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瑋瑋
【摘 要】 小學語文課程是基礎課程之一,一直以來都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圍繞字詞閱讀和寫作這三個板塊展開教學,就這三個板塊的教學內(nèi)容來看,其中寫作是最為困難且不受學生喜歡的教學內(nèi)容。因為對于學生而言,作文不僅需要他們寫出大量的文字,還有很多的條件限制。面對這樣一種情況,在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習作訓練中,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就如何開展有效的習作教學這一問題展開認真的思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寫作教學
伴隨著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習作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學習中,學生主要是展開看圖寫話的寫作訓練,三年級階段的小學語文習作學習中,學生則是初步接觸寫作學習和練習,而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中,學生將會處于語文習作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對此,作為小學語文高年級階段的教師,就應該充分把握好這一關鍵時期,積極引導學生不斷積累閱讀量,促使他們寫作熱情的激發(fā),同時,語文教師還應該多多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致力于提升習作教學有效性。
一、引導學生加強閱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以往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會出現(xiàn)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即學生雖然能夠從生活中積累到一定的寫作素材,但是無法將這些素材靈活應用到實際的寫作中去,這一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雖然知道怎么寫作文,但是卻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情況,或者是無法根據(jù)既定的寫作題目來展開有效的創(chuàng)作。就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來看,他們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應該多多引導學生展開大量的閱讀,這一閱讀可以體現(xiàn)在語文教材上,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來為他們提供優(yōu)秀的閱讀書目,以此來讓學生在閱讀這些書目的過程中促使自身閱讀量的提升,并有效積累閱讀素材,學會在作文中靈活應用。例如,語文教師在講授《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時,作者在文中回憶了自己童年時釣魚的一次經(jīng)歷,想起父親的正確決定帶給自己的重大影響,并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使文章的意義得到了升華,給人以深思。在日常生活中,這種事情學生也都會經(jīng)歷,他們常常需要在面對一件事情時學會做決定,對此,語文教師就應該多多引導學生閱讀此類具有教育價值的文章,使學生在積累閱讀素材的同時為今后的良好發(fā)展做鋪墊。
二、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習作教學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特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例如將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便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會在面對不同現(xiàn)象時做出有效的判斷,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想象思維的發(fā)展,為他們的語文習作提供良好的條件。比如說,在學習《白楊》這篇課文時,文中講述了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白楊,通過文章中文字的描寫,能夠為學生構造出一個非常有畫面感的場景。在這一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想象思維的發(fā)展,語文教師可以將兩幅白楊的圖片呈現(xiàn)給學生看,并引導學生做出仔細的觀察,讓學生思考一下這兩幅白楊圖片與課文講述的內(nèi)容有何相似之處,并要求學生組織語言做出詳細的描述。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可以促使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他們在不斷的思考中組織語言形成思路,最終促使自身語文習作能力的提升。
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提高生活感悟
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都是各不相同的,對于這一事實,學校和教師無法做出改變,但是教師可以積極組織課外活動,如春游或者是游覽動物園等。在春游活動中,教師應該倡導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安靜聆聽大自然中的聲音,用身體去感受陽光的溫度,用眼睛去感受花草樹木的美麗。與此同時,在學生展開自然體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感受,讓其成為寫作的靈感。而在參觀博物館時,教師則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歷史背景,并在參觀中發(fā)揮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眼前的歷史事物曾經(jīng)有怎樣的輝煌,又是如何被歷史所記錄下來的。一邊參觀的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想法,而不能只是看看而已。同樣的,在游覽動物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人類的角度去觀察進行對動物外形聲音等的描繪,同時也可以想象自己就是動物,然后去感知動物的想法?;谶@些視角,學生便可以寫出豐富多樣的作文。
除了展開這些豐富的課外活動,課堂學習中,教師也應該多多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生活。例如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或者是上學放學路上發(fā)生的小事,又或是學生自己的想法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寫作中有效的生活素材。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現(xiàn)在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還可以為他們之后的語文學習做出良好的鋪墊。對此,語文教師就應該充分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情況,然后不斷探索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進而促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廖冬英.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探析[J].課堂內(nèi)外·教師版,2018(1):147.
[2]何妮.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探討[J].語文課內(nèi)外,2019(2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