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波
摘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新的課程改革正在我國包括語文學科在內的各學科教育中全面實施?;趩栴}驅動的教學方法是鼓勵學生進行基于問題的主動學習,而契合學生主體地位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本文主要討論的即是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基于問題驅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49-292
新課程強調教師角色從主體者到主導者的轉變,基于此,則衍生出“問題驅動教學法”。即教師幫助學生在課程中進行主動學習的一種方法。它具有許多功能,例如定向、指導和監(jiān)督等。在小學閱讀教學中,作者總結了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一些關于此教法的教學經驗:在小學階段教授閱讀時,問題指導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始階段,學生閱讀材料,第二階段是協作討論階段,第三階段是分享和總結階段。
一、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要特點
(一)把學習目標變成問題
小學生有很多好奇心。問題是好奇心的來源和學習背后的動力。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角度來看,它可以分為關鍵問題,理解問題,表達問題和應用問題。其中,關鍵問題是重點問題,理解問題指向對字句內涵的理解,表達問題指向說寫,應用問題則指向自主實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將學習目標轉化為問題,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知識渴望,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因為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會擁有更強的學習動機。
(二)促進學習的自我評估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活動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學習評估,包括學生的自我評估和相互評估,并輔以教師評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問題而在多樣的結論中進行對自身思維與結論的評估,進行對其余同學思維和結論的評估,其余同學和老師也可以來對自己的思維和結論進行評估。
二.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文本閱讀與問題提出
老師可以根據文本內容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進入學習狀態(tài)。如今,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提出問題的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預先準備好的PPT,圖片或視頻,以供學生查看。學生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再提出問題。因為小學生對未知事物有著無與倫比的好奇心。例如,在閱讀“生一個猴子”時,教師可以首先在教室中使用多媒體播放猴王出生的視頻,然后問“看完視頻后猴王是怎么成為猴王的?”影片內容為基礎,最后閱讀原文以了解其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通過將視頻轉換為文本,學生將可以理解相關的文本插圖和文本文字內容,并且理解過程亦將變得更加輕松和詳細。
(二)按主題劃分章節(jié)
小學階段的漢語閱讀教學按主題分為幾個部分。這些面板既獨立又相互連接。遵循這些章節(jié)中提出的問題,逐步完成每章的學習目標和目的,以實現完成學習目標和目的的目標。文章“精彩極了和遭糕透了”著重學習三個方面:1.為什么媽媽總是贊美“我”說“精彩極了”?從中感受到母親的溫柔,寬容和熱愛。基于此,學生可以模仿母親或“我”來完成母子對話情況。 2.為什么我的父親每次被批評時都會說“遭糕透了”?找出父親所說的批評“我”的意思,父親是什么意思?您認為“我”仍然應該感謝我父親嗎?為什么?基于此,學生可以模仿父親或“我”來完成父子之間的對話。 3.面對母親的稱贊和父親的批評,我作為“我”該怎么辦?如果你有這樣的母親或父親,你會感覺如何,你會說什么以及如何做?這三個問題之間存在緊密的垂直聯系,可以逐層遞進。
(三)小組合作,共同研究
在章節(jié)劃分與問題提出與學生獨立思考之后,便當為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的環(huán)節(jié)。相較于個人思考而言,小組合作具有集結各方思維和結論、從而得出最優(yōu)思維和結論的作用,且亦同樣能夠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例如,教學《題西林壁》一詩,要求注重哲學意味。對此,學生個人獨立思考可能會有些許偏頗,但若是小組合作探究,則會生出多種問題而將極大拓寬其思維的空間。如,學生在獨立閱讀和合作研究后提出問題:“遠近高低各不同”,那么,從近距離、遠距離、高角度和低角度,可以看到的廬山面目分別是什么樣子?其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笔菫槭裁??“廬山真面目”又是什么?“使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手法?”對此類問題,在小組合作條件下的回答要比在個人獨思下的回答深刻、全面得多,如,有人只針對“廬山”說“廬山”,有人則可引申至生活,得出哲學意味。如此,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并提高他們包括思維素養(yǎng)、語言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等在內的語文素養(yǎng)。
(四)分享見解,老師提供總結
在學生的問題討論之后,便是討論成果分享與教師結論總結的過程。因為在學生的討論和分析之后,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已經各自有了相對完備和穩(wěn)定的答案。對于小組分享出的問題結論,老師當贊揚他們的學習熱情,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并鼓勵他們將來更加積極地學習。除此,作為老師,還當總結學生的想法,并亦當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而將更增加同學們的學習心氣與熱情,深化其對問題和文本的理解,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結論:總之,基于問題驅動的閱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這是一種以學生自主為導向的方法,能夠充分動員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并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且在問題的鼓勵下,學生更有可能變得高度專注,他們的學習潛能也會得到更深的挖掘,從而促進更好閱讀效果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陳良濱. 問題驅動式學習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施[J]. 成功密碼:綜合版, 2019, 000(005):P.62-62.
[2] 張妍. 基于問題驅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 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 2018(1).
[3] 馬雄偉. 問題驅動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上), 2019(4).
四川省彭州市嘉祥外國語學校 四川 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