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勝
【摘要】多媒體教學是適用于各個學科的先進教學方式,它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的各個階段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應用和結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給學生提供了開放包容的學習環(huán)境。小學語文老師巧妙結合教學內容和多媒體工具,能豐富授課內容和活躍語文課堂,實現(xiàn)正面的引導作用,提升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筆者結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實例,分析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供同行們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素質教育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加速了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難以匹及的優(yōu)勢,實現(xiàn)生動且具體的內容精彩呈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是以靜態(tài)的文字教材學習為主,多媒體的融入能實現(xiàn)直觀的畫面和圖像展示,便于學生更容易地了解語文學習內容的人文教育價值,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相適應。基于此,語文老師要發(fā)揮應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勢,來提升自身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第一,激發(fā)求知欲的作用。小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和求知欲不強等特征,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語文老師需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的熱情,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借助多媒體課件,把直觀的場景和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主觀參與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們對語文學科知識的求知欲。發(fā)揮多媒體在新課導入、課堂授課和課后總結的作用,實現(xiàn)從點到線到面的學習,構建知識學習的框架和網絡,促進學生愉悅的學習體驗,不斷激發(fā)學生在文學領域的求知欲。
第二,提升學習技能的作用。語文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學科,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色彩。小學生因生活閱歷的匱乏和人生經驗的不足,影響了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而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幫助學生學習包羅萬象、百川匯聚的語文知識,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步入更高層次的學習領域提供學習技能輔助。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學習相關資料,打破常規(guī)的語文課程教學局限,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從不同層面對課程內容的學習思考與理解,實現(xiàn)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技能水平。
第三,拓寬知識面的作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僅僅是浩瀚知識宇宙的冰山一角,局限于教材的教學,容易導致學生狹隘的視野和局限的思維。借助多媒體技術能實現(xiàn)課內和課外的巧妙融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感受廣闊的文學視野,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省事、多變的特色,不斷豐富課堂的容量和拓寬課堂的深度,幫助學生形成感知—表象—抽象的認識過程,為學生的文學思維和文化品位提供助力作用,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第一,抽象語文知識具象化。三年級的小學生正處于從具體化思維特點到抽象化思維方式轉變的關鍵階段,活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語文老師教學展開的重要任務之一。教學實踐中,語文老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技術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體驗與聽覺體驗,引導學生在生動的氛圍下感悟和體驗語文的魅力。多媒體教學作為一把雙刃劍,需要語文老師結合學生的學情合理運用,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積極導向作用。在學習語文詩歌時,借助多媒體重現(xiàn)詩歌詮釋的形象與情境,引導學生嘗試以詩人的角色感悟和體驗,再在基礎上分析詩歌語言并升華情感,能實現(xiàn)抽象詩歌內容的具體化。學生在看得見又聽得著的詩歌中鑒賞文學,大大提升了品鑒能力。例如,在學習三年級的古詩三首《惠崇春江晚景》一首時,首先認識詩人蘇軾先從身邊寫起,寫了初春的大地、竹林、桃樹的特點,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接著,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寫出了鴨群的生動表現(xiàn)。然后,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致地觀察描寫初春景象,引人更廣闊地遐想,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即景言情、春意盎然的景象,配上優(yōu)美的樂曲,讓學生感受到春日風光,仿佛走入畫卷般真實的體驗,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并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第二,語文教學重難點的應用。多媒體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并非隨意展開的,要以考量多媒體使用特征和教學內容的關聯(lián)為前提,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與難點需要多媒體的輔助去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率和效果。例如,在三年級《手術臺就是陣地》一課的學習中,讓學生理解手術臺就是陣地的意思,從白求恩大夫不辭辛苦、救死扶傷的感人事跡中,展開人格教育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將白求恩大夫忘我地不斷為傷員手術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情境,以動畫的形式再現(xiàn),抓住文章中關鍵細節(jié)和關鍵內容制作成動畫畫面,用多媒體生動詮釋白求恩大夫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刻畫,在讀和看的過程中體會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忠于職守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的實踐中,多媒體發(fā)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實現(xiàn)對學生情感的渲染與熏陶,便于學生理解為何白求恩大夫的手術臺成為了“陣地”,教學重難點的學習也流利多了。
第三,想象力培養(yǎng)的應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借助屏幕獲得視覺體驗,再結合個人感知與理解,發(fā)揮個人想象力實現(xiàn)對所學內容的深入學習,在語文老師的點撥和解惑下不斷提升文學素養(yǎng)。多媒體教學在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實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一張圖片為基礎往往能散發(fā)出無窮的魅力。例如,在學習三年級《火燒云》一課時,要讓學生知道這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寫景之作。文中勾畫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火燒云圖景,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設備,教師先播放火燒云的圖片,讓學生了解火燒云上來和下去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理解火燒云上來時的特點,學習作者以多個不同構詞形式的詞語描述火燒云的顏色變化,然后展示火燒云各種奇妙的形態(tài),勾勒出動態(tài)的畫面,使學生目睹火燒云下去的全過程及留下無限的遐想,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加深對大自然的敬畏。
總而言之,多媒體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方式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搭配非常好,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語文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實踐者和教學理念的實施者,需要多學習關于多媒體的相關知識,對多媒體技術以及相關知識進行研究,尤其是在課件制作和課堂應用方面,掌握更多的多媒體使用技巧,實現(xiàn)多媒體教輔工具的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趙平禮.淺談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20.
[2]解凡凡.多媒體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
[3]馬玉清.如何利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