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樂 秦益鋒
【摘? ?要】單元復習課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承擔著總結階段學習成果,升華單元主題的作用。但多數(shù)單元復習課以炒冷飯、練習課以及活動課為主,課堂表面熱鬧,實質低效。對教材文本進行整合、構建,而后將其運用于復習課能夠使復習課更具趣味性、拓展性、綜合性以及人文性。具體而言,教師應建構留白文本,喚醒知識記憶;重構背景文本,整合復習內容;再構延伸文本, 升華復習主題;創(chuàng)構主題文本,培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由此真正發(fā)揮單元復習課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文本再構;核心素養(yǎng)
單元復習課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承擔著總結階段學習成果,升華單元主題的作用。然而,由于教師較多關注新授課的教學與研究,對單元復習課重視不夠,多數(shù)單元復習課變成了炒冷飯、練習課以及活動課,課堂表面熱鬧,實質低效??梢姡瑔卧獜土曊n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雖占有重要地位,卻并未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文本再構是教師根據(jù)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拓展以及重組,形成可觀、可讀、可感的文字材料的過程。它可以使復習課更具趣味性、拓展性、綜合性以及人文性。在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中,教師應結合教學需求,基于教材的主題和內容,建構、重構、再構和創(chuàng)構有情境、可操作的各種形式文本,并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和文化意識,最終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一、建構留白文本,喚醒知識記憶
留白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一種布局技法,它以留取一定的空白來構造空靈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可運用留白手法,針對復習內容的特點,巧妙地建構留白文本,將一些零散的語言知識有機整合,使之結構化和系統(tǒng)化,從而喚醒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引導學生主動歸納,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的復習課教學中,教師基于單元主題建構了一個留白文本(文本1),旨在在語篇建構中綜合復習本單元的職業(yè)類單詞。
【文本1】 My family
Im a teacher. I teach you English. My older sister is a? ? ? ?, she can write many interesting stories. My younger brother can make cars and robots. Hes a? ? ? ? . My father works in the hospital, he can keep your teeth clean and white, hes a? ? ? . My mother is a? ? ? , she can make nice food for us. We all love our jobs. No job is noble or humble! 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分析】
在設計單元復習課的教學過程時,教師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此基礎上再確定復習課的主題,并在主題的引領下建構文本,整合復習本單元的語言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基于本單元談論職業(yè)的話題,教師構建了一個有關自己家庭成員的文本,文本內容涉及家人的職業(yè),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興趣。這一文本將職業(yè)類詞匯匯聚在一個真實的語境中,建構了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語篇。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語篇使得詞匯立刻豐盈起來,意義顯而易見。學生在語篇閱讀中借助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一邊閱讀一邊補白文本,了解職業(yè)功能的表述,從中提取信息判斷職業(yè)名稱,很快地喚醒對職業(yè)類詞匯的記憶,并能夠運用所學詞匯。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談論自己將來的職業(yè)意向,以此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職業(yè)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由此可見,基于單元復習主題構建留白文本的做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思維空間,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力,讓學生在補白文本的過程中,喚醒知識回憶,進一步加深對詞匯的記憶。學生在完整的語境中達到靈活運用、綜合提升復習知識的目的,同時獲得了主動、自覺學習的體驗。
二、重構背景文本,整合復習內容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現(xiàn)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情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有時由于篇幅的限制,往往呈現(xiàn)的是片段式的情境,文本的完整性和連貫性不夠,缺乏交際性。例如,在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的復習課中,教材中的Story time,Cartoon time和Culture time三個板塊的內容雖然都與職業(yè)話題相關,但每一個板塊中的情境毫無聯(lián)系、互不關聯(lián)。于是,教師在確定單元復習話題Nancy and Mikes Day后,重構了一個故事背景文本(見文本2),將三個獨立的板塊情景有機地串聯(lián)了起來。
【文本2】Nancy and Mikes Day
Nancy comes to Mikes home on Sunday morning. She wants to play with Mike. Mike shows Nancy his family photo. In the afternoon, they watch a cartoon on TV. It shows Bobby and his classmate find so many cars on the way to school when they are waiting at the zebra crossing. Then they read books. They learn a lot from it. They know in the UK, they call a cop “a policeman” and a fireman “a firefighter”.
