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輝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水平也隨之穩(wěn)步上升。面對如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落實實施,教育者更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課程大綱,進行進一步的課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由于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不同,因而需要教室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為每一位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對此,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學為例,對分層教學方法進行以下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教學改革
物理這一學科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知識具有連貫性,需要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初中是學生首次接觸物理的時期,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打下基礎,使學生不僅在初中時期能夠提高物理成績,并且可以讓學生在未來能夠有興趣進行進一步的物理學習。對此,本文就初中物理的分層教學展開以下討論。
一、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好的教學課堂是讓每位學生都充分理解教學內容,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會存在差異,同一個課堂,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可能會存在著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應當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理解物理學習的技巧和精髓,需要教師采取符合個人情況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促進學生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老師在教學實踐時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掌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進行不同的側重方向。如果學生物理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可以通過設置有一定難度的練習題,并對所學課文及知識點進行能力提升訓練,例如在進行九年級上冊電路與歐姆定律的學習時,由于這部分的知識是學生進行電學物理學習的初始階段,且具有一定的難度,因而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層教學。例如在課堂上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回答較為復雜的電路圖的題目,讓其將短路斷路以及串聯(lián)并聯(lián)的知識點進行混合,使其更好的提升物理能力。而對于物理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側重于基礎題的練習,并將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點予以反復練習。例如進行電路圖的題目訓練時,可以讓其進行分步訓練,將還未掌握透徹的知識點進行集中練習,逐個擊破,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同時,基礎較差的學生通常主觀能動力較差,教師應當引導這類學生,培養(yǎng)他們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能夠主動學習的效果。
二、評價分層,全面進步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需要使分層教學滲透于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但表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學目標上,而且需要在教學評價中有所表現(xiàn)。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懂得結合各種學生群制定相應的教學評價機制,確保綜合分層評價學生。例如,針對作業(yè)分層教學而言,設計的課后練習題也應根據(jù)層次不同的學生劃分為各種作業(yè)層次,能夠設置記憶類型的作業(yè)、拓展類型的作業(yè)、開放類型的作業(yè)、鞏固類型的作業(yè)、探究類型的作業(yè)等很多層次種類,并且對于課堂作業(yè)的設計,應確保作業(yè)可以激發(fā)每一名學生的注意力,激勵所有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從而推動學生的整體性發(fā)展。對于A層次的學生設置探究類型的作業(yè)、開放類型的作業(yè)等;對于B層次的學生設置拓展類型的作業(yè)等;對于C層次的學生設置記憶類型的作業(yè)、鞏固類型的作業(yè)等。與此同時,針對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分層評價而言,無論是對于作業(yè)評價,還是對于測試考核評價,教師都應在評價學生中堅持長期性、發(fā)展性的原則,不但使評價的“選拔”“甄別”等作用體現(xiàn)出來,而且使促進學生“發(fā)展”“進步”“提高”的作用體現(xiàn)出來,并非一味地以分數(shù)或成績評價學生。除此之外,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明確學生之間存在的智力與非智力等的差異性,評價中不再應用訓斥、責備等手段,應懂得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缺陷、問題,指導其探究形成因素,從而幫助學生找到適宜自身的學習技巧或方法,結合全面、系統(tǒng)、綜合性的教學評價,重新激發(fā)起他們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能夠在教師的肯定評價中持續(xù)不斷的發(fā)展,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
三、目標分配,逐步發(fā)展
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屬于上課的憑證與根據(jù),不但對教學大綱進行參考,而且應結合學生的智力不同于認知差異實時進行完善、調整,以對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與可能性進行全面兼顧。并且,還應根據(jù)學生層次、群體的不同設置難易性適宜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知識,確保教學的目的性與針對性。設置每一種層次的教學目標,都應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不可以過淺或過深,以使所有的學生都把握學習的立足點,讓所有的學生都具備學習的時機與發(fā)展的空間。除此之外,確保設置的目標層次具備梯度性特征,以及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改變學困生陪讀的不良情況,也使其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感,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以及使中等生“學得好"、優(yōu)等生“學得多”,這非常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這門學科比較復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容易掌握要領。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采用合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分層分組的教學方法,能夠結合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常青.淺談初中物理分層教學法[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1):241-241.
[2]蘭俊華.初中物理課堂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索[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08):105-105.
[3]李厚文,馮學蘭.信息化條件下利用學案實施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策略的嘗試與研究[J].科普童話,2019(08):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