方法探究[J].學周刊,2020(25):75-76.
[1]吳白茹.感悟·整合·對比——提高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5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