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馬桂琴
摘? ?要: 高校擔負著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已成為黨的反腐倡廉建設重要環(huán)節(jié)。順利開展高校黨風廉政工作,對高校黨建工作、校園環(huán)境風清正氣有著深遠影響。厘清高校黨風廉政的科學內涵,梳理發(fā)展歷程,在廉潔環(huán)境的營造、廉潔教育的傳授、干部責任的承擔、廉潔制度的創(chuàng)新、巡視監(jiān)督的落實方面,應做出路徑思考。
關鍵詞: 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重視,針對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及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立足新時代堅持立德樹人的核心思想,清晰定位高校這一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搖籃、傳授知識的思想沃土保持廉潔的重要性。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敗關乎黨政方針的落實、關乎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落實、關乎國家教育事業(yè)歷程的落實,“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及高等學校日益融入市場經(jīng)濟活動之中,高校的資源配置、權力運行和利益分配隨之調整,人們的思想觀念、利益訴求發(fā)生劇烈的變化,高校腐敗形勢日趨嚴峻”①(9)。
一、高校黨風廉政的內涵
黨風廉政建設要求開展黨風與廉政之風建設,實現(xiàn)廉潔、廉明、廉正的目標。一方面,高校黨風強調思想作風、工作作風、教與學作風、科研作風及生活作風等。另一方面,高校廉政之風側重于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在落實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前提下,高校黨員及領導干部履行相應義務,實現(xiàn)政治清明、風清正氣的大目標。
高校作為國家傳播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重要平臺,是構筑學科體系與國家智庫的重要載體,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繼承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是弘揚中國文化并融合世界文明的重要傳播地。高校教育體系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在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下,高校黨風廉政教育強調高校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充分調動高校師生、教輔人員、服務人員的工作學習積極性,在教育教學方面、科學研究方面、校園管理方面、社會服務方面,努力建設教師隊伍、研究隊伍、領導隊伍、志愿服務隊伍,保證廉潔教育的不斷融入、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廉潔制度的全面約束、權力行使的有效合理,營造清明有序的校園風氣、提高高效持續(xù)的工作效率、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學生隊伍。
二、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發(fā)展歷程
(一)新中國成立至“文革”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發(fā)展。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教育事業(yè)逐步建立相應的制度規(guī)范,這一時期,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主要體現(xiàn)在黨對高校的領導地位被確立,“所有學校都應該接受黨委的領導,所有高校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②(29)。由此,高校領導干部的選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開設,高校廉政教育的開展等都采取了相應措施,整體營造了和諧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1966年,隨著“文化大革命”爆發(fā),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受到負面沖擊,相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遭受牽連,使得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一度中斷,為改革開放之后的廉政建設恢復任務留下了阻礙。
(二)改革開放至黨的十六大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發(fā)展。
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高校工作迎來了重要的轉折,高校廉政建設工作得到了恢復并繼續(xù)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為,1978年將1961年批準試行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修訂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重新確立了黨對高校的領導。在教學科研方面,取消校務委員會,設立學術委員會。強調高校既是教育核心平臺,又是科研核心平臺。隨著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受此影響,不良風氣沖擊著高校的黨風與政風,高校內部不良現(xiàn)象有所抬頭。針對這一現(xiàn)象,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主要通過廉政教育在高校內培養(yǎng)干部廉潔清正的為政觀念,通過廉政制度的設立在高校內遏制貪污腐敗的行為,通過廉政責任制的建立在高校內構筑考核與責任追究的方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三)黨的十六大至十八大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發(fā)展。
2006年教育部黨組召開了關于直屬高校新任黨委書記、校長的黨風廉政建設座談會,針對加強廉潔自律與抓好黨風廉政建設進行談話,會后參會的40名高校領導代表簽訂了廉政承諾書。2006年,教育部黨組印發(fā)《關于建立健全黨員領導干部談話制度的暫行辦法》,對高校的黨員領導干部進行廉政談話與誡勉談話,使得廉政談話成為對高校新任領導干部把關的固化制度,時刻強化領導干部對權力的警醒認識。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之后,高校開展了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核心的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高校領導干部參加不少于三個月的學習動員、分析評議與整改提高的集中三階段學習。2010年,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fā)《直屬高校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十不準”》,專門對高校黨員干部的廉政建設提出相應要求,更有針對性地提高廉潔自律的自覺性。2011年,《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反腐倡廉建設的意見》的提出進一步強化了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要求,具體體現(xiàn)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的落實、責任體系的構建、管理與監(jiān)督的加強,廉政文化與思想教育的宣傳及懲防并舉態(tài)度的堅決。
(四)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在以人民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領導干部選拔、制度建設及監(jiān)督巡查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主張和新要求。新時代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以立德樹人作為核心原則加以推進,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主線貫穿課堂,打破以往高校黨員領導干部層面的教育普及,以干部帶動教職工、教職工帶動廣大學生,增加使命感和責任感。具體落實如下:2014年,教育部黨組印發(fā)了《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嚴格糾正“四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落實紀委和黨委的“兩個責任”。2015年,以此為基礎,更加強調加強高校黨員領導干部的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強化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黨的十九大更是強調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開展。高效黨組織就是擁護黨的領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干部忠誠廉潔、盡職奉公,進而帶動凈化黨內政治氛圍。
