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寫?zhàn)B小動物的理由》寫話教學為例,建議教師立足于學生的視角,在準確解讀教材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展開想象,激發(fā)寫話興趣,從而讓學生的個性表達得到充分發(fā)展,提高寫話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低年級 個性寫話 指導 策略 《寫?zhàn)B小動物的理由》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6A-0109-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把第一學段的寫作稱為‘寫話,第二、三學段的寫作稱為‘習作?!辈Φ谝粚W段的“寫話”提出三點要求:1.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可見,低年級寫話教學的重點并不是要求學生學到多高的寫作技巧,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話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個性表達。也就是說低年級的寫話教學要鼓勵學生把想說的話大膽說出來,把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具體描述出來,把對周圍事物的感想和認識寫下來。因為每個學生的性格不同,這樣的自由表達也是充滿個性的。
《寫?zhàn)B小動物的理由》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寫話練習,教材是這樣要求的:“如果可以養(yǎng)小動物,你想養(yǎng)什么?寫寫你的理由,試著多寫幾條。”低年級學生天生喜歡小動物,都非??释幸粋€動物伙伴,都希望在家里飼養(yǎng)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但是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同,家長對飼養(yǎng)動物的態(tài)度也不同,學生需要寫出充足的理由征得家長的同意。怎么寫?zhàn)B小動物的理由呢?二年級學生由于思維還不夠成熟,在寫話時可能會有欠缺,如理由不充分,而且啰嗦、重復;詞匯量不大,詞不達意,不能清楚地表達理由;濫用標點或不用標點,表達錯誤等,這就需要教師引導,讓學生自由地寫出自己想說的話。
一、走進生活,喚醒學生個性寫話的動機
動機是指促使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念頭,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fā)端、方向、強度和持續(xù)性。動機是人的一種心理過程或內(nèi)在動力,它推動人去從事某種活動或趨向一定目標。動機分為自然動機和社會動機,“寫話”作為一項社會動機,是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環(huán)境的刺激的,因此,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關(guān)注實際生活出發(fā),刺激學生表達、交流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和需求。
【教學片段1】
師:上個月,我家的貓生了四個不同花色的小貓寶寶,這是貓寶寶出生時的視頻,同學們請欣賞。(利用多媒體播放貓寶寶出生的視頻)
生1:貓媽媽好辛苦,生了四個寶寶。四個貓寶寶好可愛啊!
生2:貓媽媽用舌頭一點一點舔干凈寶寶身上的黏液,好讓人感動。
師:這是我前兩天拍的貓寶寶滿月的視頻,你們看看貓寶寶有什么變化嗎?(多媒體播放貓寶寶滿月的視頻)
生3:貓寶寶的體形比剛出生時大了一倍。
生4:貓寶寶比出生時更活潑、更可愛了。
生5:有一只小貓的耳朵是黑色的,像戴了一頂小帽子。
師:是的,這些小貓寶寶真可愛?。∷鼈兘o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在你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呢?
生6:小金魚。
生7:小狗。
生8:小兔子。
師:有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呢?。ǔ鍪境R姷募茵B(yǎng)動物圖片:狗、兔子、金魚、烏龜?shù)龋┤绻阋部梢责B(yǎng)小動物,你最想養(yǎng)什么動物?說出想養(yǎng)它的理由。
生9:我想養(yǎng)一只烏龜。因為我喜歡它慢慢走路的樣子。
生10:我想養(yǎng)一只狗。因為小狗能看家護院,還能跟我在草地上一起奔跑。
生11:我想養(yǎng)一只小兔子。我覺得小兔子非??蓯?。
……
二、趁熱打鐵,滿足學生個性寫話的需求
心理學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人類對新鮮事物都有一個期待期,過了這個期待期就失去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向往和好奇。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已經(jīng)成功地喚醒了學生的寫話動機,學生暢所欲言地說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和需求,接下來教師就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動筆寫下自己想寫的話,將想法和需求形成文字。
【教學片段2】
師:剛才大家已經(jīng)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接下來就讓我們把“想養(yǎng)什么小動物,想養(yǎng)的理由是什么”動筆寫下來。
(學生紛紛寫下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師:你們都寫好了吧?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看一看。(出示學生的寫話范例)
師:同學們,如果按照以下的評分標準,這個同學的寫話能得幾顆星呢?
生:我覺得他只能得三顆星。因為他開頭空了兩格,標點符號使用正確,句子也寫得通順。但是,他沒有寫小動物的外形和習性,所以只能得三顆星。
師:大部分的同學都能像這個同學一樣把“想養(yǎng)什么小動物,想養(yǎng)的理由”寫下來,真的很棒!
