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平
【摘要】目的:觀察腦動脈瘤患者早期介入治療中采用整體性護理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lián)袢?0例腦動脈瘤患者,隨機分組,并在其早期介入治療中給予護理,觀察組30例患者應用整體性護理,對照組30例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負性情緒給生活能力的變化。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SAS評分、SDS評分、ADL評分都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腦動脈瘤臨床,于患者早期介入治療階段,通過整體性護理不僅有利于患者情緒的改善,對其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
【關鍵詞】腦動脈瘤;早期介入治療;整體性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4-0-01
現(xiàn)階段,腦動脈瘤臨床中,早期介入治療法的效果已獲得多方認可,同時許多專家認為,在患者治療階段給予行之有效的護理,可使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更高的保障[1]。筆者在本文中提出整體性護理,結果較好的改善了腦動脈瘤患者的情緒和生活能力。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lián)袢?0例腦動脈瘤患者,隨機分組,設整體性護理組為觀察組,設常規(guī)護理組為對照組,兩組皆含30例患者。觀察組中有男12例,女18例,年齡33—72歲,平均年齡(54.62±4.11)歲;對照組中有男14例,女16例,年齡33—71歲,平均年齡(55.02±4.13)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0.05)。研究在獲取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60例患者及其家屬皆已了解本研究主題及內容,同意書和知情書已簽訂。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在掌握患者并請相關資料后按照常規(guī)需求予以護理。觀察組,安排一名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全程負責患者整個治療階段的護理工作,給予整體性護理,①掌握患者情緒、心態(tài)的變化,有煩躁、急切情緒的患者,需及時安撫,喪失信心的患者可運用成功案例及介紹相關醫(yī)療團隊的技術成果等增強其對醫(yī)護的信任及對治療的信心。②悉心護理患者留置導尿管,確保管道暢通,并將患者尿液尿量、顏色等變化詳細登記在冊,及時上報異常狀況并迅速處理。③介入治療期間重點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同時可以主動和患者講解一些疾病或護理小知識,轉移患者注意力,避免出現(xiàn)緊張、害怕等情緒造成應激反應,保障治療順利完成。④介入手術后的麻醉蘇醒期為其調整體位為平臥并使用呼吸機幫助患者進行有效呼吸,麻醉藥效過去之后,視患者呼吸恢復情況,應用導管輔助吸氧。整個護理過程需注意防控并發(fā)癥,減少患者治療風險。
1.3觀察指標
⑴分別使用SAS和SDS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評分,兩個量表評分的分界值分別是50分、53分,分數(shù)越高,則患者該負性情緒越嚴重。⑵使用ADL量表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數(shù)越高,患者生活能力越強。
1.4統(tǒng)計學方式
應用SPSS.21軟件進行計算,其中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兩組SAS評分、SDS評分、ADL評分比較
兩組SAS評分、SDS評分、ADL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各項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SAS、SDS評分均小于對照組,ADL評分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腦動脈瘤的形成主要與感染、顱內粥樣硬化等有關,形成后可見局部血管膨脹的異常情況,若出現(xiàn)破裂,容易引起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是該疾病高死亡率高殘疾率的直接因素[2]。介入治療,目前在該疾病臨床已經獲得了較廣泛的利用,創(chuàng)傷小是該療法最受人認可的優(yōu)勢,有促進恢復的作用[3]。當然,穿刺位置血腫、血栓甚至動脈瘤破裂等在動脈穿刺這一操作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也同樣需要重視[4]。相關調查中部分患者的情緒在介入治療中容易出現(xiàn)較大的波動,焦慮、煩躁、抑郁等負面的情緒已經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于愛俠[5]等的研究結果中指出,在整體性護理干預后,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等對比中均比觀察組更小,ADL評分大于觀察組,同時還指出該組患者癥狀改善更快對護理更滿意。
本文中選取的60例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ADL評分比較,觀察組比對照組的分數(shù)小,ADL分數(shù)高。
綜上所述,安排專人負責患者整個治療過程的護理工作,把握疾病知識宣教、心理調節(jié)、介入治療所需等整重點給予整體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內心對治療、護理工作的認可,從而給予更高的配合度,同時,整體護理中還將不良反應的預防、控制理念貫穿始終。因此在腦動脈瘤臨床,于患者早期介入治療階段,通過整體性護理不僅有利于患者情緒的改善,對其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蘭,李美麗.以時間理念為基礎的護理策略對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患者術后效果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7):858-861.
[2]聶惠婷,賈英.健康教育路徑在顱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0,26(2):261-264.
[3]范蓉,戶紅玲.路徑式健康教育對顱內動脈瘤介入治療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預后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8,35(12):2359-2361.
[4]張艷君.延續(xù)護理在腦動脈瘤介入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臨床評價[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8):1457-1458.
[5]于愛俠,孫曉蘭,單瑞, 等.整體性護理在腦動脈瘤早期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9,24(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