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普遍進入到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之中,且我國教育部由此提出了立德樹人口號,即通過豐富的德育教育活動來優(yōu)化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結構,切實完善學生的品格發(fā)展與心理健康。因此,小學體育教師也要主動承擔起德育教育的時代使命,利用日常教學活動全面滲透德育教育。本文將從通過課堂觀察提煉德育問題、通過平等溝通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體育活動滲透抗挫折教育、通過家校合作優(yōu)化德育策略、通過因材施教保障德育效益五個角度來分析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如何落實德育教育活動。
關鍵詞:小學體育;立德樹人;德育教育;滲透方法
一直以來,體育教育的關注點都是以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為中心的,設計課堂活動的基本意圖便是要在有限時間內全面?zhèn)鞑ンw育知識,逐步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然而,除了豐富的體能訓練作用之外,體育學科還有著良好的德育教育作用,應該引導學生全面繼承優(yōu)良的體育精神與運動品質,切實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以便讓學生真正受益。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全面滲透德育教育活動,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好充足準備。
一、 通過課堂觀察提煉德育問題
課堂觀察本身就應該是每一位一線教師所要具備的基本教學技能,也是實施搜集學情資料的重要活動??陀^來講,小學生是十分單純的,不會掩藏自己的情緒、心事,也不吝于隱藏自己的性格,所以他們在體育課上的言行舉止都有可能直接反映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人格特點等。對于這些生成性課堂資源,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善于觀察、善于捕捉細節(jié)內容,切實提煉德育教育問題,實時展開德育教育活動,由此保證德育教育活動的現實價值。
就如在“隊形隊列”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引導本班學生學習了立正、稍息、向左(右、后)轉等常規(guī)的隊形隊列知識,監(jiān)督學生參加了體育鍛煉。在此過程中,筆者會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的運動行為,客觀分析學生言行舉止所反映出來的德育問題,以便及時幫助學生調整處事方式。其中,有幾個學生的方位感很差,且反應速度較慢,在隊形隊列鍛煉活動中的表現很差,而站在這些學生周圍的學生不僅沒有主動幫助同伴,還一直發(fā)出笑聲,讓這幾個學生感到十分窘迫,更加慌亂。對此,筆者就直接中止了隊形隊列鍛煉活動,借此警告學生,指出一名好學生并不僅僅是要保證自己可以快速內化體育技能,還應該在同伴犯錯、失誤時主動幫助同伴,要善于分享自己的運動經驗,而難以及時內化體育技能的學生也不必因為自己的失誤感到自卑,因為每一次成功都是建立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之上的,只要踏實用功,努力突破自己,就一定可以收獲理想果實。
二、 通過平等溝通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直以來,小學體育教師都習慣了直接講述課堂要求、制定課時任務,小學生只需按照自己所設計的教學計劃便可逐步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然而,如果長期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來組織體育教學活動,是無法真正構建生本課堂的,甚至于會經常出現課時任務超出學生身體負荷強度的現實問題。同樣,在德育教育過程中,這一單向互動模式的弊端更為明顯,根本無法真正優(yōu)化學生的品德意識與心理健康,最終會導致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對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堅持與學生平等溝通,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與真實訴求,以民主和諧的方式去開導學生、安撫學生,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情緒與不良心理,由此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為了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順利推進德育教育計劃,筆者便會在體育課上經常與學生平等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為此,筆者每節(jié)課都會與學生談心,關心學生是否遇到了成長問題,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問題。比如,在一節(jié)體育課上,筆者看到有一個學生比較郁悶,所以便趁著自由活動環(huán)節(jié)與這個學生交談,以平等、和諧的溝通方式引導這個學生訴說了自己的心事。原來,這個學生的身材一直十分健碩,也很愛吃,從小家長也十分縱容自己,還經常說“能吃是?!?,所以這個學生一直都十分快樂、幸福,也極易感到滿足。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這個學生產生了愛美心理,認為肥胖的身材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長卻認為學生想多了,不允許學生減肥。對此,筆者就告訴學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為了減肥選擇節(jié)食必然會損傷學生的身體健康,并不可取。同時,筆者還幫助學生制定了一份合理的運動計劃,同時與家長溝通,希望家長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低脂有營養(yǎng)的食物,也要監(jiān)督學生參加豐富的運動鍛煉,一同幫助學生塑造體形。
三、 通過體育活動滲透抗挫折教育
目前,抗挫折教育在小學德育教育體系中尤為重要,因為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如果沒有良好的抗壓、抗挫折能力,那么必然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同樣,生生之間的競爭也十分多元,且每個小學生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失敗、挫折與磨難,而小學生是否能夠從失敗與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跨過成長阻礙則是使其切實實現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抗挫折教育,利用小學生所面對的運動瓶頸進行德育輔導,讓學生學會從失敗中總結教訓,自覺調整狀態(tài)去應對各類磨難。
