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勇
【摘? ? 要】課間操是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體育課外活動形式,但是多數學校的課間操都存在活動形式單一、管理松散等問題。隨著我國不斷推行新課程改革,我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方案中也明確指出要加強校本研究。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課間操校本化改革情況,對我校課間操校本化的規(guī)劃、形式、內容、組織實施等進行分析研究,為進一步推進學校課間操校本化改革提供有一定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中學? 課間操? 校本化?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38
一、我校目前課間操實施現(xiàn)狀
通過研究我校課間操校本化已經取得了較好成效,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級部的特色,例如:太極拳、健身操、高三年級的跑操,這些措施提高了學生課間操參與率、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豐富了體育課程校本化。但實施中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如體育師資力量不足,到課間操時只一位老師按時組織和播放音樂,學校鼓勵性政策缺乏、部分教師和學生家長對課間操校本化改革的認識不深等現(xiàn)狀。
二、課間操校本化實施目的
以課間操校本化改革為契機,順應一校一特色的教育改革方向。并以課間操校本化為抓手,大力推進我校形成鮮明的體育特色,符合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學校有兩個校區(qū)三個年級,近五千名學生,這些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都不一樣,單一的課間操內容和形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因此,科學合理的課間操規(guī)劃、豐富的課間操形式和內容,多元科學的評價方式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三、課間操校本化實施需求
(一)提高學生參與度的需求
學生課間操的興趣呈現(xiàn)出多樣化,這就要求課間操的內容必須要豐富、形式要更加多樣。目前我校的課間操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間操,即做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或健身操,學生都產生了倦怠感,課間操效果隨年級增長而下降,需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間操來滿足不同學生興趣愛好的需求,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課間操的鍛煉效果。
(二)提高課間操質量的需求
時間和強度是決定課間操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校課間操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鐘,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生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需要五分鐘,再從教室里走出來、要去衛(wèi)生間,參加完活動還要按時上課,所以如果組織嚴密、節(jié)奏緊湊的話,練習時間能達到十五分鐘就非常高效了。因此,如何組織實施教學過程,保證課間操時間和強度就是提高課間操質量的關鍵。
四、課間操校本化改革實施細則
課間操是學生每天必須參加的一項體育活動,是學生緊張學習中的一種積極休息,使學生在前三節(jié)課中積累的疲勞更快消除,因此,課間操組織形式對課間操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豐富課間操內容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將單一的“兩操”活動,改變成豐富的“課間活動”。有機組合各項體育運動成為一種新型的課間活動模式??梢员A衄F(xiàn)階段我校實行的全國中學生廣播體操《放飛理想》,提倡各年級自編具有年級特色的級部韻律操、健身操或者班操。根據學生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可以將跑、跳、核心力量以及拉伸等運動項目加入到“課間活動”里,不僅符合學生身體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同時也深化了體育教學改革中素質練習的要求,使課間操的內容由單一變得豐富、多彩、厚實。
(二)根據氣候變化來改變組織形式
我們北方地區(qū)學校課間操應該符合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根據季節(jié)、氣候、學校場地設施等情況,采用合操、分操、課間跑步、課間體育活動等組合形式。如夏季以合操為主;春、秋兩季以合操、跑步與分組活動相結合;冬季以跑步和分組活動為主,增大活動量。
(三)實行班級領操納入考核評比
學生在集體廣播體操時,每周的值周班級選出若干名優(yōu)秀領操員,在主席臺及各班前排領操,并要求在每周結束后將“課間活動”以圖文的形式總結匯報,學期末將內容納入優(yōu)秀班集體考核。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積極性。
(四)教師要深入課間活動
課間活動改革后,需要更多的教師來組織班級學生分組練習,尤其是需要體育教師組織、指導、示范、監(jiān)督、糾錯等一系列工作,需要他們在全校幾千人的“課間活動”中深入各年級、班級、小組甚至每位學生來組織教學。同時,也需要各相關部門的教師做好保障和支持來優(yōu)化“課間活動”改革的順利進行。
(五)發(fā)揮班主任指揮棒的作用
班主任在班級教學和管理中的作用是其他教師不可替代的。每天課間操時,需要班主任組織和督促學生從班級走出來,走到陽光下,走向大自然,第一時間站到操場上,這樣才能保證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每天的課間活動。充分調動班主任的積極性,培養(yǎng)班主任每天同學生一起鍛煉的習慣,發(fā)揮好班主任指揮棒的作用尤為重要。
(六)科學組織、精確操作、高效完成課間活動
由于課間操時間只有短短15分鐘,想要在有限的時間里產出最大的效果就需要體育教師科學有序的組織和規(guī)劃,精確的把握每一分鐘,將學生的練習準確、有效的進行教學,發(fā)揮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障“課間活動”高效順利的完成。
五、結論
(一)改變形式豐富課間活動
改變長期以來單調集中的廣播體操方式,以多樣化的形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實現(xiàn)課間鍛煉的健身價值。如場地有限,可以分年級、班級、項目、合理利用場地交叉進行,組織足、籃、排、羽、乒、健美操等活動小組;將國家規(guī)定的廣播體操與年級的自編操結合,可以隔天、周或月為周期進行輪換;不同季節(jié),采用合操、分操、課間體育活動、課間跑步等不同的組合形式。
(二)重視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和建設
我校實施課間操校本化之后,體育教師的工作量隨之增加,一些體育教師不僅滿課時,還有每天的業(yè)余訓練,過重的教學任務,不利于教師積極參與教學與教改活動,更不利于教師成長,對我校教育事業(yè)的主體也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應適當增加師資力量,并將課間活動納入教師課時工作量。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課間操校本化的重要意義,在教學工作上為開展課間操校本化活動提供支持,對校本化工作提供組織領導與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嘉堃,陳宇婷,單亞萍.中學大課間操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2):36-37.
[2]吳素貞.影響體育大課間活動有效開展的因素分析和對策探討[J].青少年體育,2017(03):82-83.
[3]梁宇東.探析“一校一品”大課間體育活動新形式[J].中國學校體育,2017(05):93-94.
[4]梁祿.特色課間操在濟南市市中區(qū)中學大課間的推廣路徑研究[D].山東體育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