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xiàn)代社會人才競爭激烈,學生易產生心理問題,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來越高。心理輔導是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當前輔導員在做心理輔導的現(xiàn)狀,以及與高校心理咨詢關系進行探討,結果表明:只有通過高校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工作的有機結合,相互配合,才能全面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心理咨詢
[作者簡介] 羅希貝利(1990—),男,湖南湘潭人,文學學士,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主要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4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9-0068-02 ? ?[收稿日期] 2019-09-27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競爭,知識競爭和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新的歷史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正確處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心理咨詢的關系,對于更好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一、輔導員心理輔導工作的目標和內容
心理咨詢的實質是“幫助人們自助”。通過咨詢,他們可以提高咨詢者了解、控制和自我行動的能力,學習如何有效解決遇到的問題,并逐漸自愈。因此,心理咨詢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的成長和人格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這個目標應該是輔導員心理咨詢過程中的指導思想。輔導員只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因此,輔導員應準確地實現(xiàn)其職能的地位。一方面,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還必須動員家庭和治療機構的力量,并迅速處理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心理問題。就有效性而言,心理咨詢通常并不令人滿意。并非所有學生都需要納入心理咨詢的范圍。輔導員的心理咨詢工作主要針對學生產生的一般心理問題,包括學習咨詢,職業(yè)咨詢,社會和人格發(fā)展咨詢,生活咨詢(情緒,人際關系,青少年問題等),沒有政治色彩的意識型咨詢,挫折沖突和自衛(wèi)機制,適應不良等,通常不能直接解決帶有政治觀點和立場的咨詢。因此,輔導員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職責范圍內解決自己的問題,并及時轉介能力以外的問題,并且給予心理咨詢機構支持和協(xié)助,使學生在生活道路上走得更好。
二、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的關系分析
輔導員和心理咨詢師在工作中經(jīng)常會因角色不同而發(fā)生角色沖突,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絕對沖突的。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結構理論”最能說明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之間的關系。冰山結構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人類的心理活動由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部分組成。人們的心理活動就像冰山一樣。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是意識,而站在水之下的巨大山基是潛意識。意識浮在表面,很明顯,很容易被察覺。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精神活動的一小部分是前意識。前意識的事物可以被召回到意識中。也就是說,前意識中的經(jīng)驗概念目前還不是意識,但是它們可以隨時被召回并進入意識。冰山結構理論解釋了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的關系,也就是說,輔導員通常幫助學生解決的一些問題是有意識的,浮動的,明顯的例行問題。心理咨詢師幫助學生解決此類問題,但是解決潛藏在水中的潛意識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兩種類型的問題中,深層隱藏在人體底部的潛在問題要求具有專業(yè)知識的人員使用專業(yè)知識來探索和解決問題。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大學輔導員和心理咨詢工作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中兩個相對獨立和互補的部分。
三、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校心理咨詢工作的異同點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的老師,是學生和專業(yè)教師的協(xié)調員,是學校開展學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輔導員的特殊作用,可以說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將不可避免地扮演心理咨詢師的角色,并進行心理輔導。在人們心中,一般都是有思想問題就找組織的普遍想法,這也加強了輔導員作為心理咨詢師的作用。那么,高校輔導員心理輔導工作與學校心理咨詢工作有何異同?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校心理咨詢工作相同點
1.服務對象相同。盡管輔導員的工作和心理咨詢師的工作使用的是不同的方法,但目的都是為了解決了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問題。他們服務的對象都是受過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思想修養(yǎng),具有較高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健康的在校大學生。
2.目的相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目的與心理咨詢師的工作目的相同,都是為了解和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心理和思想問題。輔導員通過計劃各種有效的校園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并激發(fā)校園氛圍,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滿足社會需求的自信,樂觀和自力更生的才能。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校心理咨詢工作不同點
1.主體的目的不同。應該說心理咨詢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學生的主動性和自愿基礎上的。他們希望通過與心理咨詢師的對話達到一定的目的并解決心理問題。對于輔導員來說,大多數(shù)時候,當他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一些問題時,他們會主動尋找學生進行交流,并希望通過對話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受眾的心理取向不同。在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將考慮來訪客的觀點,尊重來訪客的思想,并根據(jù)來訪客的需求和本能的發(fā)展需要幫助來訪客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與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學生會向心理咨詢師敞開心扉,并積極地解釋自己的問題和矛盾。
3.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說理教育法是一種基本的方法,即通過講授清晰的理論和事實,邏輯論證,講真話,榜樣激勵等方法。心理咨詢師則是基于價值中立的原則,站在中立和客觀的立場上,尊重和接受來訪者及其生活和價值觀念,主要使用心理分析,行為療法,認知療法和其他專業(yè)知識來解決問題。
四、輔導員在心理輔導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一)學生心理問題事件的發(fā)現(xiàn)者
與其他老師相比,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最大,是最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的人。因此,一旦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輔導員最有可能首先發(fā)現(xiàn)該問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應在與學生的互動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宿舍、班級、社區(qū)等多種渠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觀察學生的言語,行為和表現(xiàn)。從這些事情的變化中,去探討學生的心理狀況。
(二)學生心理危機事件處理過程的協(xié)助者
如果學生已經(jīng)發(fā)生了心理問題或發(fā)生了心理危機,輔導員應該在收到消息后迅速應對學生的心理危機事件,并在向上級領導匯報時迅速趕赴事件現(xiàn)場。利用掌握的心理干預的知識對學生進行安撫,嘗試最大限度地減少事件的危害,并爭取更多的時間等待從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的到來。另外,在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到來后,輔導員已經(jīng)對事件發(fā)生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熟悉了學生的心理。
(三)學生心理問題后期干預關注者
對于學生而言,心理危機通常是由長時間的心理壓力或創(chuàng)傷引起的,因此,在事件發(fā)生時進行心理疏導只能起到暫時緩解的作用,從根本上防止再次遇到心理問題需要在后期繼續(xù)進行心理干預。一方面,輔導員應在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定期探訪,長期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并經(jīng)常給予學生心理上的關注,以及事件主角的宿舍中的其他學生進行心理和思想上的指導,以便他們正確地了解危機前的事件,使更多的人可以在后期階段密切關注當事人的心理變化;另一方面,輔導員也應注意參與了危機事件中的其他學生,要求專業(yè)人士對其進行心理測試,以確保他們不受事件的影響。
五、結語
只有高校輔導員結合工作任務和工作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思想工作和淺層的心理輔導工作,心理咨詢師才能集中精力解決更深層次的甚至陷入隱患的心理問題。只有通過高校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工作的有機結合,相互配合與支持,才能更徹底,更有效,更全面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得更好,為社會提供了更多具有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丹丹.論輔導員在高職生心理危機預防中扮演的角色[M].教育現(xiàn)代化,2016(12).
[2]張慶彬.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表現(xiàn)與成因及輔導員心理干預方[M].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4).
[3]王文瑩.高校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的關系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4]曹蓓蓓.高校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探討[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