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摘 要:本文主要從人的交往活動的內涵出發(fā),對互聯(lián)網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進行深入探析,提出一些具有參考意義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虛擬;虛擬社會;網絡;人的活動
一、何為虛擬社會
在當代,隨著科技革命的發(fā)展,催生了虛擬社會這一新的社會形式。使人的交往活動從物理空間拓展到虛擬空間,人和社會的發(fā)展受到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同時人的交往形式和交往空間也隨之得以不斷地改變和拓展。
對于“虛擬社會”一詞的內涵,我國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梳理,并將該研究概括為如下三種不同視角:第一種角度,是從技術基礎的結構來看的學者認為當代科技的發(fā)展都統(tǒng)一建立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發(fā)展的基礎上,所以學者們將當代技術革命又稱為計算機與網絡技術革命,能反映該領域的建構技術價值;第二種角度就是根據事物的存在形式來看,數(shù)字社會化的概念,就是將網絡虛擬空間呈現(xiàn)事物的方式統(tǒng)稱為數(shù)字化,認為虛擬空間的所有事物都是以數(shù)字化的形式存在的,所以用數(shù)字化來將網絡中的事物進行命名。第三則是根據網絡虛擬空間中的計量單位來命名的,也就是比特,這是虛擬空間中的基本組成單位,比特社會等說法就是認為網絡虛擬世界中傳達事物的形式都是以二進制式的方式傳遞,所以就用比特兩字對網絡虛擬世界中的事物命名。也是數(shù)字化的領域。
這幾種角度都有其自身道理,從單個角度來看,確實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從全局角度來看,則存在很多問題。要想理解虛擬社會的概念,就要至少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網絡虛擬空間的載體為計算機互聯(lián)網技術,這是搭建虛擬網絡空間最基本的技術手段;其二,網絡虛擬空間具有全球性和虛擬性,這是它的兩大基本特性;其三,虛擬網路空間中的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并不是傳統(tǒng)概念上的社會關系,它建立了一種獨特的、新型的社會關系體系。
二、虛擬社會中人的交往活動對人和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與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際交往關系一樣,虛擬社會中的人際交往關系也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二是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虛擬交往不僅對人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對社會運行也產生巨大影響。
(一)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人們的交往時間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網絡已遍布全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信息技術已成為發(fā)展先進生產力的主要力量,相對于舊時期的生產力來說,信息技術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壓縮了人們交往的時間,虛擬社會對人類的行為的約束性很弱,尤其是在時間方面,這就使得人們的行為充滿自由性與選擇性。另外,人們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學習,并且可以通過和不同的主體進行交流溝通獲得大量的先進技術知識,以全新的思路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往往解決了很多在現(xiàn)實實踐中不能解決的問題,使主體的勞動時間得到大大的解放。
(二)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人們交往的空間
當人們之間的交往活動規(guī)模越大,交流次數(shù)越頻繁,交流活動范圍越大,就越有利于生產里和生產關系不斷發(fā)展,就越能夠徹底拋棄過去傳統(tǒng)、落后的社會分工形式,走向新的人類發(fā)展道路。世界的歷史的形成反過來又影響著人類生產力的進步,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生產力水平的替身,科技的進步,都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極大轉變,使人們的溝通方式發(fā)生極大改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全面爆發(fā),讓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和發(fā)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互聯(lián)網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全面進入網絡社會。隨之,一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虛擬社會得以形成,在虛擬社會中,也形成了不同于現(xiàn)實社會的新的交往活動。
三、如何規(guī)范虛擬社會中人的交往活動
由于虛擬社會的發(fā)展還不完善,人在其中進行交往活動存在著種種的問題,因此,如何有效的消除虛擬社會中人的交往活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以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迫在眉睫,對于虛擬社會中的人機關系我們要從多個角度來規(guī)范和完善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主體思想道德素質
虛擬社會本身具有隱蔽性和隱私性特點,這就使得虛擬社會對人類活動的約束性很弱,社會道德感大大較低,及需要整頓。針對于此,我們可以利用虛擬社會本身具有的優(yōu)勢來進行。首先,可以用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來進行科學的引導,占領虛擬社會這塊宣傳陣地,在各大網站上大力弘揚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引導虛擬主體通過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人們在虛擬社會進行交往活動的責任意識。其次,在網上開展綠色教育,建立自律協(xié)會,舉辦各種文明上網活動,對于錯誤的輿論即使糾正,提高人們預估自己交往活動可能產生的各種后果,了解這些做法會給社會和他人帶來的危害,使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同時阻止有害的網絡信息進行傳播,引導虛擬主體科學健康的上網。在虛擬世界里進行網絡教育能給人們提供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和諧的氛圍更有利于虛擬主體確立正確的交往觀念,了解網絡的交往準則,從而提升網絡道德修養(yǎng),提高自身素質。
(二)培養(yǎng)虛擬主體形成健全的交往品格
虛擬主體是否具有健全的交往品格對于虛擬社會秩序的維護是非常重要的。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出努力:首先,提倡其養(yǎng)成“慎獨”的品格。一方面,虛擬社會里的監(jiān)督體系尚未完善,另一方面,人在虛擬社會里進行交往是沒有身份標識的,交往主體可以隱姓埋名,即使做了不道德的事也不一定會被發(fā)現(xiàn),所以“自律”性難免降低。這就需要我們具有“慎獨的精神”來進行自我約束,不道德的事無論發(fā)現(xiàn)與否都不要去做,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只有依靠虛擬主體自身的道德信念來調控自己的行為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養(yǎng)成“慎獨” 品格。其次,用“誠信”作為進行交往活動的基本準則。要想構建一個和諧有序的虛擬社會,我們必須把誠信作為我們進行交往活動的基本準則,以誠為本,以信為實,在虛擬空間里多加強誠信教育,強化誠信意識,建立誠信規(guī)范。
參考文獻
[1] [美]大衛(wèi)·伊斯利.網絡、群體與市場揭示高度互聯(lián)世界的行為原理與效應機制[M].李曉明,王衛(wèi)紅,楊錫利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 戴維.信息煙塵: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 郭寶宏.論人的需要[M].北京:經濟科技出版社,2008.
[4] 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