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業(yè)
摘 要:美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因此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美術教育的地位在逐漸提升。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活動中是新課改對學科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因此為提升初中美術教育質量,將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為更好的利用美術教育契機實現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和心理素質培養(yǎng),本研究將以初中美術教育為例,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滲透途徑,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美術;滲透
引言
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知識學習積極性也利于促進學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質形成。但是教師在滲透情感教育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的同時實現情感教育目標。
一、初中美術情感教育工作的內容與意義
情感教育目標的實現也是提升初中美術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主要的意義是指老師以美術課堂和教授方式當作載體,將一些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等方面的內容系統(tǒng)地穿插到課堂教學中,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具備良好心理素質,并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將初中美術教育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有利于逐步提升美術教學效率。
二、在初中美術課程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利用情感素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在初中美術教材中,有著許多具有情感價值的素材和作品,這些素材和作品將成為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的重要載體。教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要善于借助這些情感素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從而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1]。如,在《紙板的創(chuàng)想——座椅設計》的教學中,我這樣導入:“椅子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溫馨,像舒服的沙發(fā)、躺椅等,老師搜集了一些關于椅子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保巴ㄟ^欣賞你能說說椅子的基本結構和用途嗎?”,引導學生了解我們常用的椅子以及椅子的用途,并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使學生端正勞動態(tài)度。
(二)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調動學生情感
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進行情感教育滲透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才能夠增強情感教育滲透力度。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初中美術情感教育滲透過程中有利于更好的輔助教學,調動初中生的感官體驗,使情感教育的特色得到凸顯。多媒體技術通過生動形象的各類功能[2],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需求設計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情感教育效果。例如,在對《布置理想的家居》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播放一些關于父母主題的電影片段,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之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賀卡送給自己的父母,讓學生在制作賀卡的同時聯(lián)想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與付出,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到美術教學,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感悟到美術帶給人的美好生活感受,發(fā)現美術學科的魅力所在,讓他們真正愛上美術。
(三)提供良好的作畫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作畫氛圍
良好的作畫環(huán)境,可以讓初中生在比較安定和諧的環(huán)境之下進行更好的創(chuàng)作。而這種創(chuàng)作,正是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培養(yǎng)自己審美情感感知能力的基本途徑。在這里,良好的環(huán)境并不單單指學生作畫場所的干凈整潔和諧,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在其作畫的環(huán)境當中感受到藝術的氛圍,能夠在觀察和體悟環(huán)境的時候,內心產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3]。教師可以建議學校為繪畫課堂開辟專門的教室,由美術教師來負責設計教室內部的布置,具體的操作上,可以打破以往文化課教室當中單人單桌的僵化模式,讓學生在教室當中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并允許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由走動,在這樣寬松安定和諧的環(huán)境下作畫,可以讓學生在更放松的狀態(tài)之下集中注意力,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之在藝術當中,也就可以讓學生在全神貫注地繪畫當中使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進行培養(yǎng)[4]。例如,在進行《用色彩表達情感》這一課的教學的時候,我這樣導入:08年北京奧運會林妙可演唱的歌曲《歌唱祖國》大家還記得這個小女孩當時穿的什么顏色的衣服呢?為什么是紅色的衣服呢?有什么內涵與意義呢? 然后啟發(fā)學生對紅色的情感體驗。(中國象征,喜慶吉祥,激動昂揚)
(四)用豐富的第二課堂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在生活中具有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來源于生活中對于美的發(fā)現,這樣才能使學生領悟到周圍環(huán)境包含的積極因素,從而形成一種優(yōu)良的調控情感的能力。例如,在“走進民間美術”的教學內容過程中,美術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觀民間的美術作品,如剪紙和窗花等,以此來指導學生們領悟到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作品中所具有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例如,花紋型“燈籠”為美和照明相結合;“刺繡”為美和“穿著”相結合;“窗花”為美與“裝飾”相結合等?!八{白之美”,主要是介紹我國江蘇南通具有的藍印花布,這作為傳統(tǒng)的美與服飾之間的完美結合,包含了色彩美和搭配美等,是南通的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勞動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典型代表。這類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從而使學生能夠發(fā)現生活中存在的美,最終塑造了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結束語
總之,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中,有利于更好地實現美育教育目標,并且起到陶冶情操、提升道德素質水平的作用,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但是想要提升情感教育滲透質量,還是要求教師能夠捕捉教材中的情感素材,結合學科知識技能教學目標促進情感教育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初中美術教師一定要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情感元素應用,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
參考文獻
[1]萬嶺強.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17,10(24):38-39.
[2]張曉.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文理導航(上旬),2017,22(05):92-93.
[3]卞太順.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交際,2016,10(15):202-203.
[4] 陳翎妍.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學習(中),2014,21(0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