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宣傳媒介由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呈現方式靈活,在高校教育課程中,往往能起到傳統(tǒng)媒介所不具備的傳播作用。本文擬研究新媒體在高校馬克思主義傳播中的應用,以期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高校;傳播應用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7-0-01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介,通過借助手機、移動設備等終端產品,實現了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兩大傳播目的。尤其是在自媒體時代,新媒體平臺所呈現的內容和價值,很容易對其受眾產生重要影響。當高校在馬克思主義傳播課程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新媒體手段,將顯著提升傳播質效,推動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宣傳。
一、新媒體對高校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價值
(一)新媒體為馬克思主義傳播提供了新的傳播路徑
大學生一般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比較枯燥、無味,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而新媒體天然具有吸引性,通過新媒體所構建的虛擬網絡社區(qū),馬克思主義的線上互動教學成為可能。當學生們得以在虛擬課堂上暢所欲言,有了表達與學習的欲望,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度自然大大提升。
(二)新媒體豐富了高校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教學資源
很多人片面地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集中在書本上,而新媒體則轉變了這一觀念。通過互聯網,大學生可以在論壇、視頻、直播節(jié)目、在線課堂中,從更多角度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內涵,了解到最前沿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從而強化主動學校觀念。
(三)新媒體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熱情
新媒體的出現,給予了大學生們更多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和個人興趣愛好,有選擇地選擇相應的視頻、課程、電子書籍、網絡活動等。虛擬社交平臺上的互動交流,也讓大家更容易進行對話、產生共鳴,使得馬克思主義傳播學習的效果更為突出。
二、新媒體在高校馬克思主義傳播中的注意要點
(一)注意做好信息管控
新媒體上存在著海量信息,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如果大學生沒有得到及時引導,很容易被其中一些垃圾信息、有害信息所迷惑,最終直接沖擊高校思想陣地。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新媒體信息進行有機篩選,要求學生注意網絡言論的監(jiān)督管理,達到對網絡信息有選擇性學習的目的。
(二)注意處理網絡輿論
高度發(fā)達的互聯網時代,很多問題一旦通過新媒體平臺被放大,很可能帶來無可估量的網絡輿論力量。考慮到網絡輿論在高校中具有更強的傳播性,高校教育者們必須確保引導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確保言論的真實性和公正性。
(三)注意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大學生一旦接觸到網絡上的大量信息后,很容易對個人的思想、行為習慣等造成一定沖擊。例如,當網絡上充斥著各種低俗文化、西方主流意識形態(tài)理論時,大學生如果沒有形成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很容易受到迷惑導致思想墮落。因此,必須確保大學生接觸網絡教學以后,思想、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各方面的穩(wěn)定性。
三、新媒體在高校馬克思主義傳播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新媒體手段深化理論學習
高校教師應當根據新媒體平臺的特征,及時調整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教學方向,利用新媒體實現馬克思主義課程內容的網絡化延伸,并結合大家耳熟能詳的社會事件、熱點話題,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辯證分析。
(二)利用新媒體手段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
新媒體手段的運用讓高校馬克思主義傳播呈現出新的特征,為了確保達到內容精益求精、表達生動形象、語言適當得體等教學目的,高校教師通過合理運行新媒體元素,能夠有效提升宣傳質效。首先是加入流行元素。高校教師可根據大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加入一些當下最熱門的社會話題元素,例如明星、影視劇、社會事件等,首先理論與真實事件的有機契合,確保宣傳教育的時效性;其次是加入技術元素。新媒體平臺中有很多技術性手段,高校教師可通過適當加入技術手段,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例如制作H5作品,讓學生進行網上投票,選舉心目中的時代楷模,引導價值觀走向。
(三)構建新媒體式馬克思主義傳播教育機制
首先,要構建上傳下達的領導機制。作為高校宣傳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馬克思主義傳播教育應當確保學校系負責人親自帶隊,牽頭成立相關工作小組,從宏觀上把控新媒體手段運用的基本要求和注意要點。在具體責任分配上,確保每項宣傳工作由專人負責,上傳下達,形成合力,保障宣傳工作順暢有序進行。
其次,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一是高度整合學校現有的宣傳資源,進行統(tǒng)一管理。為確保宣傳資源充分利用,可以積極探索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進行結合宣傳的可能性,強化宣傳能力;二是建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制度,按時召開工作會議,對新媒體宣傳的成效、不足進行積極討論,以便下一次更好地開展宣傳工作;三是確立宣傳工作分解機制,將宣傳具體工作任務落實到每個人頭上,保障量化指標,讓大家能夠各司其職,確保教育效果。
四、結語
高校作為馬克思主義傳播教育最重要的思想陣地之一,通過探索新媒體技術和平臺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馬克思主義傳播質效,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媒體平臺的價值和作用,應當被更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們所重視。
參考文獻:
[1]程祥國,詹世友,王健清.大學精神的奠立與高校校園文化的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引領作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9(12).
作者簡介:康麗雯,女,漢族,甘肅夏河人,碩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