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插圖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資源。低年級的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理解課文中的一些內容時會有一定的難度,而插圖中包含的信息十分豐富,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課文插圖資源進行開發(fā)和應用,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本文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插圖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文;插圖資源;開發(fā);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7??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24-0077-02
引 言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中都配有插圖,而形象直觀的插圖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插圖輔助語文教學,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還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更加輕松。
一、挖掘插圖中的趣味元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文中所配的插圖,基本會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事物的情態(tài)表達出來,使語文教學富有童趣。學生在沒有閱讀課文前,通過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基本能夠猜測出課文的大意,進而激發(fā)自己的求知欲望和閱讀興趣。此外,有些課文插圖中包含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引導學生將這些元素挖掘出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1]。
例如,在教學《小蝌蚪》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的插圖呈現在學生面前:在水中有一些小蝌蚪、鯉魚、青蛙等,還有美麗的水下風景,有幾只小蝌蚪正在水里游來游去,碰到鯉魚媽媽帶著鯉魚寶寶,小蝌蚪跟鯉魚媽媽在交談著什么。當教師把這幅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注意力會被美麗的畫面吸引。教師還可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根據自己所看到的內容,想一想在這些小動物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并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每位學生的想法都不同,他們在描述自己的故事時,也會使用一些趣味性語言。然后,教師再引出課文內容,讓學生對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比,發(fā)現兩者的異同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印象。通過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不僅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還能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學習。
二、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學習字詞
小學語文教材的每篇課文中都會涉及一些生字、生詞。對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生字、生詞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雖然能夠正確地讀出生字,能夠將生字寫出來,卻不理解生字的意義,尤其在運用生字時,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為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字詞教學的質量,教師可將字詞教學與課文中的插圖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挖掘出插圖中的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字、生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生詞的效率[2]。
例如,在學習《小青蛙》這一課時,雖然課文內容只有幾句話:“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請你愛護小青蛙,好讓禾苗不生病?!钡?,學生需要掌握“清”“晴”“眼睛”“害”“讓”等生字、生詞。課文中有一張插圖,畫面上是一只青蛙跳著去捕捉一只害蟲。首先,教師可以結合這幅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青蛙的每個部位,如青蛙的前腿、后腿、眼睛、舌頭等,并說出每個部位的作用。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眼睛”這兩個字的結構。學生會發(fā)現這兩個字都是“目”字旁,而“目”字就與眼睛有關。如果青蛙的眼睛看不見害蟲,就無法快速地捕捉害蟲;青蛙能夠清楚地看見害蟲的位置時,才能夠及時地捕捉到害蟲。最后,學生理解了生字、生詞的含義后,學習課文就會更加輕松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插圖來開展字詞教學。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借助課文插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低年級的小學生理解能力比較差,在剛接觸閱讀的時候,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將課文中的插圖利用起來,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課文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插圖中包含的信息十分豐富,學生如果能夠讀懂插圖,將插圖中的信息提取出來,那么就能更好地體會課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而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3]。閱讀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會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科其他方面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閱讀教學。
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寫道:“解放以后,鄉(xiāng)親們在井旁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這口井究竟是什么樣的呢?石碑和石碑上的字又是怎樣的呢?如果讓學生自己去想象,他們想出的結果可能會與文章內容有一定差距,這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課文中的插圖形象直觀,學生一看就知道這口井有多大、長什么樣子,石碑立在井的什么地方,石碑上的字是什么樣的。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所描述內容的印象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通過文字與插圖的結合進行語文閱讀教學,還能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促使學生主動去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中,文章開頭交代毛主席為什么會帶領鄉(xiāng)親們去挖井,因為“村子里沒有水井,鄉(xiāng)親們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挑水很辛苦。所以,“毛主席就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了一口井”。鄉(xiāng)親們在井邊立石碑,并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表達了鄉(xiāng)親們對毛主席的感謝之情。鄉(xiāng)親們每當挑水的時候,只要看到這塊石碑,就會想到毛主席。結合插圖來閱讀課文內容,學生能夠更直觀、更深刻地感受到鄉(xiāng)親們對毛主席的感激之情。
四、引導學生繪制課文插圖來加深理解
語文教材中的插圖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學習并理解課文內容。但是,有的課文中沒有配插圖,學生只能根據文字描述來理解課文的內涵,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教學這些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使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描述和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繪制插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在繪制插圖的過程中分析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還能鍛煉動手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能力[4]。
例如,《小公雞和小鴨子》一文中有這樣的描述:“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他們走進草地里。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小公雞看見了,捉到蟲子就給小鴨子吃。”這是很溫馨、很生動的畫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這些場景以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小公雞抓蟲子、吃蟲子可以畫出兩幅畫;小鴨子捉不到蟲子直哭可以畫出一幅畫;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也可以畫出一幅畫。將這幾幅畫連起來就是對課文內容的完整呈現。由于繪畫需要時間,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繪畫,讓每個小組的不同成員分別負責一幅畫的繪制,最后看哪組學生畫得更生動、更形象。在各組完成繪畫任務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上課本,直接看著自己的繪畫講故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熟悉課文內容,也能讓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去領會文中的思想情感。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繪制插圖,還能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五、鼓勵學生看圖說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目的是將所學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將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5]。學生要想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以便流利、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就需要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看圖說文,以此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說之前,需要先理解插圖,提取出插圖中的信息,再用自己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這有利于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6]。
例如,在教學《畫楊桃》這篇課文時,教師要告訴學生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認識事物不能太片面。課文中有一幅插圖,一個畫架上有一幅畫,畫上是一個五角星,在畫架背后有一個大的楊桃。學生都知道在畫畫時需要有實物做對照,可為什么畫上的內容不是楊桃呢?這就能激起學生的疑問。之后,教師可讓學生閱讀課文,在對課文內容有大致了解的基礎上,請一名學生根據插圖將課文內容復述出來。這名學生在口述課文內容時,可以在保證原文意思不變的基礎上,適當地對課文內容進行縮減或補充。在學生口述完課文內容后,教師可以請其他學生進行補充,或者糾正這名學生表述不太準確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接下來,教師再有針對性地對課文中的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加容易,教師也能教得更加輕松。所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看圖說文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插圖資源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挖掘插圖中的趣味元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認識字詞,借助課文中的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學生繪制課文插圖來加深理解,并通過看圖說文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耿彥麗.發(fā)掘插圖教育功能,豐富低年級語文教學[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8(09):19-20.
陳瑞琴.低年級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分析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8(06):53.
武麗.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課文插圖的有效使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296-297.
楊雪芹.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課文插圖的有效使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6):197.
岑美秀.部編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插圖資源的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8(10):61.
劉雪云.插圖——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之翼——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插圖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37):59.
作者簡介:萬寶河(1964.8—),男,山東平度人,一級教師,??茖W歷,專注于小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