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紅娟
【摘 ? ?要】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對教學不斷提出新要求,高中歷史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也需要注重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本文將略談歷史責任教育的重要性、意義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希望對廣大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歷史 ?責任教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166
當今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與此同時,人們也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人們責任意識的滑坡,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都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青少年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意義重大。通過歷史教學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歷史教材中的很多事件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意識,不僅能啟發(fā)學生要對自己負責,還要肩負對起國家與民族發(fā)展的責任。筆者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的嘗試,歸納總結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在文中與大家分享。
一、通過歷史教學讓學生知道責任的重要性
當代的高中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很多高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因此,很多學生的索取心理要比奉獻心理強,學生的這種心理不利于其自身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國家與社會的發(fā)展。歷史較之于其他學科而言,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歷史教學在于讓學生明白人類的發(fā)展史,通過歷史事件使學生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讓學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前人通過拋頭顱灑熱血的艱苦努力換來的。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受到熏陶,使學生的責任意識逐步提升,摒棄一些不良的習慣,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民族與社會的發(fā)展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任,學生是否有較強的責任意識關系到能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使中國處于不敗之地。
二、通過責任教育使學生學會對自己負責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想要肩負起歷史與社會賦予的責任,先要學會對自己負責。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的同時對很多社會現(xiàn)象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在已有認識與當前認識的矛盾沖突下,很多學生都會產(chǎn)生迷茫的心理,這一時期也是學生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時期。
通過歷史教學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要引導學生學會對自己負責,只有學會了對自己負責,才能夠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做到對自己負責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勇敢面對并克服學習中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以堅韌不拔的意志進行學習,積極通過多種途徑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不斷地積蓄力量,為不久的將來投入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大潮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將一些先進人物刻苦努力的事例講解給學生聽,使學生受到更多關于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的教育,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提高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
家是一個人溫暖的心靈港灣,每個人在家庭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個人如果沒有家庭責任感,很難想象他會對單位、國家和人類社會負責。因此,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就必須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在歷史教材上有很多尊老愛幼的故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去關注,也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知道很多在歷史上留下美名的英雄志士少時都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這種家庭責任感逐步演變?yōu)槊褡遑熑胃?,正是在責任感的引導下,使他們?yōu)閲覟槊褡遄龀隽藗ゴ蟮呢暙I。
四、通過高中歷史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通過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通過說教式的教學方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是比較困難的,教師單純的說教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還會產(chǎn)生抗拒心理。責任是一種意識,必須靠學生自己去領悟,只有學生真正領悟了,才能內(nèi)化為學生的一種思想品質(zhì)。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組織學生針對具有責任教育意義的歷史事件展開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見解,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責任的含義與重要性。
(二)引入多媒體教學
單純地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引入歷史課堂教學,將生動的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不僅使學生產(chǎn)生視覺上的沖擊,更能夠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比如:教師想要通過“西安事變”來提高學生的民族責任意識,教師可以將《西安事變》這部電影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當時真實的情境還原,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學生產(chǎn)生更大的教育意義。
將多媒體引入歷史課堂教學,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還能夠有效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更有利于教師通過歷史教學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
(三)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
提高學生責任意識的途徑有很多種,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學生的責任感只能停留在理論階段,只有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責任意識的目的。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優(yōu)秀歷史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與抗日戰(zhàn)爭相關的紀念館,讓學生通過實地的參觀,真正了解到當時艱苦的環(huán)境,給學生以直接的內(nèi)心觸動,將產(chǎn)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責任意識,關心自己的父母,見義勇為,熱心幫助他人。學生只有做好了生活中的這些小事,才能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既要抓好課堂這個陣地,同時也要把握好生活這個大課堂。
綜上所述,歷史是一門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學科,通過歷史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在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如果只是一味地進行說教,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本文提出了幾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責任感的方法,希望對學生的責任教育能夠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朱根林.高中歷史教學中責任教育初探[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12,000(021):30-33.
[2]鄭晶.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的社會責任感——淺談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活動的拓展教育[J].新課程(中學),201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