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靜
摘要:詞義包括指示意義和內涵意義,指示意義是與詞匯概念相關的意義,一般指客觀事物,較為穩(wěn)定;而內涵意義則附加于指示意義之上,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通過中英詞匯內涵意義的對比,可以看出詞語內涵意義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常常造成跨文化交際的障礙。如不能正確理解某一語言的文化背景,就無法正確使用該語言中的詞匯。注重詞匯內涵意義的教學,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對外漢語教學培養(yǎng)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中英詞匯;內涵意義;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21-0015-02
詞匯作為語言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眾多詞語的匯集。不同文化中的詞匯因所處的地理位置、社會風俗、宗教信仰的不同,在表達意義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詞義可以分為“指示意義”和“內涵意義”:指示意義在不同文化和語境中不會產(chǎn)生誤解,但內涵意義由于社會風俗和感情色彩的較大差異會造成跨文化交際的困難。通過中英詞匯內涵意義的對比分析,可以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詞義的發(fā)展和延伸,這也有助于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的發(fā)展。
1中英詞匯的內涵意義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一種語言中所有的或者特定范圍內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痹~語也是一種語言符號,具有表達意義的功能,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各種事物,只要交際需要,都可以用詞來表示。但是詞義不具有普遍性,一般要受到文化和語境的制約。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之一,所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常常因為對詞義的誤解而產(chǎn)生交流的困難。通過對中英詞匯的對比也能看出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1]。
在英語中“politician”一詞指為謀取私利而玩弄政治的人,具有較強的貶義色彩。而在漢語中“政治家”則具有褒義,可以譯為statesman。statesman主要指善于管理國家的能人志士,人們通常把有威望有能力的官員稱為statesman。在《語義學》中利奇將詞義分為七種類型:“理性意義、內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搭配意義、主題意義。”而更多的學者把詞匯意義分為“指示意義”和“內涵意義”。指示意義一般指詞的概念意義,就是詞義中與表達概念有關的意義部分,也叫“理性意義”或“主要意義”,含義比較客觀穩(wěn)定,不會造成跨文化交際障礙。而內涵意義則是指附加在詞匯的概念義之上,是詞匯的隱含義或者附加意義。中英詞匯中內涵意義的不同是因為不同民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同時,內涵意義也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這是在特定文化環(huán)境中形成的,會隨著時代發(fā)展和語境變化而變化。
漢語和英語存在著四大特征:詞匯偶合、詞匯并行、詞匯空缺、詞匯沖突。關世杰將跨文化交際中使用的詞匯根據(jù)其內涵意義和指示意義分為五種情況:重合詞匯、平行詞匯、全空缺詞匯、半空缺詞匯和沖突詞匯。指示意義和內涵意義完全一致的詞語不會成為交際的障礙,也證明了中英語言存在著共同之處,而那些指示意義相同,但內涵意義有很大不同的半空缺詞匯和沖突詞匯很容易成為跨文化交際的障礙[2]。
2中英詞匯內涵意義的對比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英詞匯也呈現(xiàn)出交流融合的趨勢,內容日益多元化。通過中英詞匯的對比,我們也發(fā)現(xiàn)漢語和英語在選詞用詞和意義理解方面存在著同一性和差異性。我們可以將有關詞語分為以下幾類:(1)中英詞匯的內涵意義完全相同;(2)中英詞匯的內涵意義部分相同;(3)中英詞匯的內涵意義截然相反。
2.1中英詞匯的內涵意義完全相同
雖然漢語和英語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受到不同語境的制約,但是在選詞用詞時也會有相同或相近部分。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詞匯偶合”,而這種語言現(xiàn)象在說明客觀事物時最明顯。
英語中“pigeon”和漢語中“鴿子”是指同一動物,而且都是和平友好的象征。中國人也常把鴿子稱為“和平鴿”。英語中“fox”不僅指“狐貍”,也有狡猾的意思,“sly old fox”意為“狡猾的人”,在漢語中人們也常說“老狐貍”來代表老奸巨猾的人?!皃ig”與“豬”在概念上指同一種動物,在中英文化中“豬”都有骯臟、貪婪、好吃懶做的意義。
有的詞不僅本義相同,在引申義上也很吻合?!邦^”與head都指“動物身體的最前部分”或“人身體的最上部分”,例如:
虎頭—head of the tiger
她頭上戴著一頂帽子—she has a hat on her head。
