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賽強
摘 要:“運用你的經驗”是中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此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教學,幫助青少年學生積極開啟新知學習的成長之門。文章闡述有效教學應遵循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介紹情境教學法、問題設疑法、趣味活動法、直觀教學法及討論教學法的具體運用,旨在有效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與良好的法治素養(yǎng)。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教學方法;思想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2-0028-02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以基本道德準則與法治常識為內容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品德發(fā)展與法治素養(yǎng)的形成。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拓展空間”是三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其中“運用你的經驗”是新課的開始環(huán)節(jié),它要求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起點,有效地引入新知?,F在選取“運用你的經驗”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探討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開啟新知學習的成長之門。
一、明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要求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依據,實踐性是其突出特征之一。因此,實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生活實踐,教學開始環(huán)節(jié)亦是如此。教師以章節(jié)內容為融合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讓道德與法治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充滿真實感,這樣學生的學習潛能才會有效激發(fā),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以“中學序曲”的導入為例,教學之初,教師可以先播放校園生活方面的視頻,接著讓學生談談自己進入中學的感受,教師則及時引導,為后面的探究分享活動做好鋪墊。
(2)遵循科學的教學原則。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是進行價值觀教育,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行為的改變。因此,實施教學時要以啟發(fā)性原則、實踐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為指導,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促使課堂導入靈活、簡潔,引導學生主動進入課堂學習。以“發(fā)現自我”——“認識自己”教學為例,為了有效引入“人貴自知”的知識點,教師可先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從多個角度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則應適時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客觀看待自我,引導學生進行點評,使學生全面認識自我,由此自然而然地導入新知“人貴自知”的學習。
二、探尋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化抽象為具體,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探索新知的欲望,有益于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應注意以生活原型為基礎,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發(fā)揮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道德與法治知識。如教學“友誼與成長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時,在“運用你的經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分析、探討哪些人是我們生活中的朋友。學生從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fā),分組進行討論,教師則適時引導。這樣自然導入新知“我的朋友圈”,讓學生認識友情的可貴,學習如何正確處理交友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懂得尊重他人、珍視友情。
(2)問題設疑法。問題設疑法要求教師呈現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感性材料,在學生認知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設疑。以問題形式設疑之后,教師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適時進行啟發(fā)、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分析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批評鑒別能力。以教學“師生之間”——“走近老師”為例,教師可首先展示一組有關學生在校成長的圖片,然后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說一說自己的老師。學生興致盎然,紛紛介紹自己的幼兒園老師(關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像自己的媽媽一樣)——小學老師(既親切又威嚴,幫助自己成長)——現在的老師(關心自己的思想和學習)。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探討這三個時期老師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引入對“教師職業(yè)”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教師職業(yè)”的具體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尊敬教師、熱愛教師的思想情感。
(3)趣味活動法。作為新授課的引入環(huán)節(jié),“運用你的經驗”教學要求教師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生興趣,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做游戲、猜謎語、小組接力賽、詩歌朗誦等活動,充分訓練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快樂、體味新知,充分彰顯天性。如教學“珍視生命”——“增強生命的韌性”時,為了有效引入“挫折”的學習,教師可讓學生開展游戲活動:以座位為順序進行心情不好方面的詞語接龍游戲,第二位學生說的第一個字必須是前一個詞的末字,違反規(guī)則的學生則介紹自己成長中“不愉快”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觸。這樣的趣味活動,讓學生的思維異?;钴S,他們在活動中對“挫折”一詞有了很好的體會。
(4)直觀教學法。青少年學生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識感性層面多一些。因此,教師在進行新知引入時,可以多選取學生的生活經驗,或以生動具體的描繪來激起學生的感性認識,如通過圖片、視頻等使學生獲取生動的表象。實踐證明,直觀教學法的使用,能有效引起學生的注意,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多種學習能力。如教學“綻放生命之花”——“活出生命的精彩”時,可通過多媒體展示一段蕭伯納的勵志名言,接著展示幾段有關少年勵志的典型事例視頻,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介紹自己成長過程中認識的具有勵志作用的人物,重點說說其對自己成長的啟示,讓學生感受生命的意義,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生命燃燒得光亮”。
(5)討論教學法 。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運用你的經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需要,適時安排學生對相關問題開展討論。這樣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討論活動增強合作能力。在學生開展討論的時候,教師不能放任,應及時引導,對討論結果進行點評,保證活動的有效開展。如教學“探問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嗎”時,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從長壽的人、長壽的家族、古老的民族三個角度討論“最長的生命”,然后討論“我們的生命可以永恒嗎”。要讓學生通過討論,理解“生”與“死”的內涵,了解生命的意義,懂得怎樣的生命才有價值,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關愛生命的情感。
總之,道德與法治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與良好的法治素養(yǎng)。在“運用你的經驗”教學環(huán)節(jié),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明確科學的教學要求,積極實踐情境教學法、問題設疑法、趣味活動法、直觀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注重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這樣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積極開啟新知學習的成長之門。
參考文獻:
[1]唐雋菁.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問、問什么[J].江蘇教育,2019(33).
[2]孫燕.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對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04).
[3]張文濤.生活讓道德與法治課堂更精彩[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