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嬌
【摘 ?要】談到復習,其實復習的過程是掌握知識的高級階段,復習質量的優(yōu)劣,取決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平時學習新知識時,應按正常的進度“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打好基礎。對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要全部理解和掌握。絕不能在學習新知識時,一知半解,“囫圇吞棗”,成為“夾生飯”,指望到復習時進行彌補,那樣會為全面掌握知識設下障礙。所以平時的學習是復習的基礎。
【關鍵詞】習慣;復習;小學教學
一、引言
每當期末考試臨近,一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有的學生總變得忙亂而又緊張,不是不知從哪開始入手復習,就是覺得自己沒什么不會的;甚至有些家長比孩子還要著急,逼著孩子臨時抱佛腳,諸如此類,讓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期末考試綜合癥。那么怎樣克服這些難題,有效地做好期末復習呢?
二、正文
1.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談到復習,其實復習的過程是掌握知識的高級階段,復習質量的優(yōu)劣,取決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平時學習新知識時,應按正常的進度“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打好基礎。對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基本方法要全部理解和掌握。絕不能在學習新知識時,一知半解,“囫圇吞棗”,成為“夾生飯”,指望到復習時進行彌補,那樣會為全面掌握知識設下障礙。所以平時的學習是復習的基礎。
(1)上課聽講習慣:上課聽講要求學生能做到三點。
①先能清楚重復。當我在上課的時候提問學生是分層次的,一些重點問題我會讓一些孩子重復一遍,既關注他是否認真聽講了又鞏固了一遍知識,但有些孩子不會進行重復,這時候就要讓他多重復?;丶液蠹议L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給您講一講今天在學校學到了哪些知識。
②能有邏輯地表達。讓孩子說話的時候有邏輯關系,學會用因為、所以說話,能根據獲得的信息進行思考。這個不僅是老師課上培養(yǎng),家長在家也可以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有邏輯的表達。
(2)做題的習慣:我主要讓孩子做到三方面:
①專心
做題首先要專心、要有時間觀念,有時間管理的能力,有時候咱們在課堂上做一張小練習,有的同學都做完了,檢查完一遍了,個別同學還有1/4,甚至一半沒做呢,然后等到老師說還有5分鐘收卷了,再著急寫后邊的題,那他做題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就要要求孩子一項作業(yè)一口氣寫完,中間不抬頭、不做其他的事情,踏踏實實完成這項作業(yè),如果走神了就擦掉重新寫。在平時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養(yǎng)成孩子專心學習的好習慣,培養(yǎng)他的時間觀念。
②題題圈畫重點
在做題過程中要求學生題題圈畫重點,逐字指讀,邊讀邊畫,個別孩子進入圈畫重點階段后如果出現不完整讀題等倒退的情況,還可以讓他繼續(xù)逐字指讀圈畫。這樣的過程可以反復進行,逐步培養(yǎng)。還要重視學生正確理解題意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如何找到題目的重點進行方法指導。
③題題有過程
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和思維的嚴謹性和重要。其實培養(yǎng)推理能力和思維嚴謹性還有一個重要的陣地就是孩子們書面解答每個問題的過程中,這些問題包括填空、選擇、操作……,每一個題目的解答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和思維嚴謹性的好機會。孩子堅持這樣做,成績必然會明顯提升,在我的教學中我深有體會。這個過程可以是圖、可以是算式,也可以是在題目中標注,但是每題都要像完整解答題,那些一秒不能口算出結果的計算都要列豎式,保證會做后還要能做對。這些要求必須逐題落實,剛開始孩子們覺得麻煩不愛寫,我判著也很累,而且在最開始的幾次闖關中也沒有看到什么效果,但是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堅持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很多孩子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存在著問題,有些孩子都畫批了,但是顯然是為了畫批而畫批,沒有把題讀到心里去,并且也不按照我的要求做,沒有什么過程,有些同學的卷子每次都非常的干凈,即使我說我你不寫過程我不判,他也得等交上來我給他拿回去讓返工才寫幾筆。他們心里總覺得寫過程太麻煩了,老師的要求就是多此一舉,我沒寫過程不是也做對了嗎?他們還小,看問題沒有前瞻性,一次做對不代表次次能做對,尤其是到了高年級數量關系更復雜的題光靠腦子想過程出錯的幾率非常大。但是咱們得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做好鋪墊。很多題都不是他不會做,而是根本沒讀懂題甚至沒讀完題,像孩子理解不好的,那就要反復讀看題什么意思,這些不僅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還需要家長您在家就這樣要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習慣。
(3)檢查的習慣:做完必查(重新做第二遍)
我們經常對孩子說寫完要檢查啊,你得認真檢查,但是我們沒有教給孩子檢查的方法,孩子怎么能會檢查呢!其實對孩子來說,重新做第二遍就是最有實效的檢查。平時做題一定不能寫完最后一道題就扔下筆認為自己作業(yè)完成了,要讓孩子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一般我還會給孩子細分幾個小步驟來完成自己的檢查:先大體查一遍有無漏題的;再看看選項是不是填寫正確,因為有的孩子容易把答案寫在選項的括號里;再看看有沒有計算和大題抄錯數的現象;最后如果有時間再重新做一遍。這樣做的好處是有的孩子寫的慢來不及再做一遍,只能開始重做幾道題,這樣后面他有問題也沒查出來,這樣先保證不丟題、計算不出錯。
(4)自我反思的習慣:注意再現練習中集中有錯的題——形成弄懂每一道錯題,經?;仡檹土暤牧晳T??鬃诱f“溫故而知新”,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不止是提醒我們要復習,還告訴我們從溫故的過程中還會有新的發(fā)現,悟出更深的道理,溫故的過程不是平面簡單重復的過程而是螺旋提升的過程。
以上的方法我經過了很多次的改進覺得對我自己的班級非常有用。在實踐過程中不僅要及時和家長們積極溝通,還要不斷地改正自己的方法,當方法不管用了,我們要及時的改進。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qū)星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