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婧
【摘要】本文主要以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及方法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培養(yǎng)實際情況為依據(jù),首先從速度特點和力量特點、耐力特點與柔韌特點、靈敏特點與協(xié)調特點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其次分析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有效方法,包含注重體能訓練的實效性、注重體能訓練的全方位化、注重體能訓練的針對化,進一步加強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整體水平,帶動高校體育課程的進展,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校? 排球運動員? 體能訓練特點? 有效方法
排球運動嚴格的要求著運動員技能與體能,所以在實際訓練期間不只是要強調排球技巧訓練,還要加大體能訓練力度,由此全面增強運動員綜合能力。排球這項運動針對運動員的體能要求涉及到靈敏度、耐力以及身體協(xié)調性,運動員要具備相關技能,其體能才可以和排球運動進行適應。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圍繞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探索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從多個層面提升運動員體能,推動體育教學進展。
一、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
(一)速度特點和力量特點。排球運動要求運動員運動速度要比較迅速,速度訓練是高校排球運動員要參與的必備項目。速度訓練能夠增強運動員自身神經(jīng)反應靈敏度,幫助運動員在實際運動期間快捷化的發(fā)揮自身肌肉力量,速度訓練包含兩點,第一是訓練時間集中在課程前期,運動員自身的機體在興奮狀態(tài)中,存在的運動好奇心較顯著,所以訓練成效良好。第二是速度訓練手段比較多,教師要挑選科學的方法,基于排球能力訓練開展指導活動,增強運動員訓練自主性。針對力量特點,主要是排球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對抗阻力的一種能力表現(xiàn),也是運動員確保身體協(xié)調能力足夠強的情況下彰顯的綜合化力量,運動期間運動員圍繞彈跳、身體耐力和速度進行體現(xiàn)。教師在力量訓練方案的設置上,要立足于運動員自身情況,通常選擇自體重訓練方式,強調速度力量的增強。力量訓練包含動力、精力與等動性訓練,特別是動力性訓練,即運動員肌肉在動力狀態(tài)情況下參與的訓練,在不同階段中可以圍繞運動員自身的力量調整運動量,將動作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力量訓練調動運動員興趣熱情,堅持循序漸進的理念,強調訓練目的性與針對性,長時間堅持可以提升訓練成效。
(二)耐力特點與柔韌特點。排球運動員耐力素質是體能素質的一種形式,在耐力素質的支撐之下可以保障運動員堅持比賽過程,前期訓練借助耐力練習增強排球運動員自身的心心肺功能,給后期耐力訓練提供支撐。訓練方式多樣,如有氧訓練與無氧訓練平衡進行,或者循環(huán)訓練方式,即借助上肢訓練、下肢訓練與軀干訓練的方式,促使運動員耐力有所增強,包含重復跑15m在10次左右,提升運動員速度耐力。組織運動員進行間歇性的訓練,即跑步100m以及走步100m,增強運動員有氧耐力,這些訓練關鍵點均是科學的選取與掌握組間休息。在柔韌特點上,排球運動員應該保持自身的身體柔韌性,更好的參與排球比賽。長時間進行訓練,結合運動員身體情況設置難度適中的目標,不然會損傷運動員身體或者運動員體能訓練不到位等,科學的安排體能訓練時間與環(huán)境,保障柔韌訓練順利進行。
(三)靈敏特點與協(xié)調特點。靈敏性以及協(xié)調性成為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另一個要點,運動員更為準確的進行技術操作,基于劇烈運動情況下維持身體足夠協(xié)調,訓練的特點包含:長時間堅持才可以凸顯效果;結合運動員體能訓練現(xiàn)狀明確訓練方案。
二、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有效方法
(一)注重體能訓練的實效性。高校在培養(yǎng)排球運動員體能過程中,要確保排球運動員以及教師之間實效溝通交流,教師時刻了解運動員體能訓練現(xiàn)象和訓練的成效,便于教師結合具體情況調整訓練方案。并且引導排球運動員加入到體能訓練方案設置中,結合運動員訓練需求明確訓練流程,實效性的提高運動員訓練自主性。兩種模式都能夠促使體能訓練方案得以實效,把實效性的體能訓練方案確切落實,有助于體能訓練實效性作用的發(fā)揮。
(二)注重體能訓練的全方位化。高校體育教師要保障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全方位化,提升體能訓練成效。在全方位化的體能訓練中,教師一方面要加深運動員對體能訓練的了解,另一方面要自主提升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綜合思考多個層面的條件,通過多樣化手段全方位的對排球運動員進行指導,高校選擇科學的激勵方式,調動運動員積極配合一切的體能訓練方案,提升體能訓練速度,還應該要求教師增強自身基礎知識能力,安排全方位的體能訓練體系,凸顯排球體能訓練的全方位化。
(三)注重體能訓練的針對化。目前諸多高校組織的排球運動體能訓練活動,普遍缺少針對性,因此教師要時刻注重體能訓練針對化的安排。摒棄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基于排球運動員特征明確計劃,對運動員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調整,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引導排球運動員自主和教師溝通,促使教師了解到自身體能訓練的弱點,使得教師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幫助運動員提高體能,強化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質量。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校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及方法研究課題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與價值,運動員體能訓練成為排球課程日常訓練的關鍵內容,運動員在體能素質的支撐之下才可以在比賽中發(fā)揮潛能。高校體育教師要全面思考排球體能訓練的特點,設計具備實效性、針對性與全方位性的排球訓練內容與環(huán)節(jié),從多個層次上強化排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凸顯高校體育排球訓練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明波,張建章,黃俊朋.優(yōu)秀女子排球副攻運動員個性化體能訓練設計及效果評價[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9,27(01):39-42.
[2]王駿昇,鐘秉樞.女子排球運動員彈跳力功能診斷模型構建及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8,041(005):100-106.
[3]楊圣韜.青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運動負荷對神經(jīng)肌肉表現(xiàn)的影響[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19.
[4]郭彤,張彧.備戰(zhàn)十三運天津青年女排專項體能訓練方法調查及優(yōu)化[J].科技資訊,2018,016(002):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