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籃球俱樂部模式,把教學、課外活動、體育競賽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教、學、賽的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打破了傳統(tǒng)體育課教學時間與內容的限制,使學生學有所用,用有所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夯實學生體育基礎,讓學生掌握1-2項運動項目,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課內外一體化;俱樂部教學
一、籃球俱樂部的建立
(一)創(chuàng)建籃球俱樂部的背景
籃球作為群體體育,競技性強、觀賞性高、參與性廣,深受學生喜愛。由于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沒有籃球基礎,傳統(tǒng)的體育課每周兩課時難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球俱樂部模式將學生課余活動納入到籃球教學課堂當中,學生可以通過課外參與俱樂部訓練、比賽。將課堂中學習的內容在課外訓練和比賽中得以表現(xiàn)和發(fā)展,改變了課外體育活動無人輔導、無人管理、無運動場地的現(xiàn)象,形成了課內外系統(tǒng)的學習與提高。課堂學習以及課外活動,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還將籃球教學理論化、系統(tǒng)化。不僅可以提高技術技能、還可以實踐戰(zhàn)術體系、裁判的臨場吹罰,既提高了運動能力還培養(yǎng)了自己鍛煉的熱情,為將來走上社會,終生體育鍛煉打下基礎。通過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籃球俱樂部教學的模式,提高了學生自我設計、自我評價,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同時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學生的體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籃球俱樂部的職能部門
籃球俱樂部下設技術部、紀檢部、競技部、裁判部、后勤部五大職能部門,每個部門由相應的籃球專任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建立。技術部主要負責不同水平階段教案及教學計劃的制定。紀檢部主要負責課余訓練時的學生簽到,記錄遲到早退曠課等平時出勤情況。競技部主要負責制定本學期俱樂部三人籃球賽、五人制籃球賽的制定,為保證每個學生得到比賽鍛煉,制定相應的比賽模式,如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隊員不能相同,男女人數(shù)的限制等方法,確保全員參與。裁判部主要負責比賽的制裁與賽制的安排,并定期開展裁判規(guī)則、裁判法學習提高制裁能力,確保比賽流暢。后勤部負責場地的安排和訓練器材的發(fā)放與回收,根據(jù)不同水平段教學要求,提前準備教學器材。
二、籃球俱樂部的教學的如何管理
教師管理:教學俱樂部教學是由教師制定教學計劃,訓練方法,訓練時長,因此要不斷提高籃球教師的運動技能水平,不斷更新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需根據(jù)各俱樂部擔任的職責,結合實際組織本部門學生委員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組織形式等,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籃球技能學習、鍛煉以及賽制的安排、裁判員的培訓等,提高學生參與度,多方面涉及籃球項目的知識技能,達成對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培養(yǎng)目標。學生管理: 學生管理面臨的主要難點體現(xiàn)在對學生參與次數(shù)、參與時間的控制,為避免現(xiàn)階段其他高校體育俱樂部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過的管理問題,在課后由學生干部統(tǒng)一安排不同時間段的課余時間段進行訓練和賽事安排。并且每個班級都要安排學生干部進行指導和考勤。同時,俱樂部班級實行開放式的考勤管理,每個時間段安排不同內容的訓練方法,更好的幫助不同水平階段的學生參與訓練。場館管理:由于實行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因此各體育場館場地的申請及運動器材的使用必須由后勤部統(tǒng)一管理,通過管理權與使用權的統(tǒng)一,盡可能的保障了課余時間場地及器材的充足。
三、“可內外一體化教學”籃球俱樂部模式的特點
(一)通過籃球俱樂部模式的教學,采用俱樂部訓練模式及訓練計劃、訓練內容,使課堂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挖掘學生中潛在的人才資源,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充分挖掘和發(fā)揮他們各自的技術特點和潛能,使所有學生都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指導者,以達到學生全面提高能力和共同發(fā)展的教學和管理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充分利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通過在課內外教學中的互動,達到以優(yōu)帶差、以點帶面,一幫十、十幫百,使全體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和全面的發(fā)展機會。把課內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延續(xù)到課后各環(huán)節(jié),真正形成 “課內教學”與“課后活動”一體化,教學與競賽有機結合的全面而有效的新的教學模式。
(二)俱樂部學分制,凡是參加籃球俱樂部的學生,任課教師可根據(jù)該學生在俱樂部中的考勤、學習表現(xiàn)、比賽情況、獲得獎項等情況作為期末評定的依據(jù),共2個學分錄入教務系統(tǒng),作為該學生的選修課成績。無故曠訓4次以上(包括參與賽事)該學生選修成績?yōu)椴患案瘛?/p>
四、校園籃球文化的建立
俱樂部系統(tǒng)性的教學,從技術,戰(zhàn)術,裁判員執(zhí)裁等方面,帶動學院各系部籃球水平及氛圍的提高。設立籃球晚報,播報每天籃球賽事場次及時間,采訪各系勵志球員并進行宣傳,激發(fā)學生參與度。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活動,提高學生榮譽感,從內在激發(fā)學生參與籃球俱樂部的積極性。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團隊精神和凝聚力得到增強。學院籃球隊的選材也可從籃球俱樂部中選取,代表學院參加高校杯比賽,更好的為學生提供發(fā)揮平臺。對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以及德育的宣傳起到正面作用。
五、結語
俱樂部模式在教學的模式上更為系統(tǒng),教師制定訓練計劃及練習方法使學生在學習后,還可以分享給其余同學,更好的鞏固學到的技能?;@球賽的舉辦及宣傳,提高了參與度,豐富了學院課后活動的內容。是課內課外成為一個整體,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參加鍛煉的次數(shù),使學生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靈活性。實現(xiàn)了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終身體育的養(yǎng)成。
作者簡介:賈東(1990—),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教學改革,工作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