上述文本內容的主題“Nancy and Mikes Day”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為復習課創(chuàng)設了一個完整而有意義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體驗真實運用語言的情境,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整合復習了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因此,教師要基于單元復習課的主題和板塊內容的特點,重構由主題意義引領的背景文本,把不同板塊的內容有機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有意義,連貫完整的文本情境,整合、升華單元內容。學生在運用情境的過程中能夠發(fā)展思維的連貫性、邏輯性、整體性等思維品質。
三、再構延伸文本,升華復習主題
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要在回顧總結、查漏補缺本單元語言知識的基礎上,聚焦單元主題,整合核心內容,升華復習主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單元復習課中的綜合提升環(huán)節(jié),教師再構了一個書信體文本(見文本3),作為教材的補充和延伸,旨在在綜合運用中升華復習主題。
【文本3】A letter
Hello, Im Amy.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 My father is very handsome. Hes a cop. He helps people in need. My mother is a babysitter, she minds the kids when theyre asleep. My uncle is a fireman. He comes when theres a fire to fight. Hes so brave. My aunt is a truck driver, she works very hard in Walmart. I am a student. I study hard too. I love my family.
本單元的話題是職業(yè),主要內容是學習職業(yè)名稱、如何談論職業(yè)及各職業(yè)的工作內容。教師在建構本課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再構書信體短文類語用文本。文本情境基于學情,真實自然,貼近現(xiàn)實生活。文本中的新詞“babysitter”和“truck driver”是對職業(yè)類詞匯很好的補充。babysitter是指臨時幫人看護孩子的人,這一工作人群在美國家庭尤為普遍,但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特別熟悉。通過學習,學生可以加強對中外文化差異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truck driver是教師根據(jù)沃爾瑪高薪聘請貨車司機這一新聞題材引入的。教師講解新聞背景,讓學生了解到,要得到這份工作需要在過去三年中有30個月的工作經(jīng)歷且沒有違章記錄,從而幫助學生來了解要從事某種職業(yè)需要有連續(xù)的技能提升,才會贏得機會,由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文本中的“cop”和“fireman”這兩個單詞已在Culture time中出現(xiàn)過,在此復現(xiàn)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更好地根據(jù)職業(yè)談論工作內容,根據(jù)工作內容來了解職業(yè)。另外,“My father is very handsome. Hes so brave. She works very hard in Walmart. I study hard too.”等充滿正能量的語言的設定是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對職業(yè)的認識。通過對語篇文本的閱讀理解、思考、感悟,學生發(fā)展了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形成職業(yè)認同感和正確的職業(yè)觀。
實踐證明,在單元復習課中圍繞單元話題再構延伸文本不僅可以巧妙地把重要知識點整合起來,達到綜合運用的目的,還可以豐富語言知識、文化背景,創(chuàng)生支架使教材更具活力和深度,從而升華復習主題。
四、創(chuàng)構主題文本,培育學生綜合素養(yǎng)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發(fā)布“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框架體系”,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被確認為新一輪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因此,在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中,創(chuàng)構的文本不僅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還要著眼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發(fā)展其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其綜合人文素養(yǎng)。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的單元復習課中,教師創(chuàng)編了一個題為The park keepers diary的文本(見文本4),旨在通過與Sign主題相吻合的文本閱讀教學,落實英語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進而培育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
【文本4】
Our Forest Park is big and beautiful. Plants are everywhere. Some are green, some are yellow. There are some hills. On the hill, there is a lot of bamboo. Someone writes words on it. Theres a lot of grass. The grass is green, but some boys are running on it. Theres a lake in the park. Children like it. Some boats are on it. Heres a garden. You can see many flowers. Some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trees. A lovely girl in a purple skirt is under the tree. The man in a black shirt is her father. They are taking photos. She is so happy. Maybe today is her birthday.
教師以宜興森林公園為場景創(chuàng)構主題式文本,學生通過閱讀文本來發(fā)現(xiàn)美麗公園中存在的不和諧之處,進而讓他們對此做出正確的評價,并針對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創(chuàng)作溫馨提示標語。之后,教師還要求學生以公園為主題開展課題研究,可以是針對公園標志的專項課題研究,可以是關于對公園不文明行為的控訴,也可以是對國內外公園異同之處的對比等。在單元復習中開展這樣的體驗式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更可貴的是,這樣的學習培育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正可謂“小文本,大視眼”,聚焦單元主題創(chuàng)構文本,整合內容,多點突破,能融語言、文化和思維于一體,有效培育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英語單元復習課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求,靈活處理復習內容,基于復習主題進行有效的文本再構,使其更好地為復習課教學服務,由此提高復習效率,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心智發(fā)展,提高其綜合人文素養(yǎng)。
(江蘇省宜興市城中實驗小學? ?214200江蘇省宜興市教師發(fā)展中心? ?2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