三、新時代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路徑
(一)營造風清正氣的高校氛圍,堅守新時代大學精神。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高校是保持公正、高尚、純潔美好品格的所在;是能夠培養(yǎng)人具有光明的德行、去除人污穢而自新、促使人達到完善人格的所在。新時代的高校,在致力于實現(xiàn)教育強國的追夢途中,更要堅守大學精神。首先,新時代高校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陣地,要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機結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最直接、最系統(tǒng)體現(xiàn)黨的建設過程中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平臺,將全面從嚴治黨、反腐倡廉建設、廉潔自律教育等內容落實于課堂。將思政精神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各學科領域,做到黨員干部與教職工觀念入腦、精神入心,進而帶動學生形成廉潔自律的高尚品格。其次,新時代高校作為立德樹人原則的踐行陣地,要將廉政思想融入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擔負著立德樹人與“三全育人”的重要使命,高校一線教輔工作者在對黨的理論與政策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不斷提高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學習的能力。通過高校新媒體平臺的宣傳、高校主題活動的開展、高校廉潔教育的宣傳、高校精神專欄的設立,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為高校風清正氣的氛圍營造貢獻一分力量,為高?!懊髅鞯隆薄坝H民”“止于至善”的精神堅守貢獻一分力量。
(二)發(fā)揮廉潔教育的基礎作用,構筑新時代教育強國根基。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③,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教育是基礎。能否將高校不良風氣和腐敗問題防患于未然,實現(xiàn)黨員“不想腐”,教育是關鍵。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黨員干部歷經(jīng)考驗的精神支柱,也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精神支柱。要在高校中定期開展理想信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思政課堂如“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進行專題授課、舉辦樹立遠大理想與堅定職業(yè)信念等講座活動,使教育成果入腦入心。二,加強法治教育。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已經(jīng)成為深入生活的法治理念。高校更應該組織法治進校園、模擬法庭等培養(yǎng)黨員干部與廣大學生遇到問題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思維模式。三,加強黨風黨紀教育。將黨中央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與“兩學一做”主題教育活動落實在高校師生工作學習中,引導干部遵守“八項規(guī)定”、引導學生學習黨章黨規(guī)。四,加強學生對廉潔文化的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中的重視廉潔家風、正己修身、禮法明志等思想通過教化與實踐活動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
(三)創(chuàng)新廉潔制度的保障作用,落實制度執(zhí)行力與規(guī)范化。
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雹郏?44)制度創(chuàng)新是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規(guī)范黨員干部、制約腐敗行為的關鍵因素。高校工作部門眾多、工作內容龐雜,明確職責與工作范圍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能力的前提基礎,總體而言堅持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具體而言,在干部選拔方面,高校黨委書記選拔要慎之又慎,充分聽取上級教育部門意見,同時在學校師生間公開征求意見,嚴格要求工作能力的同時,更要嚴把思想道德素養(yǎng)與教育情懷。對選拔標準、方式、程度、結果向社會公開。在教輔考核方面,形成規(guī)范化的考核機制,建立教輔人員廉潔自律檔案,加大在年終考核中所占比重。各崗位工作人員都要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述職,公開受干部與學生監(jiān)督。在招生制度方面,設立招生專項小組,力求民主科學,避免一人獨斷;公開招生工作程序、錄取要求和結果,力求透明化;嚴查受賄行為,鼓勵舉報。
(四)落實紀檢巡視的監(jiān)督作用,推進權力在陽光下進行。
各級紀委切實落實黨中央的工作部署,高校紀檢工作同樣要將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工作落到實處。對校務工作、審計工作、巡視工作進行監(jiān)督,為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保駕護航。首先,擴大校務公開范圍,涉及職稱考核、招生就業(yè)、采購程序、科研經(jīng)費等方面加強管理,建立相應監(jiān)督舉報平臺,打破權力運行的隱秘性,使廣大師生具有知情權,更好地落實監(jiān)督。其次,落實紀檢監(jiān)察工作。具體而言,其一要對紀檢人員的選拔考核嚴格把關,不僅要保證為人正直,而且要具有高效的辦事能力;其二要對紀檢人員定期進行業(yè)務培訓與學習,提高履職能力;其三紀檢監(jiān)察部門的工作運行受校內師生監(jiān)督,讓其權力運行擺在陽光下;其四要對紀檢人員自身瀆職失職或違法亂紀等行為,堅決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再次,發(fā)揮高校媒介輿論監(jiān)督。高??衫萌肼殕T工與在校學生信息建立資料庫大平臺,以此為依托搭建廉潔監(jiān)督平臺,及時更新基本信息、獲得獎勵,并共享信息。同時,借助高校校報、官網(wǎng)、宣傳欄、公眾號等公開媒介,發(fā)揮輿論宣傳作用,頌揚清正廉潔典型事例、鞭撻腐化墮落行為后果,通過輿論的公開性、范圍廣等優(yōu)勢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最后,響應并落實巡視監(jiān)督安排。高校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貫徹陣地,在廉政監(jiān)督方面突出巡視巡察的特點,具體做到:高校領導干部確認巡視內容與規(guī)定;巡視工作要嚴格案例、及時有效;巡視結果及時反饋,進一步反思。
注釋:
①楊東平.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2010)[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②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1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1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3]楊東平.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2010)[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5]羅潔.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7.
[6]譚玉,劉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域下的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研究[J].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
[7]陳翔.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黨風廉政建設領導主體責任完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9.
[8]楊晶.習近平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觀研究[D].青島:青島大學,2019.
基金項目:海南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年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研究”(hnjmky20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