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香
【摘要】新課標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而基礎學科的教學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的滲透。在教學中,關鍵是利用數學學科特點,充分挖掘高中數學材料中蘊含的德育結合點,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高度融合。教師需秉承滿足學生需求的原則,通過挖掘教材、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完成德育教育的滲透。
【關鍵詞】高中數學材料? 德育教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53-02
1.德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價值原則
1.1有機整合原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需要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德育大綱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深入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高中數學課堂除了要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教授外,還需優(yōu)化學生的解題技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而實踐教學則是實行德育滲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明確數學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在增強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完善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1.2循序漸進原則
德育滲透效果與學生年齡及心智有著直接關系。高中生在思考問題的方式上及興趣愛好上存在一定差異,再加上高中生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在德育教育中教師應對學生自身特點予以了解,然后有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開展德育滲透工作,以此來優(yōu)化學生的道德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1.3情感原則
不管是高中數學教學還是德育滲透,都與情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在數學知識講解中帶入情感因素來加強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在講解一些較為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可添加數學背景及發(fā)展歷史等內容,幫助學生高效掌握知識點。
2.高中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路徑
2.1愛國主義的滲透
數學從古代開始就被人們廣泛應用,古代很多數學家的出現也為數學的發(fā)展及人類的進步提供了助力。在現今高中數學教學中,將古代較為著名數學家的歷史事跡及貢獻融入到知識講解中,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蛘呓處熯€可宣傳古人的國家意識及吃苦耐勞精神,讓學生有所觸動,學習這種意志品質。比如,在三角函數的教學中,可插入三角函數的衍生歷史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學習,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三角函數最早被應用在天文觀測中,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演變,并在明崇禎4年被引入我國,當時的《大測》一書就是由當時的數學家,根據三角函數所編制的三角學書記,為三角函數在我國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這些名人成就,讓學生了解古人在數學領域的成就,并對其中涉及的探索精神予以分析,激發(fā)學生好勝心理,定下遠大理想,為祖國做貢獻。
2.2辯證唯物主義的滲透
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一直都貫穿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全部內容中,每一個章節(jié)都體現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且從簡到繁、從難到易的顯示了辯證推理與唯物求真,使得高中數學課堂充分融合了辯證唯物主義核心理念。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教學中,教師可將不等式轉化成方程式的解法,之后再通過函數圖像的結合應用,實現不等式的轉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其中涵蓋的辯證唯物主義予以挖掘,并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更好的進行思想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學會運用科學合理的思想認知世界,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并從中學會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數學的奧妙。
2.3嚴謹學風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滲透
數學本身就是一項較為深奧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十足的耐心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才能在問題出現時,運用合理的推理方式找出解決方法,獲得準確答案。高中數學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解題思維及解題技巧,也對學生的書寫要求及學習態(tài)度有著嚴格要求,而這些內容的高要求,為培養(yǎng)學生求真思想奠定了堅實基礎,并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養(yǎng)成誠實、正直、求真知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利用自身能力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且對所學內容予以歸納總結,提高知識掌握和運用程度。再者,德育教育的滲透,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科研態(tài)度,優(yōu)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將基本的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并通過實踐練習幫助學生扎實掌握這些知識,讓學生學會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在問題解答時,學生可按照自己的思維將知識重新組合和應用,形成不同的解題思路,達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標。與此同時,在數學問題解答中,教師也應多鼓勵學生去發(fā)現問題的多種解答方法,并運用自己所學,羅列自己想到的解答方式,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幫助學生梳理解答思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加強知識記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及想象空間得到了擴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學中蘊含著較多的德育因素,教師應當結合實際,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思維意識,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加強德育的滲透,從而不斷提升德育教育水平,改進整體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孫立彬.高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意義及途徑[J].發(fā)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