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薇
摘? 要:“讀書至味是清歡。”閱讀就是生活,小學語文長久以來存在閱讀量少、質次、淺閱讀、學生興趣不足、效率不高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有效課堂,就應當在統(tǒng)編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加強閱讀策略教學,落實單篇教讀、多篇略讀、整本書閱讀一體化,開展課外閱讀要和單元教學相聯(lián)系,倡導自主閱讀,舉辦豐富的閱讀活動,強化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等策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率;自主閱讀;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2011)》指出,在小學一二三學段閱讀都至關重要,在實施建議部分更是明確了“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巧設橋梁,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營造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加強指導,開展活動,家校合作,海量閱讀,提高學生知識儲備,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有效課堂下的綜合閱讀能力。
一、深挖教材,課堂教學為本,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統(tǒng)編教材語文閱讀要素的安排具有系統(tǒng)性和發(fā)展性,基本的要素持之以恒地訓練,一到六年級“讀”有不同的形式和要求,不同年級的句子訓練、單元人文主題、閱讀理解都對應不同的閱讀策略,如三上的“預測”,四上的“提問”,五上的“提高閱讀速度”,六上的“有目的閱讀”,可見從課堂教學中訓練語文閱讀興趣與方法是題中之義。這要求我們深挖教材,抓住課堂教學,精心設置導語,循序漸進引導,精講多讀結合,創(chuàng)設教學意境,搭建支架,有效指導,形成經驗,以興趣促能力,務求訓練扎實,促使學生形成能力。
課堂設計要清晰、精心、巧妙,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者相互配合的“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重視語文積累與運用,作為語文的工具性要通過每節(jié)課的點點滴滴來實現(xiàn),需要通過細致的教學過程來切入,閱讀教學需把握文本的核心價值,教材選擇的內容文質兼美,以課堂教學為本,教師展開深度備課,在關鍵處著力,依托單元編寫,進行1+X閱讀,所提出的問題要突出課文重點或教學重點,抓住思想內容與語言表達的結合點,抓住核心目標與主題,引領指導學生去讀、表達,在教講讀課文時,教師的講解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粗。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師點撥下學生的自讀自悟和合作探究上,不斷鍛煉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啟發(fā)學生思維。
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抓住學生的閱讀興奮點,要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教學的宗旨不是讓學生“學會”,而是要讓學生“會學”。因此交給學生閱讀方法是關鍵。指導學生選擇讀物、教學生如何精讀和略讀,教學生邊讀邊想的方法,教學生怎樣寫讀書筆記和閱讀卡等,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精讀和略讀為例,葉圣陶先生講:“精讀是準備,略讀是運用?!痹诶蠋煹闹笇拢盐照n文的內容,領悟語文要素,品味語言,揣摩寫法。而后遷移所悟所得,略讀一篇乃至多篇,由習得到運用。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對語文要素有切身的體會,才能增加學生課內的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收到用時少、閱讀量大的教學效果。
二、開展課外閱讀要和單元教學相聯(lián)系,倡導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閱讀體驗
統(tǒng)編本教材將課外閱讀主動納入到課堂教學體系之中。在閱讀策略上,要讓學生做到“一知二用”。借助“快樂讀書吧”,落實單篇教讀,多篇略讀,整本書閱讀一體化。開展課外閱讀要和單元教學相聯(lián)系,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課外閱讀又是語文課外活動最經常最重要的形式,它是語文教學課內閱讀的繼續(xù)、補充和延伸。采用整本書閱讀為代表的課外閱讀形式,不但可以擴大閱讀面,豐富閱讀體驗,促進精神成長,還能逐漸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力。這離不開三個關鍵點:1.激趣推薦。2.跟進指導。3.分享激勵。
打造兒童校本閱讀課程,基于個體發(fā)展需要的多元化形態(tài),踐行校本、班本、師本、家本、社本課程,激趣推薦引導學生熱愛閱讀,終身閱讀,以兒童閱讀節(jié)、故事演講周、圖書漂流站、閱讀點燈人等閱讀活動,給適當?shù)姆椒?,讓學生自己去讀,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閱讀。課外閱讀采取目標管理課外放手讓學生讀,可以適當通過多元化閱讀項目和活動適當管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在課堂中設計生動活潑的閱讀活動,實施1+X的拓展閱讀訓練。統(tǒng)編教材新增了《快樂讀書吧》、“和大人一起讀”等欄目,就是要把課外閱讀納入課程,建立與學生日常閱讀的聯(lián)系,架起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橋梁,引導學生由課內走向課外,再走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三、倡導自主閱讀,舉辦豐富的閱讀活動,強化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遍喿x能力提升是個長期的過程,除了課內閱讀訓練和課外拓展閱讀外,激發(fā)學生內在的閱讀驅動力,產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習慣,是提升閱讀能力的先決條件。課文課標倡導大量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固定的字詞句法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閱讀習慣,因此可以通過舉辦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深化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好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需要老師幫扶,更要家長配合,輔以伙伴共讀,多方舉措,多管齊下。
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運用網絡資源中的游戲、謎語、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手段,激發(fā)自主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課前預習、良好的讀書寫字、獨立思考和認真完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教師采用合作學習、協(xié)同教學、創(chuàng)意思考教學法等主要情境教學法,認真研究教材,并選取合適的課文內容,組織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并在活動中主動學習知識,獲得更好發(fā)展。如朗誦大賽、角色扮演、名著導讀、師生共讀、讀書分享會等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鞏固、深化、熟練閱讀策略。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綜上所述,明確語文要素,依托統(tǒng)編教材,做好閱讀教學,教師一定要優(yōu)化閱讀策略,溝通課內外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濃厚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以興趣促能力,從而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慧.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N]. 榆林日報,2020-07-02(005).
[2]崔巒. 統(tǒng)編教材應該怎么教[N]. 語言文字報,2019-11-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