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花
【摘要】教學質量是教學中的生命線,學生的學習是原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上構建的新內容,屬于一個充滿復雜的過程,藏語文是基礎學科,在小學課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我們應當引導小學生掌握牢固的專業(yè)知識,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為小學語文課堂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確保每節(jié)課堂效率。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如何提高小學藏語文單詞實際效率,并提出具體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 藏語文? 單詞識記
【課題項目】該論文為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藏文拼音識詞教學有效性策略的應用》系列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0673。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44-02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才會積極踴躍的進行思考,所以在小學藏語文單詞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情況,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進行藏語文單詞學習。藏語文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字構成部分也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用語,引導學生學好藏語極為重要,所以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能夠緊密貼合時代的發(fā)展需求進行引導與幫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并未深入了解,學生開展的一切活動都是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所以要想取得小學藏語文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拼音是藏語文學習的重要基礎,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牢固掌握,但是如果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和反感,教師便可以應用趣味教學方式,通過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組織“蘿卜蹲”這一游戲活動將拼音寫在卡片上,每位學生手持一張卡片,教師隨機讀出拼音,持有相應拼音卡片的學生往下端,然后證明學生讀出下一個拼音,按照順序依次進行,在游戲中學生能夠輕松愉悅地掌握pe,并且能夠產生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濃郁學習興趣。
二、激發(fā)學生情感
由于藏族學生從小生活在藏族文化中,具有較強的民族文化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的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增強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藏語文是學習藏族文化的重要基礎,從情感上加強引導和宣傳,是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藏文化,才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之中,教師必須要渲染課堂氛圍,加強前景設置,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堂教學模式?jīng)]有固定的教學方法,但是對于整體的教學而言不容忽視,教師必須要精心合理的設計每一堂課程,使學生能夠興趣盎然的在課堂中學習藏語文。根據(jù)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授課之中開頭講解效果最佳,引導學生進行新課導入,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教師通過巧妙的設計導語,有助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師必須要采用多元方法,可以講故事,也可以設置懸念,或者是用圖片提出問題等等,通過以舊代新畫龍點睛等各類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文章重點。教師自身首先要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情感要素,能夠旋轉動情點,打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與溝通。
例如:教師講解《布達拉宮》這節(jié)課實施可以引入布達拉宮的建立背景,以及建造師也可以列舉舉世矚目的成績,將這些內容引入課堂教學,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向往之情,通過描述教材與課本,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
同時教師還應當應用信息技術,制作電子課件,有效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電子課件的實質關系與形象性等諸多特點,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情境中進行思考與探索,在教學中教師切記不要唱獨角戲,應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給予學生發(fā)揮自我的機會和平臺,鼓勵學生動手,動口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助于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三、渲染課堂氛圍
音樂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音樂能夠擺脫國界不受限制,即便是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人群,即便人們聽不懂歌詞含義,但是也可以從表演中感受到情感傳遞,從而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可以通過另一種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文字學習,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幸福,能夠烘托情感。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布達拉宮》這節(jié)內容,教師引導學生感悟布達拉宮的神秘感和神圣感。但是如果教師應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講解可能不夠生動,也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高效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配合音樂進行教育指導,通過講解課文,播放西藏民族歌曲,應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帶領學生參觀布達拉宮,使學生在伴奏閱讀情況下進入到栩栩如生的場景之中,能夠在腦海中描繪出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闊,產生感染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美好山河。
四、加強字母與字形結構教學
學生學習藏語,切記不要好高騖遠,應當從基礎的字母和標點符號學習,如果教師設定的基礎較高,則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目的,教師先引導學生從30個輔音字母與4個元音符號、5個反寫字母學起,一年級階段對學生進行反復學習和引導,鼓勵學生讀懂字音,藏語與漢語和英語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教師不要只圍繞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與實踐應用有效融合,教會學生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切實打好基礎。
五、借助圖畫展現(xiàn)意境
小學生處于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的能力有限,文化水平較低,為了有效降低學生藏語文的學習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的插畫,由于圖文有一定的相通性,抓住圖片和文字的聯(lián)系才能夠有效理解課文中的語言,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文章。
例如:學習《長城》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展示圖片,為學生出示與長城相關的內容,體現(xiàn)出勞動人民建造長城的艱辛以及長城的雄偉壯觀,使學生感受到文章傳達的思想情感。通過看完圖畫,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學生的祖國熱愛之情,著重凸顯教學意義。
六、教師用激情點燃情感共鳴
藏語文課堂是否充滿生機與活力,關鍵之處在于教師是否投入了資深情感,教師進入到課堂角色產生激情才會能夠引起師生情感共鳴,所以教師應當滿懷豪情,充滿熱情,營造輕松愉悅的師生關系,能夠引導學生閃現(xiàn)智慧之光。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將自身的激情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導入以及課堂教學互動和知識講解,通過開展相關的語文教學活動,能夠引導學生積極踴躍的思考和探索。所以在一上課,教師必須要充滿激情,能夠使學生進入到蓄勢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切記聲情并茂的講解,在激動時可以用肢體語言進行描述,將文章中的無聲文字轉變成有聲的語言,通過教師的個人情感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能夠形成情感共鳴,取得良好的課堂教育教學效果。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看出小學造語文學習有眾多的方法和技巧,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應當采用多元方式,藏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探索出多元教學方法,將教學工作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才能夠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學習藏語文文化內涵,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的引入真情實感,增強學生對于藏語文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朱成奎.淺談如何提高學生藏語文單詞識記的效率[J].新課程·小學, 201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