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張芳
【摘要】“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笨梢姡际菫閷W之本,啟思是為教之本。課堂設疑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設疑不當,必然堵塞學生思路,窒息課堂氛圍,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設疑得法,可以啟迪學生積極思維,實施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本文結(jié)合繪本教學實例,探討了如何通過標題、提問、品讀、續(xù)尾設疑,讓學生在好奇、參與、感悟、創(chuàng)編中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討論、辨析和解疑,并以此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捷、靈活、深刻和創(chuàng)新。
【關(guān)鍵詞】設疑 思維發(fā)展 繪本教學
一、標題設疑。在好奇中促進思維從遲鈍走向敏捷
“看書先看皮,看報先看題?!睒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繪本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多時候也都是從標題開始的。不同的標題或給人以遐想,或給人以懸念,或給人以提示……巧用標題設疑,可以不斷撥動學生思維的觸角,將其思維匯聚,以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帶著好奇走進發(fā)現(xiàn),提升思維的靈敏度。
1.緊扣興趣點
《火花英語閱讀》五年級下冊The Star Money一課,題目“星幣”就是個興趣點,它充滿了新鮮感、神奇感和魔力感,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發(fā)掘其中的秘密。因此,筆者從標題切入,先后提出了幾個有層次的問題:
接著,筆者引導學生從談論他們好奇的“星幣是什么樣的”到“星幣的來源”,從總結(jié)“小女孩得到星幣后的生活變化”到評價小女孩,深刻體會她為什么在自己受凍挨餓的情況下還要把衣物送給三個乞丐,再到學生設身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問題串聯(lián)成故事的主要線索,幫助他們擺脫了思維的“慢半拍”。可見,從基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借題設疑,在真實任務的體驗中點燃思維的火花,可大大提高思維的敏捷性。
2.抓住題眼
題眼是繪本標題中的關(guān)鍵詞,是故事的切入點,也是故事的中心思想或主題所在。抓住了題眼進行設疑,可起到“牽一問而動全文”的作用,促使學生加速思考,主動解疑。
如《跟上兔子》五年級第1季中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這一課中,很明顯,“Best"就是標題的“重中之重”。筆者這樣設計:(1)In your opinion,what present is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2)Whogets 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3)Is Vicl(ysChristmas present the best?Why?這幾個“魚骨”問題,一下子成為觸動學生思考的動力源、探究的助推器,學生頓時開展了暢所欲言的討論。如問題(1):最漂亮的、最喜歡的東西或友情、家人團聚都可能是最好的禮物……問題(2):可能是Vicl(v父母、Vicky自己、他們的親朋好友……通過對題眼設疑,學生的質(zhì)疑形成了,思考開始了,討論熱烈了,反應迅速了,故事梗概明晰了,思維綻放了。
二、提問設疑,在參與中促進思維從呆板走向靈活
問題是思維產(chǎn)生的原動力,也是探究學習的開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問,精心設疑,更要啟發(fā)學生學會自主提問,以問題做支架,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思維得到訓練和激活。
1.學生自主提問
如執(zhí)教《黑布林英語閱讀小學a級3》The BigFire這一課時,筆者先拋磚引玉:Look atthe cover,what can you see?What dO you want do knowabout the big fire?如沒有后半個問題,那學生只說從封面看到的內(nèi)容,會大大限制思維。但筆者大膽放手,通過增加“關(guān)于這場大火,你想知道什么”這一問題,讓學生從簡單的視覺到大腦的想象,從課內(nèi)的繪本到課外的生活,嘗試從自己的認知視角進行自主提問,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提出的問題有:Where is the big fire?Will the ani-mals run away?WhO helps stop the fire?Can theystop the fire?How do they stop the fire?How arethe animals at last?等。筆者將這些有價值的問題,作為教學文本的探究點,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帶著“想知”走進“不知”,帶著“想知”走進“可知”,有效地促進和增強了彼此之間的思維碰撞,也實現(xiàn)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目標。
2.教師有效追問
