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彩虹
摘要:以問題為導向,強調學生主體性的PBL教學法教學理念也可以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本文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為例,結合實際高校思政教學的具體實踐,來分析PBL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過程及效果反饋。
關鍵詞:PBL教學法;教學實施;效果反饋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干課程,涵蓋了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眾多現(xiàn)實問題,承載著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人生和社會,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和完善的法律素質的重要功能。而在傳統(tǒng)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中,“問題意識”的缺失使得課程教學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教學方法的實效性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如教學目標迷失、學生主體性的缺失、師生情感的阻隔等,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教學方法的改革,PBL教學法是我們在教學中進行的新探索。
PBL教學法立足于實踐生活,結合課程教學大綱和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積極關注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尤其是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通過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和團體協(xié)作來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尋求問題解決的最優(yōu)選擇與辦法。具體來看,PBL教學模式的應用貫穿了“課前”一一“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下面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2018版)》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問”為例,具體闡述PBL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實施的方法與步驟。
一、課前教學準備階段
運用PBL教學法,課前準備比較繁鎖,系統(tǒng)閱讀是第一步,指定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98年5月5日,和教材第一章節(jié)為本章節(jié)的閱讀材料。建議教師應該盡量注意指定學生系統(tǒng)閱讀的書目或文章,保證學生得到機會的公平性,或者比較容易找到,比如,圖書館館藏、電子書目等。
確定情境材料是第二步,精讀教材,掌握課程主旨,確定主線問題“人的本質是什么(人生目的)——人活著為了什么(人生目的)——人應該怎么活(人生態(tài)度)人生怎樣才能更有意義(人生價值)”,人生觀分解為人生目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價值三大要素。因此,情境材料應分別具備人生目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價值的選擇與取舍的矛盾。
選擇情境材料需特別注意必須具有體現(xiàn)價值選擇多元化特點,因為PBL教學法應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引導主體在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處理好價值選擇的多樣性與規(guī)范普遍性之間關系。PBL教學法的教學立場是尊重多元謀求普遍,通過情境材料的選取和教師的課堂引導,在師生、生生交往活動中培養(yǎng)主體的道德理性。
二、課中教學實施階段
PBL教學法在教學中開展遵循的主線為:教師引導一一小組發(fā)言一一課堂討論——總結反饋,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第一章中關于“人生觀的內容”教學設計為例,闡述PBL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1.教師引導
材料引入:有人在問答類網(wǎng)站上問:最令你吃驚的事實是什么?其中最震撼的答案是:“人生只有900個月!”。用一張A4紙畫一個30X30的表格,每過一個月你可以在小格子里打鉤,你的全部人生就會呈現(xiàn)在這一張白紙上。把每個人的人生呈現(xiàn)在A4紙上——量化的恐懼!
問題設計:被量化的人生竟如此短暫,從而引發(fā)思考生命的意義?
活動一:選擇
活動設計:給學生展示12張卡片,這些卡片分表代表親情、友情、愛情、健康、美貌、財富、名譽、權利、地位、信仰、道德、知識。請學生從這12張卡片中選擇5個自己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詞,進行排序,并說明理由。
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思考對自己來說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從而引發(fā)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思考:人生價值是什么?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
2.小組發(fā)言
人生價值的涵義:指人的生命及其實踐活動對于社會和個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包括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關系。
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看一個人的人生活動是否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否通過實踐促進了歷史的進步(根本尺度)。
3.課堂討論
案例1、徐本禹:激情燃燒的青春故事
2,漸凍癥患者北大女博士婁滔
通過兩個案例討論分析,引導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為人類作貢獻的人生價值觀。
活動二:畫人生曲線圖
讓學生在卡紙上劃一個坐標,橫坐標表示年齡,縱坐標表示生活滿意度;然后找出自己生活中一些重要的轉折點,把交叉點連成線,未來人生的趨向用虛線表示。
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曲線圖進行分享:未來你最想做的三件事?你曾經(jīng)遭遇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你是如何走出困境的?通過學生的分享,引導學生思考:要實現(xiàn)人生價值,應該如何做?
4.總結反饋
人生觀的主要內容:
①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
案例1:哈佛大學關于人生目標的調查
人生目標的作用:人生目標決定人生道路;人生目標決定人生態(tài)度;人生目標決定人生價值選擇。
案例2:李詠:人生沒有下期再會
大學連環(huán)跳樓:越來越容易崩潰的大學生們
討論:頻發(fā)的大學生自殺事件說明什么問題?人生目的缺失,生命隨時有終止的可能。
青年大學生該有怎樣人生追求一一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②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案例1:2018年707分考入北大的河北女孩王心儀《感謝貧窮》
人生應該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須認真、人生當務實、人生應樂觀、人生要進取。
案例2:尼克·胡哲:我的人生不設限
視頻點擊:隱形的翅膀——無臂鋼琴師劉偉的故事
問題:他們的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三、課后教學效果總結與反饋
首先,PBL教學法的閱讀材料是聯(lián)系社會發(fā)展實際和道德發(fā)展實際選取的,如針對人生價值和人生目的章節(jié),選現(xiàn)實生活中新聞熱點為分析材料,可以激起學生討論興趣,展開討論和思考。
第二,PBL教學法的課堂內容的討論是聯(lián)系學生自身實際進行的,學生論證自己觀點的同時,針對問題提出自身的困惑或經(jīng)歷,更容易激起其他同學的興趣和共鳴,教師對癥下藥,學生掌握課堂內容的同時,也解決了自己的困惑,使知識掌握更具有實效性。
第三,PBL教學法的問題解決結果是結合師生討論共同得出的,由于是參與得出,彰顯了個體的主體性精神,因此,對于這個結果的參與者來說,更容易進行內化,進而轉化為自身行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核心價值觀引導方面更具有實效性。
四、小結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思維加工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了理論與實際的統(tǒng)一,其應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相比傳統(tǒng)的教育法,也更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規(guī)律。
參考文獻:
[1]胡小勇.問題化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08).
[2]潘世墨.在課堂講授中引入問題教學的探討[J].上海高等教育研究,1998(2).
[3]吳剛.基于問題式學習模式(PBL)的述評[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2(4).
課題:本文為四川省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專項)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ZQ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