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珠
摘要:愛國主義是我們國家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基本內容,喚起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增強學生的國家和民族意識,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是新時代教師的光榮使命。
關鍵詞:中小學 德育 愛國主義教育
前期發(fā)生的香港暴亂事件牽動著每位國人的心,示威者惡意破壞公共秩序,暴力襲擊警察,甚至公然辱國,肆意侮辱國旗和國徽,暴徒囂張至極的暴行令人憤慨!而香港教育專業(yè)人員協會也顛倒是非,假借“老師”之名,散播錯誤言論,誤導香港青年,煽動其游行罷課,教師是立德樹人的職業(yè),這種“老師”簡直泯滅良知和,枉為師者[1]。
一、愛國是永不褪色的主旋律
香港會變成今天這種令人痛心的局面,與愛國教育的缺失必有聯系,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法治、文明,理性的國家,絕不允許有這樣的暴行干擾社會穩(wěn)定,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勢在必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勇擔時代重任,奏響愛國的主旋律。
二、知之甚深才能愛之愈切
習近平主席說:“要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首先要了解家鄉(xiāng)。深厚的感情必須以深刻的認識做基礎。唯有對家鄉(xiāng)知之甚深,才能愛之愈切[2]。”
習主席的這句“知之甚深,才能愛之愈切”,我始終牢記在心,深深知道沒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為了更好踐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我所擔任的語文學科教學中,深度挖掘語文教材中包含的豐富的教育內容,充分發(fā)掘語文教材中愛國主義教育因素,熱愛祖國是“五愛”教育的第一位,如:《我上學了——我是中國人》是一年級語文上冊書的開始,教材地位顯著,可見愛國主義教育在幼小銜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充分采用書中圖配文的方式——天安門、五星紅旗和56個民族的孩子身著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飾背著書包去上學的場景圖,配上"我是中國人"的文字,通過讓學生觀察課文配圖和讀句子,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3],通過讓學生觀察課文配圖和讀句子,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引導學生認識“我是中國人”,并延伸拓展讓學生知道我國的國名、國旗、國徽、國歌首都、名勝古跡、傳統節(jié)日與美食、四大發(fā)明等等,同時也采用學唱國歌、朗誦詩歌等具有趣味性的形式,使學生受到愛國情感的熏陶,通過自己嘹亮的歌聲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語文教學中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祖國的過去,認識祖國的現在以及展望祖國的未來,為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樹立自強不息、勤奮學習、為祖國建設增磚添瓦的遠大理想,做到“知之深愛之切”。
三、激發(fā)愛國熱情,培養(yǎng)愛國情操
班會、隊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每周都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和主題隊會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德育教育。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我班開展了“愛我中華,展我風采”、“孝敬父母,報效祖國”、“憲法教育大課堂”、“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等主題班會,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發(fā)展變化以及取得的偉大成就,帶領學生學習憲法,讓學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讓學生樹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熱愛父母、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樹立遠大志向,并付出自己的努力,堅定孝敬父母和報效祖國之心。
在慶祝建黨98周年之際,我班積極開展“紅領巾心向黨,喜迎祖國70華誕”主題隊會,讓少先隊員們了解有關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知識,也讓他們知道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新中國,帶領學生體會現在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要擁護和熱愛我們的黨,跟著黨走。
習總書記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所以還積極開展“不忘歷史,圓夢中華”主題隊會,紀念“九·一八”事變88周年,帶領學生觀看“九·一八”事變和“南京大屠殺”等視頻,讓學生了解祖國的過去,抗日戰(zhàn)爭中,無數先烈血染山河,并向學生講述楊靖宇、趙尚志、戚繼光等抗日英雄的事跡,讓學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同時借助抗日英雄的榜樣作用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知道現在雖然戰(zhàn)火的硝煙已經散去,祖國強大起來了,但是要居安思危,要銘記歷史,千萬不要忘記88年前發(fā)生的一切,落后就要挨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四、知行統一,踐行愛國之心
踐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除了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愛國主義知識教育之外,同時也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愛國教育實踐活動。在慶祝的祖國70華誕之際,號召全班學生參與“唱響愛國主旋律,為祖國華誕獻禮”合唱比賽和以“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的慶70華誕書畫、手抄報、征文等活動,在積極組織和參與這些愛國主義教育鮮明的主題活動過程中,全體師生的愛國熱情大大提高,也增強了全體師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過這些豐富多彩、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實踐和文化活動等載體,培養(yǎng)學生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培養(yǎng)學生愛國、奉獻等優(yōu)秀品質,將提高學生的認識和行為養(yǎng)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真正做到愛于心,踐于行。
老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老師要向學生傳遞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優(yōu)良品質以及示范良好的品行,傳遞正能量,老師要做好榜樣和表率,帶動學生,老師學生一條心,勤奮工作,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就是愛國的最好體現!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網.香港教協顛倒是非煽動游行罷課被批泯滅良知枉為人師[EB/OL].(2019.8.18).http://www.chinanews.com/m/ga/2019/08-18/8930106.shtml
[2]習近平.知之深愛之切[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
[3]瑞文網.我是中國人教學教案設計[EB/OL](2019.1.8)https://bcu7ie.smartapps.cn/pages/content/content?a=jiaoan&b=2179957&oauthType=search&hostname=baiduboxapp&from=singlemessage&_swebf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