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摘要】近期各高校紛紛開展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網絡課程教育模式。根據重慶地區(qū)高職類院校學生及教師對網課授課模式的認可度,展開綜述性論證。最后通過數據分析得到網課授課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在疫情背景下網課授課的優(yōu)化措施。
【關鍵詞】網課? 高職院校? 教育模式
近期各高校紛紛采取的線上教學模式,這對于習慣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線上進行的網課教學模式,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帶來了嚴峻了挑戰(zhàn),但也為在線教育帶來了發(fā)展的機遇。據權威機構統(tǒng)計,我國在線教育市場發(fā)展迅猛,2019年在線教育市場規(guī)模為4041億元,近一年時間,在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guī)模就達到了4538億元。在線用戶數量由2019年的2.61億人,達到3.09億人。學校作為教學工作開展的中間載體,聚集了大量學生和教職工。學生作為受教主體,是國家的未來。因此,在特殊時期,使用網絡媒介開展線上教育成為必然選擇。
1、網絡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重慶地區(qū)高校以貫徹 落實教育部和市教委的“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工作要求。堅持保證教學穩(wěn)步運行,落實相關安排部署,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質量過硬的在線教學活動。
針對重慶地區(qū)高職院校的任課教師及2018、2019級學生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不包含二年制學生及畢業(yè)班學生),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得到如圖1所示,可以看到有35%的學生傾向于直播教學,占據了主要比例。說明選取的網絡直播形式契合了學生的需求。通過對這部分學生的進一步分析得到學生更希望教師能夠出現在屏幕面前,這也說明了學生需要更契合真實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學生通過網絡軟件進行網絡學習,在選取直播平臺方面,統(tǒng)計結果如圖2所示??梢钥吹郊杏卺斸敽蚎Q群。學生首先考慮的是平臺的知名度、網絡穩(wěn)定度以及是否可生產回放等因素。這部分和教師選取平臺的契合點一致。
根據受統(tǒng)計教師數據可知,開展線上教學是教師普遍認可的教育形式,教師針對不同的課程設計,采取相對于的多元化教學手段。例如,通識課以使用國家精品在線課程授課為主。對于專業(yè)課,以自制教學案例進行網絡直播授課為主。達到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優(yōu)勢的前提下保證高質量的教學任務。教師在選取教學平臺方面,以網絡的穩(wěn)定性為主導,并保證可生成回放視頻記錄。從而保證多人次的同步在線教學和課后回看功能。
2、網絡課程教學效果分析
重慶地區(qū)高職類院校的網絡課程模式是在疫情環(huán)境下產生的一種“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教學形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網絡授課模式下開展的教學工作,使得學生的受教程度顯得格外重要。通過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分析,得到如圖3所示。對于網絡課程教學。有64%的學生選取了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有31%認為網絡教室效果一般,有5%學生認為網絡教學效果不滿意。
統(tǒng)計數據較為直接的反映出了學生對網絡授課模式的認可度。由于網絡模式的授課形式還處于嘗試階段,在使用電腦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無法做到全身心投入。會收到網絡游戲等外在因素的間接干擾,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而教師在使用網絡授課過程中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降低了授課效率,出現學生對網絡授課模式不滿意的部分原因。這也是網絡授課模式發(fā)展的瓶頸所在。
3、網絡課程教學成效優(yōu)化
重慶地區(qū)高職院校對網絡課程的調研反映可以看到,網絡授課模式具有很大的潛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開展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學生在家上課,有效減少了外出帶來的風險。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網絡授課模式的不足之處。如師生交流過少、作業(yè)布置繁瑣及直播平臺較多等問題。
通過對網絡課程問題的闡述,可以看到開展網上授課各高校應統(tǒng)一直播平臺,減少學生負擔,優(yōu)化管理,提高效率。教師在直播過程中,應開啟連麥模式,增加和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問題所在。在課后作業(yè)布置方面,可采用統(tǒng)一手段布置作業(yè),方便學生提交作業(yè)。
參考文獻:
[1]金龍,王興舉.網絡公開課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作用分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02):26-27.
[2]韓燁丹,關紫薇,王紫嫣,趙宗胤,李洪山.大學生網絡課程學習有效性及整改問題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9):92-94+98.
[3]宮天然.美國名校網絡公開課的啟示與借鑒[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142-144.
重慶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課題,項目號:KJB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