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慶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完善,在高中階段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英語課堂需要有效滲透德育并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挖掘英語閱讀中有關德育的因素,做到多方面的滲透?;诖?,本文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作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德育;研究
在當代,大多數的高中英語閱讀依舊是填鴨式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講授詞匯語法等知識,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通過分析近些年來高考英語試卷,我們會發(fā)現閱讀和完型是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展開設問的,包括人與人、人和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充滿了情感理解和生活經歷。所以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更加重視德育的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生活的魅力。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第一,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需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育理念已經不適應新時代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的缺點已經暴露出來。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重視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要落實德育工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第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學習知識已經不再像低年級一樣依賴教師的幫助,他們認識事物常常保持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當中,通過進行德育滲透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自我探究中積極主動的思考,并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
第三,英語教學與德育的關系。英語現在作為一門通用語言,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價值,獲得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道德情操在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學習英語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同時利用英語學科與德育教學之間的緊密關系,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進步和提高,充分發(fā)揮英語學科的作用,達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培育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將德育與英語課堂教學相結合,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為出發(fā)點,通過開展情感教育,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其次,教師在生活當中能夠與學生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課程。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德育對促進學生成長的導向作用。
第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英語這門課程里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選擇不同的閱讀材料可以讓學生領略到不同風土人情和文化氛圍,英語教師通過合理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多元文化意識。英語教材蘊涵豐富的資源,通過合理利用教材內容,挖掘德育因素,提升英語德育教學的實效性,為高中英語課堂注入新鮮的活力。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策略
第一,開展榜樣教學。教師不僅能夠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同時也是學生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在很大程度上,學生十分依賴和信任教師,也會學習教師的一言一行。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承擔指導者的作用,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過程當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例如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怎樣分析和把握作者的情感,都可能成為學生效仿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要不斷豐富知識體系,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展榜樣教學。
第二,深度挖掘閱讀素材中的德育信息。高中英語閱讀素材大多來源于教材中的課文和閱讀理解的練習題,素材廣泛,體裁多種多樣。涉及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地理狀況,以及與中國的關系等眾多內容,通過深度挖掘閱讀素材,都能從中發(fā)現德育的影子。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根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和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魂”,帶領學生挖掘閱讀素材中蘊含的有關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公德教育等德育因素,在講解的過程中與學生共同研究探討,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能夠受到熏陶,提高道德品質,從而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例如在學習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在介紹背景時可以結合反種族主義的歷史和最新時事,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介紹曼德拉的故事,展示他為反對種族隔離提倡平等做出的貢獻。讓學生對建立自由平等的世界有著清醒的認識,將曼德拉作為一個榜樣,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人生理想。
第三,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大部分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會指導學生通過采取略讀、精讀等方式進行閱讀,還會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塑造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涉及到有關環(huán)境保護行為規(guī)范,維護自身權利等具有德育特色的教學素材時,教師可以有序組織學生通過開展問答、討論、背誦等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礎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提升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塑造道德品質。例如在學習Keeping healthy這一篇課文時,相關題材具有十分明顯的德育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展開討論,了解和交流有關健康生活的方式,并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幫助學生塑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意識,進一步滲透德育。
第四,結合生活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學到的知識最終要回歸生活。高中學生對生活中的事情具有極強的興趣,如果教師能夠將教學與生活相聯系,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活力。通過閱讀教學滲透德育,學生需要將學習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養(yǎng)。例如在Friendship這一篇課文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身經歷,并探討保持友誼的幾種做法,從而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課程也是對學生開展德育的一個重要方式。將英語閱讀教學與德育相結合,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英語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由知識教育逐漸向德育過渡,才能夠更加契合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讓學生在豐富英語知識的同時,全面健康的成長,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娥.淺析如何提升高中英語閱讀能力[[J].中華少年,2015(16).
[2]周雪梅.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調查[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王潔.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J].湖北教育,201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