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整個化學教學過程都顯得極其重要,在傳授學生化學知識,觀察化學現(xiàn)象的同時,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極為重要。此外還要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熱愛,精心設計化學實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1-0147-02
化學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以外,更多時候需要學生通過實驗去論證,有許多理論以及概念均是通過實驗后得出。基于此教師在教學期間要不斷重視對化學實驗的操作。有效的化學實驗課堂不僅僅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在向學生演示實驗的時候,使學生主動去觀察并分析,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相較于其他學科,化學部分知識可能過于抽象,經過化學實驗便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化學實驗課的重要性
化學本身屬于自然學科,在其教學過程中需要化學實驗的支持?;瘜W內蘊含的概念與理論,均是在實驗基礎上獲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化學實驗,以此保障教學質量。目前部分學生對教科書中相關化學知識點難以理解的主要原因便是對化學實驗的不夠重視,往往在需要進行化學實驗時便一帶而過。這種教學方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我國新課標的不斷推進和施行,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方式,不僅僅局限于傳授學生某些知識,更多的則是要求學生在學習后獲得一定的意識和優(yōu)秀的品質?;谶@樣的原因,教師們更需要將化學知識與核心素養(yǎng)充分結合,將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在教學期間要不斷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獲得成就感,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使學生在不斷獲取新知識的前提下,潛移默化的形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師而言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探索,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提升措施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整個化學教學過程都顯得極其重要,在傳授學生化學知識,觀察化學現(xiàn)象的同時,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極為重要。結合相關資料,基于核心素養(yǎng)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提升措施,主要如下:
(一)融入核心素養(yǎng)
想要保障化學實驗教學成功,需要積極融入核心素養(yǎng)。通過深入分析可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教學主要是為驗證某一化學公式,或者是完成教學大綱中的任務,未能認知到化學實驗的關鍵點,學生無法全面獲取化學知識。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教師均是按照常規(guī)程序進行演示,學生僅僅是模仿,無法保障化學實驗教學質量。
就上述問題,只有轉變教學思維,明確化學實驗教學核心點,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才可促使學生真正的掌握化學知識。同時按照教學大綱,合理設置化學實驗操作,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科學分組,確保實驗可凸顯細節(jié)問題,以此提升化學實驗教學質量。
(二)創(chuàng)新演示實驗
通過分析能夠發(fā)現(xiàn),化學教材內本身涉及較多的實驗,在化學課堂教學階段,教師應當強化這些實驗的應用,借助這些實驗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激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借助課本知識,強化其中化學資源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筆者認為,在進行化學實驗演示階段,教師可引導學生去猜想,積極探究,分析實驗內的化學原理,解釋化學現(xiàn)象,以此掌握化學實驗相關內容。
比如就“分子運動”教學階段,教師可整合相關知識,先鼓勵學生去猜測實驗現(xiàn)象,或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開展實驗設計。學生在小組內通過邊開展試驗,可邊觀察與總結實驗現(xiàn)象,進而自行設計實驗。在學生實驗階段,關注學生的操作流程,總結歸納學生實驗操作缺陷,引導學生不斷改進。值得一提的是,若教師的實驗階段,受到場地或實驗器材的限制,可適當轉變教學思路,從實際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去探索生活中的化學知識。
比如:就點燃火柴會產生刺激性氣味這一生活現(xiàn)象,教師可提問:“這股刺激性氣味哪里來的?為何會產生這股刺激性氣味?”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促使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以此掌握“分子是不斷運動”這一知識點。教師在為學生演示實驗流程時,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以此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觀察現(xiàn)象的同時,能夠透過生活現(xiàn)象,分析其中蘊含的化學問題。
(三)設計化學實驗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化學實驗,可激發(fā)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實驗中的化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欲望。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精心進行化學實驗設計,并邀請學生參與到實驗設計中,增強師生溝通,不斷改進實驗方案,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應當認知,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需要學生放下對教師的芥蒂,轉變傳統(tǒng)灌輸式課堂氛圍,以此促使學生深入到課堂實驗中。
比如:就白磷燃燒相關知識點,教師應當騰出一些時間,促使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或見解。主要圍繞白磷燃燒污染環(huán)境展開討論,詢問學生是否可使用其他化學物質替代白磷。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可依據(jù)自身掌握的化學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不同物質比較,以此掌握不同物質著火點相關知識。
(四)布置家庭作業(yè)
教師在課后應該適當布置小實驗,引導學生獨立在家庭完成化學實驗,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將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進而引導學生感受化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價值,更好的開展化學知識學習。筆者認為,借助這類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促使學生獨立開展化學實驗,提升自身化學興趣,以此增強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需要注意的是,化學實驗分析階段,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差異較大,受到實驗操作與實驗流程的影響,實驗主題差異較為顯著。教師需要積極應用化學實驗,以此輔助教學活動,通過選擇宏觀與微觀結合的分析方式,解釋化學規(guī)律與化學概念,進而解決化學問題。
比如:教師在講解完酸、鹽性質之后,可設置一些家庭小實驗,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將食用醋與小蘇打放在一起,觀察其反應,并記錄下實驗現(xiàn)象。在下次上課時,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鹽的形式與酸的性質,以此加深學生對上節(jié)課知識點的印象,更好的融合新舊知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實際教學階段,教師應當積極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化學興趣。通過合理設計化學實驗,引導學生自主動手、獨立學習,以此提升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階段,教師應當強化綠色化學理念的灌輸,促使學生變廢為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環(huán)境保護。
參考文獻:
[1]鄭曉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104-105.
[2]胡曉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9(18):91-97.
[3]趙揚.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化學STEM課程設計[J]. 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07):39-42.
[4]許逸群,林建芬.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初中化學實驗課時教學標準研究——以人教版“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8(10):75-78.
作者簡介:
賈亞軍(1983-),男,甘肅省臨洮縣人,漢族,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