在課堂教學中及時關(guān)注學生的隨機生成,進行有效追問,不僅能直指學生的思維過程,也能讓學生深入思考,化思想的平淡為神奇,化思維的呆板為靈活。還是以The Big Fire為例,筆者設問: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est?讓學生參與討論、表達見解。學生大多喜歡藍鳥的勇敢、果斷,卻很少有人談及“膽小害怕”的粉鳥。于是,筆者追問:Do you like the pink bird?學生回答“No”。筆者順勢轉(zhuǎn)折追問:But I like it best.Do you know why?同時出示粉鳥與孩子在一起的圖片,學生頓悟:shewants to look after her bables./She 1s a mother.She cant leave them./She is brave,too.She doesnt flyaway.筆者通過追問的引導,把學生思維的方向往別處發(fā)散,給學生提供多層面的分析與思維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思維和拓寬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三、品讀設疑,在感悟中促進思維從淺顯走向深刻
繪本中人物角色通過語言傳情達意。只有落實“讀對、讀懂、讀活”的課程思想,加強學生讀的訓練,才能以讀設疑、以讀釋疑、以讀導情、以讀冶情,把讀與思考、讀與理解、讀與想象、讀與感悟有機結(jié)合,使學生與教材中的人物產(chǎn)生心靈共振、情感共鳴,讓其思維在品讀中不斷深入。
1.借助語氣渲染
《跟上兔子》四年級第1季Little Zoe Lookingfor Mum一課,Zoe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先后遇到了penguin,zebra,tortoise,dog及bear,前4次Zoe總是會問:“Are you my Mum?”筆者詢問學生:Zoe尋找媽媽過程中,同樣的發(fā)問,是否同樣的語氣與心情?學生通過自讀、同桌體驗讀、組內(nèi)交流讀等方式,全身心投入情境之中,把他們體會到的有滋有味地讀了出來。原來,這是看似相同卻又大不同的四問:(1)有希望一失望;(2)仍懷希望—很失望;(3)依然希望一沮喪;(4)迫切希望一絕望。不斷加劇的急切的心情以及層層遞進的希望越大失望更大的遺憾,讓Zoe傷心絕望地落淚。學生不同語氣的真切體驗和渲染,打通了他們的感覺通道,情感隨即噴涌而出。這樣的一幕,不免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疼Zoe,更好地感悟故事所要表達的思想,升華情感。此處,筆者又巧妙設疑:The four animals(penguin,zebra,tortoise,dog)cant be herMum,Can the bear be her Mum?水到渠成地為下面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的變化做鋪墊,也把學生的思路不斷激活并深化。
2.代入角色體驗
在繪本學習中,學生不難找到故事中的各種角色,備受矚目的主人公也罷,毫不起眼的配角也好,只要他們以“Im…”的身份代入,就會產(chǎn)生思維的變性,有想要讀下去的動力。教學時,啟發(fā)學生在腦海中把自己建構(gòu)成課文中的角色,他們就會設身處地地思考,通過多種感官、多重視角把自己的深刻感悟表演得分外鮮活生動。還是以lit-tle Zoe Looking for Mum的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為例:Zoe在經(jīng)歷了前四次的尋找媽媽失敗后,那種渴望被愛、渴望溫暖的情感與得不到的落差早已在畫面和文字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激發(fā)了Bear對Zoe的關(guān)愛爆棚。筆者設問:How is Zoe now?Whatwill the bear do?Try to imagine and act in pairs.引導學生既體會Zoe的那種難過、無助,又感悟bear的熱心、善良,并在生動的角色表演中啟迪學生思考繪本內(nèi)在的意義和價值。
四、續(xù)尾設疑,在創(chuàng)編中促進思維從守舊走向創(chuàng)新
在繪本教學中,我們不妨拋開一個故事一個結(jié)局的守舊思想,嘗試進行以“似完非完”的懸念設疑,讓學生能抓住故事的某一個關(guān)鍵點或興趣點,創(chuàng)造性地“自圓其說”。
《跟上兔子》四年級第1季Home is best一課,講的是MrParrot嫌棄自己又小又破的家,到處尋覓更好的新家,結(jié)果又餓又累,還是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故事到這里似乎很完整地結(jié)束了,然而,針對之前MrParrot“不換新家不罷休”的執(zhí)著,會不會在自己家短暫的休整后,又有尋找新家的念頭呢?因為日常生活中,一個人思想、態(tài)度的反復也是正常現(xiàn)象。于是,筆者設疑:Ifthestory continues,what other place will the parrotgo?Discuss and write about it.在一番討論之后,學生將故事續(xù)編如下:
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始終讓學生圍繞主題"Homeis Best”,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或生活體驗大膽而合理地展開想象,讓他們在自己豐富的想象空間內(nèi)將創(chuàng)作的火花不斷點燃,像Mr Parrot一樣暢想著無窮無盡的故事,增強學生的語用體驗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優(yōu)化語言輸出,達到語言發(fā)展和思維發(fā)展齊頭并進的教學目標。在學生主動參與的文本續(xù)編活動中,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得到了充分發(fā)展。
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啟發(fā)、誘導學生多思考、多質(zhì)疑,以疑啟思,以疑促思,推動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和水平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多向性、變通性和深刻性,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