又如“心”與heart。這兩個詞在漢語和英語里有相同的科學定義:“人和動物體內負責血液循環(huán)的器官”,而且許多用法也是一致的,所以“心”與heart的語義是基本偶合的。例如:
傷心—break one's heart
灰心—lose heart
放心—rest one's heart
全心全意—heart and soul
心心相印—heart to heart
2.2中英詞匯的內涵意義有部分相同
在兩種不同文化中,有些詞語的使用會引起不同環(huán)境中人們的共同聯(lián)想。這也意味著,該詞語在兩種文化中有著部分相同的內涵意義,但又不是完全相等,這反映了兩種文化有部分相同。
如英語中的“family”與漢語中的“家庭”概念意義部分相同,都是指構成社會群體的基本單位。但是西方的“family”一般是指由丈夫、妻子和孩子構成的核心家庭。但中國文化中“家庭”不僅包括丈夫、妻子和子女,也包括丈夫或妻子的父母,有時也包括祖父母。所以,在“家庭”這一概念上,漢語中的內涵意義要遠比英語中的廣泛。這也是不同民族家庭構成的不同造成了詞匯內涵意義的差異。又比如“知識分子”和英語中“intellectual”都表示致力于思維方面的研究,特別是致力于文學和藝術的人。但英語由此衍生出喜歡從事空洞的理論探索而解決實際問題束手無措這一層貶義。但在漢語中“知識分子”的范疇更加寬泛,指“有一定文化科學知識的腦力勞動者”,并沒有衍生出貶義的感情色彩。由于整個人類文化在宏觀上有一定共性,漢英兩種語言在聯(lián)想上當然存在著某些相同的對應關系,例如the spring of life(生命之春);Cast a brick to attract your jade(拋磚引玉);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靂)等都存在著內涵意義的相同[3]。
2.3中英詞語的內涵意義截然相反
在英語和漢語中,存在許多內涵意義、感情色彩完全不相同的詞語,會引起兩種文化中的人們完全不同的聯(lián)想,進而產(chǎn)生跨文化交際的困難。這些詞語也反映了兩個民族對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的不同認識。
許多動物詞就有這樣的特點。如“龍”,在中國文化中是最尊貴的動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是能興風降雨的神物,也是古時皇帝的象征,皇帝常被人們稱為“真龍?zhí)熳印?。在現(xiàn)代,龍則象征著吉祥、財富和成功。漢語里與龍有關的詞語大多是褒義詞:龍鳳呈祥、生龍活虎、龍馬精神。但在英美等西方國家,龍的對應詞“dragon”是一個貶義詞,被認為是無端吞食人類及動物的怪物。又如“狗”,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狗往往具有比較負面的形象和聯(lián)想意義。狗仗人勢、狼心狗肺、狗急跳墻等與狗相關的都是貶義詞。但狗在英語中一般具有比較正面的意義,“l(fā)ove me,love my dog”“work like a dog”“you lucky dog”中狗的含義都是褒義。蝙蝠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的,因為“蝠”與“?!敝C音,所以中國傳統(tǒng)年畫常出現(xiàn)蝙蝠的形象,而在西方文化中,蝙蝠卻是不吉利的,使人聯(lián)想到死亡。
3中英詞匯內涵意義對比研究對漢語教學的啟示
本文所說的漢語教學主要是對外漢語教學,指對外國人進行的漢語教學。其中,培養(yǎng)學習者的交際能力是漢語教學的根本目標。詞匯作為語言知識四要素之一,是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4]。
語言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任何的語言都含有一定民族文化的印記。人們在學習語言時,必須要學習這種語言中包含的具有某些文化印記的相關知識,否則就不能正確理解和使用這種語言。如那些內涵意義完全不同的中英詞匯“龍”“狗”“蝙蝠”等,在教學中就要尤其重視,為學生介紹相關文化背景,盡量避免在教學中產(chǎn)生跨文化交際的沖突。通過中英詞匯內涵意義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在思維方式、認知模式和價值觀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也是由于這些不同,產(chǎn)生了跨文化交際的困難。在漢語教學及跨文化交際中,我們應注意到這些異同,在教學中注重把詞匯與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習者在學習中注意了解詞匯的內涵意義,這有助于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準確地理解并使用詞匯,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進而真正掌握所學語言的文化,達到利用漢語進行交際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婔,王燕.漢英詞匯對比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6):106+105.
[2]王戈冰.漢英詞匯聯(lián)想意義之對比[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123-125.
[3]李奕.漢英詞匯涵義的對比教學[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2):53-54.
[4]劉珣.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181.
(責編: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