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毅
摘?要?通過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分析數(shù)據(jù)后,筆者發(fā)現(xiàn)練習課教學本身具有枯燥、單調(diào)、難理解的特點,再加上教師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教學策略缺乏、題目處理不夠深入,這就導致學生參與練習課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偏低。本文針對目前練習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特提出以下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后期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練習課教學;策略;思維
中圖分類號:D0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2-0125-01
練習課的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個重要板塊,而如何將練習課上得生動、有趣這需要教師合理地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筆者從“習題處理”的角度出發(fā),依據(jù)教學實踐情況,聯(lián)系理論要求,從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
一、促進小學練習課高效開展的教學策略
(一)靈活變式,提升難度
變式是指通過變更對象的非本質(zhì)特征,突出本質(zhì)特征,而形成的表現(xiàn)形式。在練習課教學中,學生對于基礎題目理解已經(jīng)到位,同一難度題目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原題的基礎上,善于進行變式,對題目進行創(chuàng)設性的改變,從而提升問題的難度,鼓勵學生思考。
例如,原題:一根28米的繩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幾段?
變式題目:一根28米的繩子,截了6次,平均每段長幾米?
觀察原題可以明確,這道題就是求“28里面有幾個7”,要用除法解決。而變式題目,沒有直接告訴平均分成了幾段,而是要求學生把截了6次轉化為截成7段再進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同樣都是除法知識的練習,但是變式后的題目更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訓練逆向思考,強化學生思維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qū)α⒚娴姆较虬l(fā)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chuàng)立新形象。其實,對于某些數(shù)學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
例如:一場籃球比賽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二(一)班總分42分,二(二)班總分38分,二(一)班上半場得了24分,下半場兩班分數(shù)一樣多,問二(二)班上半場得了多少分?
在這道題目的探索和解答過程中,學生主要呈現(xiàn)出了以下兩種思維方式。
正常思維:利用二(一)班總分和二(一)班上半場得分,可以求出二(一)班下半場得分,進而得出二(二)班下半場得分。利用二(二)班總分和二(二)班下半場得分,可以求出二(二)班上半場得分。
逆向思維:要求二(二)班上半場得分,先求二(二)班下半場得分。要求二(二)班下半場得分,先求二(一)班下半場得分。要求二(一)班下半場得分,可用二(一)班總分減去二(一)班上半場得分。
就這道題而言,通過兩種思維對比,教師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逆向思維明顯優(yōu)于正常思維,它可以幫助學生有順序地梳理出解決這個問題所必需的條件。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fā),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
(三)重視開放類題目,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
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指導下,要求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開放類題目在學生思維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開放思維,嘗試多角度分析并解決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小明在計算“6+□×5”時,弄錯了運算順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結果得數(shù)是40,正確得數(shù)應該是多少?”
在解題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讀題,在學生無法解決時,提醒學生:如果沒有弄錯運算順序,應該先算什么?弄錯運算順序后,怎樣才能在6+□×5的基礎上先算加法?
學生可以迅速地回答,沒弄錯順序,先算乘法。加小括號的基礎上可以實現(xiàn)先算加法。因為學生已有“將錯就錯”的解題經(jīng)驗,利用反應定式,學生完全可以獨立列出算式“(6+□)×5=40”,再依據(jù)乘法口訣求出□=2。最后將2代入正確算式6+□×5,求出結果。
(四)充分利用言語表征以及符號表征,強化學生邏輯思維
在學習混合運算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特別容易看錯運算順序,從而導致計算失誤,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言語表征,讓學生把運算的過程用言語表達出來,將具體運算轉換為形式運算,體現(xiàn)思維的訓練。
例如,在計算12+3×4時,筆者會要求學生這樣說“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先算3×4=12,再算12+12=24”。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練習,將枯燥的習題練習轉變成集體的思維表達,學生不僅掌握了運算順序,而且還訓練了邏輯思維,一舉多得。
總之,要上好一節(jié)高效而有趣的數(shù)學練習課,需要教師精心地鉆研教材、合理地設計練習、及時地進行總結。在總結的過程中注重師生合作,在練習中要不斷發(fā)揮數(shù)學的實用價值,讓學生從中體會數(shù)學的思維價值,進而培養(yǎng)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郭偉.突顯“四性”,練習課堂也精彩——淺談小學數(shù)學練習課的有效設計[J].教育觀察,2019,8(1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