三、挖掘教材資源,豐富學生個性寫話的內(nèi)容
大部分學生在進行“想養(yǎng)什么小動物,想養(yǎng)的理由是什么”的初步寫話中,已經(jīng)能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了,但是對于小動物的外形、習性沒有充分展開描寫,導致寫話內(nèi)容比較單一,不夠豐富,說服力不強。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教材資源,豐富寫話內(nèi)容,讓自己的寫話更加生動、形象,更有說服力。
(一)仿照教材,充實小動物的外形描寫
小動物都有各自獨特的外形,這些或可愛或奇特的外形是吸引人類與之交朋友并愿意飼養(yǎng)它們的一個重要動機。如果學生能把小動物的外形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就會讓寫話更能打動人。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關(guān)于小動物的外形描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寫。
【教學片段3】
師:同學們都寫出了“想養(yǎng)什么小動物,想養(yǎng)的理由”,如果再把小動物的外形描寫得更詳細、生動一些,那就更棒了。我們學習過的課文中有許多關(guān)于小動物的外形描寫,同學們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回憶一下。(出示相應的課文片段)
生1:課文中描寫小動物的外形是按從頭到尾的順序,比如先寫小蝌蚪的腦袋,再寫身子,然后寫尾巴。
生2:寫小動物的外形要抓住小動物的特點,比如兒歌《小白兔》,抓住了小白兔穿皮襖、耳朵長、尾巴小、三瓣嘴、有胡子等特點。
師:同學們可以仿照小蝌蚪的描寫順序,更清楚、生動地寫一寫小白兔的外形。
師:同學們,你們想養(yǎng)的小動物有什么可愛的、特別的外形嗎?試著寫下來。
(二)細研教材,補充小動物的習性描寫
小動物的習性是指它特有的生活習慣。在寫話中補充小動物的習性描寫,是為了讓父母了解自己想飼養(yǎng)的小動物不會對原本的家庭生活帶來困擾,只會帶來生活樂趣,能讓自己的理由更充分、更豐滿。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仔細研究課文,借鑒教材中關(guān)于小動物的習性描寫。
【教學片段4】
師:同學們已經(jīng)學會寫小動物的外形,非常好。如果你在寫的理由中再加上一些小動物的習性描寫,就能讓理由更充分、更有說服力。在我們學習過的課文中也有許多關(guān)于小動物的習性描寫,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教師出示相應的課文片段)
師:每一種小動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習性,請你把這些習性寫進你養(yǎng)小動物的理由中,讓你寫的理由更充分、更有說服力吧!
四、拓展閱讀,讓個性寫話更加完善
美國凱倫·考芙曼·歐洛夫的《我要大蜥蜴》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故事講述了一個叫阿力的小朋友想養(yǎng)一只大蜥蜴,但是他的媽媽開始時并不同意。阿力多次給他的媽媽寫留言條,講述了很多養(yǎng)大蜥蜴的理由,媽媽最后終于同意了阿力的要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閱讀這本繪本,學習繪本故事中阿力說明理由的方法,讓個性寫話更加完善。
(一)閱讀繪本,整理說明理由的方法
該繪本故事中講述了多種說明理由的方法,教師可以跟學生一起梳理總結(jié)。
方法一:有禮貌地表達理由,并且理由顯示充分(如果不養(yǎng)那只大蜥蜴,它可能有生命危險)。
方法二:說明動物的習性和優(yōu)點(大蜥蜴安靜、可愛)。
方法三:說明自己能為動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體現(xiàn)自己的責任心。
(二)引導學生對比仿照,完善個性寫話
學習了繪本故事中說明理由的方法,學生一定得到了很多啟示,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寫的話與繪本故事進行對比,找出不足之處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讓寫話更加完美。
【教學片段5】
師:剛才我們一起閱讀了繪本故事《我要大蜥蜴》,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阿力對媽媽說明了多條理由,最終讓媽媽同意他養(yǎng)一只大蜥蜴。對照你們自己的寫話,看看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生:我寫了小動物可愛的外形、特別的習性,但是沒有寫自己能為小動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師:對的。飼養(yǎng)小動物每天都要給它喂食、喂水,還要清潔它的身體、清理它的住處,需要耐心和責任心。如果同學們能在寫話中添加表明自己責任心的語言,讓爸爸媽媽相信你有能力、有耐心把小動物管理好,那么就更有說服力了。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塞弗爾特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為能感到自由而寫作,一切語言活動都是為達到自由的歡樂而做的努力。寫作是因為感到自由,感到歡樂?!睂懺捊虒W是學生剛開始學習寫作的起步,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視角,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推進,引導學生寫自己想寫的話,進行個性表達,讓學生感受到寫話的自由和快樂,從而實現(xiàn)寫話教學的有效指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美)國凱倫·考芙曼·歐洛夫.我要大蜥蜴[M].武漢: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覃小京(1973— ),女,壯族,廣西馬山人,一級教師,大學專科學歷,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