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摘? ? 要】歌謠是具有旋律性和美感的音樂,在英語教學中有歌謠的加入將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那么,在教學中運用英語歌謠都有哪些好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運用歌謠輔助英語教學呢?這將是本文重點探究的話題。
【關(guān)鍵詞】英語歌謠? 小學英語?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28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語言技能的分級標準中提出有關(guān)小學英語歌謠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一級(三、四年級)要求學生能學唱英語兒童歌曲和歌謠15首左右;二級(五、六年級)要求學生能學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這也就意味著歌謠在英語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歌謠大多具有句式簡單、容易背誦和記憶的優(yōu)點,歌謠是初步接觸英語的人群學習英語的有效工具,是小學英語課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能夠幫助教師更順利地開展英語教學工作的強有力的“武器”。
教師使用英文歌謠輔助教學,對小學階段學生的語言學習、情感和心理和社交方面等諸多方面都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具體來說,歌謠的參與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來講主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首先,英語歌謠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很好地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英語這門陌生的語言,自然會本能地產(chǎn)生畏懼感。它不同于學生已經(jīng)可以脫口而出表達的漢語,它與學生長期學習的漢語拼音發(fā)音和用法等有很大的不同。面對這個陌生的外來事物,要想較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需要一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關(guān)注的點。這個點就是歌謠,歌謠是具有旋律且有美感的,它朗朗上口且有一定的重復性,比起枯燥無味地機械記憶,這確實是一種很有趣的入門學習方法。比如說《24個英文字母歌》,在背景音樂的熏染下哼唱著這首歌的旋律,學生感受到的不是學習24個字母的枯燥和不易,而是學習到新歌曲的快樂之情,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下也會更快地掌握知識。而且在歌謠的學習中,整個課堂的氛圍也會充滿歡聲笑語,這樣的教學氛圍也會大大助力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其次,英語歌謠的使用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從而更好地識記所學知識,擴充詞匯量。英語學習的目的在于學以致用。而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接觸英語學習的時期,想要讓學生自覺地加入到英語學習的陣營并不是一件容易實現(xiàn)的事情。因此,為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歌謠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英語學習中適時插入歌謠,可以使學生減少學習疲勞感,保持興奮狀態(tài),從而在課堂上保持較為集中的注意力,更高效地識記相關(guān)的知識點和詞匯,減少英語學習的難度,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培養(yǎng)一定的英語語感。
最后,英語歌謠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想象的空間,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英文學習的自信心。在小學階段的課本中所設置的英語歌謠基本都是由非常簡單的句型句式組成的,且重復率較高,這也就意味著學習難度不高,對于入門級的人群而言這樣的設置很合理。英語歌謠可以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插上想象的翅膀,拓寬小學生的想象空間,有助于他們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當然,因為歌謠比較有趣且簡單,這也使得學生在英語歌曲學習的過程中對英語這門語言逐漸產(chǎn)生興趣和親切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學習英語的信念。這些都是歌謠的運用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英語歌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和實際意義。然而,我們也應當料想到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歌謠雖然運用得很普遍,但是并沒有最大限度地彰顯其優(yōu)越性和有效性。這主要與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有著必然的關(guān)系。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毫無章法、毫無目的地運用歌謠,歌謠充滿了整個教學過程;有的教師則沒有意識到歌謠的重要性,認為學習知識點和詞匯識記才是教學中最重要的,而只是將歌謠作為消遣的一種方式,在教學活動時間充足的前提下讓學生跟學幾遍,若沒有時間就放棄歌謠內(nèi)容的學習。當然,這兩種教學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為了更好地開展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工作,英語歌謠的有效運用是有必要的。為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進教學實踐。
第一,教師應正確對待英語歌謠,構(gòu)建歡樂的英語學習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歌謠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是非常有推動效果的。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在努力構(gòu)建歡樂課堂教學氛圍的基礎上正確對待和使用英語歌謠,讓英語歌謠成功地發(fā)揮自身的效能。小學生本身在理性判斷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我們采取純理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往往不易接受。而如果能夠?qū)⒏枨‘數(shù)卮┎暹M教學內(nèi)容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第二,盡可能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增強課程內(nèi)容的趣味性,使英語歌謠學習變得有滋有味。為了有效營造歡樂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要積極采取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形式,比如教師可以將中文歌曲《兩只老虎》簡單地翻譯成英文,讓學生跟著旋律哼唱,在練習中不知不覺就可以掌握重點詞匯。
第三,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guān)系,提高教師對英語歌謠的篩選能力。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一方面是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另一方面是為了學以致用。英語和漢語都是一門交際語言,都需要張口說話交流。這也就意味著英語學習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有效溝通,而要想開展好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教師要努力與學生之間建立亦師亦友的平等關(guān)系,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在此基礎上,教師在篩選英語歌謠時也要嚴格根據(jù)教學大綱進行,確保所選歌謠不偏離教學主題且有積極意義,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能夠在教好課程的前提下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歌謠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要想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有效教學指導,需要教師自我嚴格要求,只有在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媛.探究英語歌謠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祖國:教育版,2013,000(010):65.
[2]石興娟.潤物細無聲——淺議英語課堂教學中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建構(gòu)[J].校園英語(下旬),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