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所指的“小古文”,其實就是篇幅較短、便于小學生理解的文言文。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語言表達形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到今天,有時在書信交往的過程中,人們依舊保留著部分的文言表達內(nèi)容,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它是古代先賢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和文化遺產(chǎn)。它的語言簡約而凝練,布局獨具匠心,思想內(nèi)涵深邃又富含深刻審美情趣,所以說它具有較強的教育指導價值。因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認真學習“小古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小古文的教學舉足輕重。俗話說,“把握住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蔽磥韺W生們在進入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后,接觸文言文的機會更多,而如果他們失去了小學階段良好的語文學習基礎,那么將來很可能會被全班學生甩在后邊。因此,加強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實施小古文教學,應當引起所有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新版的語文教材——統(tǒng)編版教材在對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和安排上顯然多了些考慮,照顧到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特點。以下本文就來簡單說一說如何實施小學高年級的小古文教學,其中的不足之處,還請同仁指正。
一、小學語文“小古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幾點問題
首先,是小學語文教師過于重視小古文的背誦,而輕視學生理解和表達。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標準中曾明確提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币约啊疤貏e重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踐行立德樹人、愛國主義,讓優(yōu)秀高尚的品質(zhì)都能潛移默化到字里行間里去?!?,由此可見,實施小古文教學,不僅要重視最后的背誦,更應當重視讓學生理解品味文言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道德、哲學智慧,這些智慧才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僅僅讓學生背誦,學生對于背誦的內(nèi)容理解得不深刻,則無疑是事倍功半的。
其次,教師未能充分聯(lián)合學生家庭教育方面的力量。這使得教師獨自一方戰(zhàn)斗在小古文的戰(zhàn)場上,很難取得小古文教學的勝利。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是比較活躍的,并且想象力也十分豐富,但是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保持思維的活躍度上。而如今小學的高年級語文小古文教學,很多情況下是教師一個人在“滔滔不絕”,學生要么是插不上話,要么是不敢插話,師生之間互動性缺失,家庭和學校教育之間也缺少溝通,這也會導致小古文教學質(zhì)量不高。
再次,小學語文教師輕視了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價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看到一些多媒體教學設備進入了萬千學校,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通過結合信息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尤其是將小古文中表述的故事轉(zhuǎn)化為動畫故事,更容易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探究。但是,當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并不高,很多教師將其作為了課堂的擺設。因此,綜合來看,探索有效的小古文教學指導方法是尤為迫切的。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小古文教學的幾點對策
(一)從認識到理解,夯實文言文學習基礎
對于小古文教學,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初步認識文言文的文體,這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學生只有認識了這種文體,知道了文言文的一些明顯特點,激發(fā)了他們對文言文探究的興趣,那么之后的教學內(nèi)容才能更好的導出。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少年中國說》一課時,我們可以知曉這就是一篇簡短的文言文,它的作者是我國近代的革命者,曾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而領導“戊戌變法”,但最終無法撼動頑固派的力量,使得變法圖強的主張被付之一炬。但這篇簡短的小古文,則充分表達了梁啟超先生對變法的堅貞毅力以及樂觀積極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朗讀一遍課文,然后,給予學生自主朗讀的時間,讓學生將不懂的字詞在課文中畫出來,看是否可以通過查閱字典或者是前后桌探討的方式解決,就此使得學生在朗讀、標識的過程中認識小古文的文學體裁,再逐漸嘗試理解作者梁啟超先生想表達的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的愿望。
(二)深刻解讀文章內(nèi)涵,體會作者深意
在學生初步自主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礎上,教師就需要深度剖析作者所表達的深層涵意。對此,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輔導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集中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上文言文課時候的課堂注意力,讓文言文的靜態(tài)、抽象文字活躍起來,加深小學高年級學生思考和合作探究作者深層表達內(nèi)涵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五年級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時,對于作者所描寫的自然景觀以及作者所烘托出的千難萬險的行程氛圍,教師都可以結合多媒體,用視頻教學的方式展示出來,學生在觀看到視頻動畫后,自然會結合著作者寫作的文本進行理解,從而體會到詩人納蘭性德對男兒鎮(zhèn)守邊塞慷慨報國之志的歌頌和贊美以及對遠離家鄉(xiāng)的無限思念之情。有興趣的教師,還可以抽出某一節(jié)自習課的時間,開展詩詞朗誦會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報名參加,既展示了學生朗誦方面的才藝,又培養(yǎng)學生敢于證實、勇于表現(xiàn)的能力。
(三)強化課外家庭教育,布置古文學習作業(yè)
對于教學指導,我們永遠不能忽視來自學生家庭方面的教育力量。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所扮演的教育指導角色,自古以來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曾子殺豬”的故事,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告訴子女一定不要欺騙、說謊,要做一個誠信的人,而“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父母的抉擇往往會改變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想要看到孩子們成龍成鳳,那么自身就應當扮演好教育指導的角色。
比如,父母可以經(jīng)常陪伴孩子一起閱讀關于“小古文”方面的書籍,可以是名人傳記,也可以是寓言故事等,這些都將會對孩子的思想啟蒙起到一定教育作用,另外,也可以進一步夯實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掌握的古文學習基礎;其次,作為父母,還可以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中華詩詞方面的綜藝節(jié)目,隨意抽出某一條詩詞作品與孩子進行交流探討,看是否可以背誦出整篇文章,然后再進一步探討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也可以達到古文的課外拓展和延伸的效果。
此外,一位教育專家還說過,“當孩子已經(jīng)意識到你在教育他的時候,其實就已經(jīng)代表你失敗了?!?,所以,一直以來,教育工作者都在試圖找到一種方法可以讓學習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知識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禮。比如,筆者建議,家長朋友可以嘗試多給予孩子們一些鼓勵、贊賞和表揚,不要總是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嘗試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要知道,表揚和贊美相比于批評和指責,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家長隨意的一聲怒吼,都可能毀掉一個孩子。比如,上一次學生在學習古文時,還需要借助家長的幫助,但是這一次竟然可以獨立完成了,這便是學習上的進步,應該得到家長的贊揚。通過這些,學生才可能對小古文保持更高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小古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舉足輕重,它與其他教學內(nèi)容不同,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小古文,有利于夯實他們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使其具有較高的文學品味和鑒賞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更大大提升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效率。但筆者所總結的一些小古文教學方法中,也尚且存在缺憾,希望可以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和完善,以盡快攀登小古文教學的新高度。
參考文獻:
[1]李筍.玩轉(zhuǎn)小古文——小學語文古文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50~52.
[2]張湘溪.小學語文古文情境教學模式的探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853~857.
[3]王蘊杰.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小古文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4]楊詮.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入小古文教學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2019,8(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