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梧
摘要:注意力是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有效學習和思考所必不可少的條件。尤其是對于數(shù)學這門邏輯連續(xù)性強的課程,學生在對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時稍微分散一點注意力,就會造成對下一章節(jié)學習的困惑,教育也就喪失了其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針對性地列舉了一些如何提高學生注意力的具體措施,以做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注意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心理發(fā)育萌芽時期,對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懷有極大的好奇心,在課堂上,也許因為身邊同學的一點微小聲響,就被吸引了注意力,學習效率也就大打折扣。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能力還未完全發(fā)展形成,對事物集中精力的時間也很短暫,對于本身就具有一定枯燥性的數(shù)學,學習起來更是感到力不從心。為加強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的集中性,需要對影響學生注意力的元素進行分析,再研制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適當進行放松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注意力分散主要的三個階段時期進行分析。分別是啟動階段,轉(zhuǎn)換階段,疲勞階段。啟動階段就是學生結束了一個較為放松的狀態(tài),開始進行學習的時候。這個階段的注意問題是,學生在結束上一時期的活動室,狀態(tài)仍然停留在過去,無法專心于下一內(nèi)容。轉(zhuǎn)換階段則是學生在對一門學科對另一門學科進行了轉(zhuǎn)換,也可以細化為一個章節(jié)對下一章節(jié)學習進行的一個內(nèi)容上的轉(zhuǎn)換。在這一階段學生產(chǎn)生的問題多是對之前的所學知識不夠充分,導致無法開展下一個具有連續(xù)性的知識點[1]。以及不同科目轉(zhuǎn)換時的不適應。疲勞期則主要指學習時間的一個生理上的疲憊,這也是導致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主要問題。這里主要針對疲勞時期提出解決措施。教師要在學生疲勞的時期及時的為學生進行放松。例如,學校在舉辦家長會時,要針對性的對家長提出讓學生得到充分休息的建議,讓家長對孩子的休息時間做一個規(guī)劃,并做好督促。讓學生在得到充分休息的條件下可以精力充沛地學習。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反應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時有倦態(tài)時,要及時地暫停授課,適當進行休息??茖W研究證明,短時間的休息可以使長時間的疲勞學習得到有效緩解。這里相對地提出一些建議。例如進行冥想放松,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放松大腦與肌肉,提升記憶力,使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加專注。
二、改善教學手段
要使學生真正地專注于課堂,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作為一種積極的認識體驗,推動學生探索新的知識,發(fā)展思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知識有了學習的渴望,其學習也就有了自覺性。新奇的事物,豐富的色彩能夠快速地引起小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種獵奇心理改善自己的教學手段。用新鮮的手法融合固定的知識,再配合聲情并茂的講述,由簡到難地對復雜的知識點進行拆分。教師在面對抽象難以理解的數(shù)學要采用新穎的方法來做新的詮釋,可以輔助多媒體,進行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教學,將抽象的數(shù)字符號變成這樣具體有趣的形象,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趣生動的場景,做到對課本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方便學生做理解記憶。例如,在對《一百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章節(jié)學習時,教師可以把數(shù)字具體為生活中的實物,運用實際生活進行舉例說明。例如可以讓學生與同桌之間進行商品互換的交流體驗,對學生而言,游戲更容易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一方作為商人,一方作為買家。同學A對同學B購買了十個蘋果,一個蘋果兩元錢,買家應該給賣家多少錢,如果給的是一張五十元的整鈔那么對于賣家而言,應該返回多少錢。通過這種互動的游戲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加減法有了更直觀的學習體驗。
三、適當引導學生
教師要加強學生對課堂的主導性。但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缺乏自覺性,所以教師也要相對應的在教學內(nèi)容中提出具體的教學目的,學習要求,課程內(nèi)容,教導學生如何正確的組織自己的注意力[2]。在教學時要注意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巧妙地提出問題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巧妙地設置問題加強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并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設置問題的難易度,讓學生體驗到解答問題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學習動機。教師要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時的困難,注意把握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時間,抓住重點,突破教學難關。還要注意把控好教學課堂的節(jié)奏,組織好課堂秩序,防止其他因素干預學生的注意力。在低年級學生上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桌面上不擺放與課堂無關的物品,文具用品盡量做到統(tǒng)一簡潔,將注意力放到課本上,以此減少學生分散注意力的來源。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的教學問題時,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做出簡單的線路圖。比如說這一題目:“畫出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線示意圖,注明方向及主要參照物”。這種靈活多變,沒有固定答案的題目,更考驗學生的實踐結合理論能力。教師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信任,放手讓他們自主去摸索與發(fā)現(xiàn)。根據(jù)理論的學習,結合對實地的考察,進行解答。教師在教導學生學會基本的理論方法后,可以對題目進行靈活多變。對題目進行舉一反三,考查學生是否能夠做到巧妙應對。
四、結束語
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方法,總結經(jīng)驗,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差異化作出對應的教學方法,針對低年級學生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特點,采取豐富多變的教學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首要條件。讓學生自發(fā)的進行學習,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讓教學結果達到最高效。
參考文獻:
[1]李淑英.芻議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注意力[J].學周刊,2019,394(10):51.
[2]顧婧.傾耳注目,學如登山--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J].學苑教育(8):47-47.
(都安縣龍灣鄉(xiāng)映山小學 廣西河池 5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