就如在“跳短繩”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課堂上示范了搖繩、起跳姿勢、落地姿勢等基本的跳繩姿勢,引導學生自覺展開了跳繩鍛煉。但是,本班有少部分學生之前從未參加過跳繩鍛煉,一方面是十分畏懼跳繩運動,另一方面則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會引來他人嘲笑,所以總是用各種理由逃避跳繩機會。對此,筆者就專門開導了這幾個學生,詳細解釋了跳繩對于優(yōu)化學生身體素質的積極影響,認真安撫了學生,監(jiān)督學生進行了跳繩練習。一開始,這幾個學生總是無法協(xié)調手腳,經常被繩子絆住,也因此讓學生氣急敗壞,使其開始變得焦躁、緊張。對此,筆者告訴學生,跳繩最重要的心態(tài)平和、認真協(xié)調,一旦學生開始著急,那么勢必無法順利跳繩,所以學生要努力保持平常心,認真對待跳繩任務,不要總是跟他人做比較。在筆者的安撫與幫助下,這幾個學生在跳繩活動中的表現變得越來越好。對此,筆者也及時表揚了學生,同時告訴學生要永遠記住自己面臨挫折、應對挫折的心理、情感,不要急于求成。
四、 通過家校合作優(yōu)化德育策略
隨著現代教育的深化發(fā)展,家校合作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教學策略,且多項研究都已經證實家長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不管學生在未來與何人交往、接受了怎樣的教育,都難以完全擯棄家庭因素的相關影響。其中,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家校合作也至關重要,因為從根源來講,家庭生活環(huán)境對小學生的心智成長情況影響最為直接,是改善德育教育效益的關鍵因素。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嘗試與學生家長構建合作關系,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德育教育策略,以便從根本上優(yōu)化德育教育效果,也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好充足準備。
為了切實優(yōu)化德育教育效果,筆者會經常與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的現實成長問題,與家長一同制定德育教育計劃。比如,本班有一個學生十分不合群,難以融入集體生活,在課堂討論、自由活動時也總是獨來獨往,并不能與其他同學和諧相處,總是形單影只。對此,筆者多次與學生溝通,發(fā)現這個學生總是想著讓其他人配合自己,但是自己卻并不愿意配合其他同學,因此使得其他同學并不喜歡這個學生。通過多次了解可以判斷,導致這個學生養(yǎng)成“唯我獨尊”性格特點的根源在于家長,因為家長在家中會無條件順從、滿足學生,所以這個學生養(yǎng)成了自私蠻橫的性格。對此,筆者就直接與學生家長溝通,詳細解釋了學生所存在的人際交往問題,希望家長能夠轉變家庭教育方式,讓學生懂得配合、服務他人,不要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否則必然會影響學生社會性適應能力的發(fā)展。通過家校合作,這個學生也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雖然徹底改變這一不良的人際交往行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只要教師、學生與家長達成共識,通力合作,那么必然可以讓這個學生把握與他人交往的真諦,使其逐漸融入集體生活。
五、 通過因材施教保障德育效益
隨著義務教育的廣泛普及,以及現代社會對于教育問題的重視、關注,小學學校的學生數量逐年增多,而為了確保這些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小學學校也增加了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逐漸衍生出了“大班額”教學特點,而這就表示我們將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即小學生所遇到的成長問題十分多元,甚至于問題成因也十分復雜,難以使用統(tǒng)一的德育策略去幫助小學生實現健康成長。對此,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原則,關注學生的真實需求,根據學生個人來組織相應的德育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及時受到德育熏陶,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學校教育探尋生命的本質與意義,使其真正實現健康成長。
在組織德育教育活動時,筆者從來不會過于依賴教學研究經驗,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希望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健康成長。比如,本班有一些學生不喜歡體育,表示參加體育鍛煉會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十分疲憊。對此,筆者就設計了豐富的體育游戲活動,還詳細為學生解釋了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意義,監(jiān)督學生完成日常鍛煉計劃,切實改變了學生懶惰的不良行為習慣。再者,針對一些在體育課上經常遭受失敗打擊,無法及時取得運動收獲的學生,筆者便會設計一系列的心理輔導活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宣泄不良情緒,由此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夠以平常心面對成長道理上的得失。再者,針對一些存在性格缺陷的學生,筆者則會設計家校合作的德育教育計劃,通過雙方合作切實改善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學生及時轉變?yōu)槿颂幨婪绞健?/p>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德育教育十分可行,因為體育學科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可以切實完善學生的品德發(fā)展與心理健康。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客觀分析本學科的德育教育作用,圍繞學生所面對的突出成長矛盾設定可行的德育教育計劃,由此優(yōu)化德育教育效果,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改革任務。
參考文獻:
[1]宋培蕾.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開展德育教育[J].小學教學研究,2018(32):36-37.
[2]梁麗容.淺析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6):106-107.
[3]蘇小堅.淺議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4):127+129.
[4]袁云良.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重要性與滲透[J].學周刊,2018(3):150-151.
作者簡介:
林珠愛,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實驗小學。