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樹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要且特殊的教育活動,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發(fā)揮有著巨大的作用。要實現(xiàn)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保證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進行,因此將主客體理論引入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對其進行教育主客體的劃分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有效性
一、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只對受教育者進行單純的意識形態(tài)知識傳授與灌輸是不能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要改變受教育者的思想進而引導他們的行為必須依靠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將教育內容內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一)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重要補充
思想政治教育也遵循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和一般過程。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由教育者確定該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并且根據(jù)該目標制定詳細的教育計劃,然后把教育計劃貫徹落實到整個教育過程中,最后將教育結果與教育目標加以對比進行教育評價。思想政治教育和一般的教育相比具有鮮明的政治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僅僅借助教育者的傳授與教導是遠遠不夠的,受教育者必須在教育過程中時刻反思自我與教育自我,領悟知識中蘊含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tài),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思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來實現(xiàn)
思想政治教育給受教育者傳授灌輸了大量的政治觀點、思想體系,受教育者能夠識記、背誦甚至理解這些知識,但是他的內心卻是抵觸與麻木的,他能夠對這些知識了如指掌只是日復一日機械傳授的結果,這些知識仍然不是他的一部分,是獨立于他自身的思想體系之外的孤立的知識。他的內心并未真正接受這些思想或知識,那便不會產(chǎn)生與之相對應的行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便也無從實現(xiàn)。因此,需要受教育者進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學思想體系的指導下自覺主動地改造自己的思想,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劃分主客體
在進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中,雖然只有一個人參與,但是同一個人必須要同時擔任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兩個角色。這就決定了必須要進行教育主客體的劃分。只有確定了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才能理解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過程,對這個過程進行自我管理與調節(jié),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不是顧鈺民教授所說:“主體和客體是不可分割的同一個人,并沒有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既然主客體是同一的,是自我教育,不是一個人作用于另一個人的活動,至多只是一個人的內心活動,因而沒有主客體之間的關系[1]。
(一)才能理解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單純的個人心理活動,而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首先是將這個人抽象成實然狀態(tài)的自我和應然狀態(tài)的自我;其次是認識到實然和應然狀態(tài)差距的自我,對實然狀態(tài)下的自我進行教育;再次是通過自我教育活動使得實然狀態(tài)下的自我向應然狀態(tài)下的自我轉變;最后使得應然狀態(tài)下的自我實然化[2]。如果不進行主客體劃分,那么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活動發(fā)出者便無法確定,進而也無法確定誰是該教育活動的接收者。這樣劃分才能理解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雖然自始自終都是一個人的活動,但是一個人卻需要承擔不同的兩個角色,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簡單理解為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而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
(二)才能進行自我管理與調節(jié)
在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并不是兩個人,而是一個人的兩個方面。第一,“實然我”根據(jù)“應然我”提出的種種具體要求與計劃,在完成“應然我”的各種任務的中不斷成長與進步;第二,當“實然我”的學習行為出現(xiàn)偏差時,能夠借助“應然我”讓“實然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才能使“實然我”在“應然我”的指導與監(jiān)督下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這樣既提高了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也規(guī)避了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發(fā)生混亂的風險。
(三)才能提高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既然對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個體進行了“應然我”和“實然我”的劃分,那么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便通過抽象的概念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而不是一個不可量化的簡單內心活動。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生本來就是因為“原本接收到的教育沒有充分被吸收需要再次進行學習和理解,或者是原本沒有接觸到的知識此時又沒有教育者進行教育,這就需要自己借助于書本、資料或其他載體進行自我學習[3]”。目的便是為了一個人能顧真正理解掌握某些知識,一個人必須扮演兩個角色,既擔任教育主體又擔任教育客體,才能使客體自覺按照主體的要求進行學習,完成學習目標。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中劃分主客體,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價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一)更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雖然歸根結底也是屬于教育學的范疇,但是在具有一般教育學的普遍性上,還有其鮮明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強調思馬克思主義屬性,即政治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4]。這就和一般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有著天壤之別,一般教育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出“雙主體”理論,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特殊情況下,過于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能會適得其。因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就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灌輸,既然強調是“灌輸”,那就必須有主客體之分,否則整個教育過程將發(fā)生混亂。對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主客體劃分就是要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讓我們更好去理解和把握它的特殊性。
(二)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理論體系
前文已經(jīng)闡述過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獨立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也不是一個人簡單的內心活動,而是一個從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的教育過程。因此,建構起一套關于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劃分的理論,對于整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理論構建是有利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歸根結底也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它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關于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理論體系的構建,也是對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發(fā)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顧鈺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研究的再追問[J].思想理論教育,2015(5).
[2]唐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研究及其價值追問[J].思想理論教育,2014(12).
[3]唐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研究及其價值追問[J].思想理論教育,2014(12).
[4]唐斌.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研究再追問的追問[J].思想理論教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